装配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504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配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小车。
背景技术
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工业应用中不需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之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一般可透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electromagnetic path-following system)来设立其行进路线,电磁轨道黏贴於地板上,无人搬运车则依循电磁轨道所带来的讯息进行移动与动作。AGV以轮式移动为特征,较之步行、爬行或其它非轮式的移动机器人具有行动快捷、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可控性强、安全性好等优势。现有的AGV智能输送小车舵轮的安装入槽工序,需要通过双人用手直接抬起,一人在旁边指挥整个搬运工程的方式装配上整车上的。每只舵轮在安装就位前工人都必须弯腰抬起放下数次,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低, 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垂直升降、取代人工搬抬装配舵轮的装配小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小车,包括上平板和带有万向轮的下平板以及位于下平板和上平板之间的推升装置。进一步地,推升装置包括双向螺栓,两端分别具有左右旋螺纹,中部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径向凸缘;两个双面斜铁,截面呈锥形,相对螺接到双向螺栓的两端,下平板和上平板的两端部的斜面分别抵住两个双面斜铁的锥形的斜面,通过旋转双向螺栓带动双面斜铁收拢和展开来实现上平板的升降;限位滑片,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下平板和上平板上,中部卡接在双向螺栓的两个径向凸缘之间。进一步地,下平板和上平板中部分别具有与双向螺栓配合安装的长条槽,长条槽中部开设有与双向螺栓的径向凸缘配合安装的圆弧槽。进一步地,限位滑片为均为U型的两个滑片,开口的相对端的两侧具有分别向外延伸的卡接部,长条槽的中部具有阶梯插槽,两个滑片分别从上下方向插入下平板和上平板的阶梯插槽,并卡住双向螺栓。进一步地,该装配小车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上平板两侧的侧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上下平板无平移垂直升降,适合在拱洞内装配较重零件,或在体力环境中实现小高度准确调整,解决了拱洞内装拆较重零部件需要万向平移的问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Ia和图I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小车的横向和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和图2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小车的下平板的俯视以及横向和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a、图北和图3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小车的上平板的俯视以及横向和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小车的双向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fe和图恥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小车的双面斜铁的主视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a和图6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小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7a和图7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小车的上升状态的横向和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请参看图Ia和图lb,该装配小车包括下平板1和上平板2,如图2a、图2b和图 2c所示,下平板1为矩形板状,左右两端部上表面分别具有向端面向下倾斜的斜面11 ;四角分别具有一个万向轮安装孔12,用于安装万向轮13 ;上表面中部具有横向(图中左右方向)设置的长条槽14,该长条槽14的两端延伸到左右两端部的斜面11内,在该长条槽14 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圆弧槽15和纵向(图中上下方向)的插槽16,由俯视图可以看出,该插槽16为阶梯状,左边通槽的上下宽度大,从纵向(图中上下方向)剖视图可以看出,该插槽16也为阶梯状,下部凹槽的左右宽度大。