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52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夹紧装置,特别是一种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四管,063双管旋转涨块 式无屑切割机都采用气缸夹紧或者导套导向两种方式进行夹紧切割。但是,在线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因为气缸夹紧方式需要准确调节上下夹块,但在调节不准的情况下,夹管不稳,容易造成卡管,从而影响管材外观及其质量。而导套导向的方式不但没有夹紧功能,而且在初拉管阶段,管材变形的情况下, 管材通过不到切割机,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夹管不稳,管材通过不到切割机,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包括墙板、主夹紧力臂、一个或多个从夹紧力臂、一个或多个力传递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墙板中间开有通孔,主夹紧力臂以及一个或多个从夹紧力臂依次顺序环绕设置在通孔的圆周上,主夹紧力臂或从夹紧力臂与下一顺序的主夹紧力臂或从夹紧力臂通过力传递装置连接,主夹紧力臂上设有主力臂支持轴,主力臂支持轴固定在墙板上,主夹紧力臂围绕主力臂支持轴旋转,从夹紧力臂上还设有从力臂支持轴,从力臂支持轴固定在墙板上,从夹紧力臂围绕从力臂支持轴旋转,主夹紧力臂还设有长条状的受力端,受力端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力传递装置为铰链。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为气缸及与气缸相连的气缸杆,主夹紧力臂的受力端通过气缸杆与气缸连接。进一步的,包括有3个或3个以上从夹紧力臂。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涨块式多点夹紧方法,结构紧凑,变径夹紧,可以自动适应管材大小,同时解决下夹块在调节不好的情况下,不卡管、不顶管的现象,大大提高管材的生
产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在整机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当初次生产时或管材更换规格时,最初的管道都会发生不规则变形,此时需要进出口规格都要比管材大,本发明中采用多点夹紧方式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达到这一要求,从而避免卡管,顶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1,具体如图I所示,设置在切割机2进管之前,用于夹紧管材。该夹紧机构具体如图2所示,包括墙板3、主夹紧力臂4、三个从夹紧力臂5、四个铰链6、气缸7以及气缸杆,墙板3中间开有通孔,主夹紧力臂4以及三个从夹紧力臂5环绕设置在通孔圆周上,主夹紧力臂4与相邻的从夹紧力臂5通过铰链连接,相邻的两个从夹紧力臂5也通过铰链连接,主夹紧力臂4与三个从夹紧力臂5依次连接形成环路,主夹紧力臂4上设有主力臂支持轴8,主力臂支持轴8固定在墙板3上,主夹紧力臂4围绕主力臂支持轴8旋转,从夹紧力臂5上还设有从力臂支持轴9,从力臂支持轴9固定在墙板3上,从夹紧力臂5围绕从力臂支持轴9旋转,主夹紧力臂4还设有长条状的受力端41,受力端41通过气缸杆与气缸7连接。工作原理、在进入正常拉管状态时,当管道长度达到设定的要求时,气缸7动作,气缸杆向前伸出,主夹紧力臂4动作夹住管材,其他从夹紧力臂5在铰链6带动下同时动作,因主力臂支撑轴8和从力臂支持轴9均固定在墙板上,因此主夹紧力臂4和从夹紧力臂5只会作旋转作用,达到夹紧管道的作用。也因为此方式有四点定位旋转的夹紧方式,所以力也相对平均,从而更好保护好管材,不会夹紧力的不均匀而压伤,压坏管材。
权利要求1.一种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主夹紧力臂、一个或多个从夹紧力臂、一个或多个力传递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墙板中间开有通孔,主夹紧力臂以及一个或多个从夹紧力臂依次顺序环绕设置在通孔的圆周上,主夹紧力臂或从夹紧力臂与下一顺序的主夹紧力臂或从夹紧力臂通过力传递装置连接,主夹紧力臂上设有主力臂支持轴,主力臂支持轴固定在墙板上,主夹紧力臂围绕主力臂支持轴旋转,从夹紧力臂上还设有从力臂支持轴,从力臂支持轴固定在墙板上,从夹紧力臂围绕从力臂支