如图3a、图北和图3c所示,上平板2 为矩形板状,左右两端部下表面分别具有向端面向上倾斜的斜面21 ;上下端部分别具有成列间隔分布的四个侧板安装螺纹孔22,通过螺栓穿过左右侧板23螺接到侧板安装螺纹孔 22上;下表面中部具有横向(图中左右方向)设置的长条槽M,该长条槽M的两端延伸到左右两端部的斜面21内,在该长条槽M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圆弧槽25和纵向 (图中上下方向)的插槽沈,由俯视图可以看出,该插槽沈为阶梯状,右边通槽的上下宽度大,从纵向(图中上下方向)剖视图可以看出,该插槽26也为阶梯状,上部凹槽的左右宽度大。该装配小车还包括双向螺栓3、双面斜铁4和两个中间滑片51和52,其中,如图 4所示,双向螺栓3的两端分别具有螺纹,左端具有右旋螺纹31,右端具有左旋螺纹32,左旋螺纹的右边具有手轮安装部,用于安装手轮33 (也可配棘轮扳手),双向螺栓3的中部具有间隔设置的径向凸缘;34 ;如图fe和图恥所示,双面斜铁4为两个,上下端面为斜面,并间隔开有凹槽41,而双面斜铁4的侧面整体呈锥形,左右宽度与下平板1和上平板2相适应, 中部开有螺纹孔42 ;中间滑片51和52均为U型,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的两侧具有分别向左右延伸的卡接部511和521,中间滑片51上开有四个螺纹孔512,中间滑片52上开有与中间滑片51的四个螺纹孔512相应的四个沉头孔522。[0024]组装时,先把下平板1放在两根90毫米高的枕木之间,再把旋合相等牙深的双面斜铁4的下斜面放在下平板1相应的斜面11上,使得双向螺栓3位于长条槽14内,而双向螺栓3的径向凸缘34位于下平板1的圆弧槽15内,接着把上平板2扣合上,使上下平板的长条槽M和14对正,上平板2的长条槽M扣合在双向螺栓3上,的径向凸缘34位于上平板2的圆弧槽25内,同时双面斜铁4的上斜面抵住上平板2的斜面21上,从上平板2的插槽26的上方插入中间滑片51,使得中间滑片51的开口卡入双向螺栓3两个径向凸缘34的中间,卡接部511卡入插槽沈的右边通槽,开口端则深入插槽16的右边通槽,同样再从下平板1插槽16的下方插入中间滑片52,使得中间滑片52的开口卡入双向螺栓3两个径向凸缘34的中间,卡接部521卡入插槽16的左边通槽,开口端则深入插槽沈的左边通槽,然后将中间滑片51和52相贴用螺栓上紧,最后再将侧板23和万向轮13分别安装到上平板 2和下平板1上。装配舵轮6时,如图6a和图6b所示,先将舵轮6放置到装配小车的上平板2上, 使舵轮6的圆弧面抵住侧板23达到稳定,再通过装配小车的万向轮13平移到舵轮6的待安装位置并旋转舵轮6的角度以适应安装,此时,如图7a和图7b所示,通过手轮33顺时针旋转双向螺栓3使得双面斜铁4收拢进而推动上平板2上升,使舵轮6到达安装位置进行安装操作,中间滑片51和52共同定位双向螺栓3,并限位双向螺栓3在升降过程中沿中间滑片的缺口运行,同时防止上平板2在上升过程中从装配小车上脱落。当升降物体时主要是双向螺栓3受拉力,而中间滑片51和52受剪力不大。可根据调整高度范围及提升质量大小制造不同规格产品,并通过牙长及手轮33位置保证双面斜铁4的活动范围。中间滑片兼顾板、轴定位,双面斜铁比单面的升程倍增。即使双向螺栓 3断了,上下平板还能在中间滑片作用下不发生倾斜。如果中间滑片断了,上下平板的斜面也能保证良好的对中,安全系数很好。同时,上下平板无平移垂直升降,适合在拱洞内装配较重零件,或在体力环境中实现小高度准确调整,解决了拱洞内装拆较重零部件需要万向平移的问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装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板和带有万向轮的下平板以及位于所述下平板和上平板之间的推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升装置包括双向螺栓,两端分别具有左右旋螺纹,中部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径向凸缘;两个双面斜铁,截面呈锥形,相对螺接到所述双向螺栓的两端,所述下平板和上平板的两端部的斜面分别抵住所述两个双面斜铁的锥形的斜面,通过旋转所述双向螺栓带动双面斜铁收拢和展开来实现上平板的升降;限位滑片,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下平板和上平板上,中部卡接在所述双向螺栓的两个径向凸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板和上平板中部分别具有与所述双向螺栓配合安装的长条槽,所述长条槽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双向螺栓的径向凸缘配合安装的圆弧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片为均为U型的两个滑片,开口的相对端的两侧具有分别向外延伸的卡接部,所述长条槽的中部具有阶梯插槽,所述两个滑片分别从上下方向插入所述下平板和上平板的阶梯插槽,并卡住所述双向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上平板两侧的侧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小车。该装配小车包括上平板和带有万向轮的下平板以及位于下平板和上平板之间的推升装置。由于上下平板无平移垂直升降,适合在拱洞内装配较重零件,或在体力环境中实现小高度准确调整,解决了拱洞内装拆较重零部件需要万向平移的问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3P19/00GK202169472SQ20112023214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吴培柱, 张志荣, 朱岩, 肖林, 袁爱国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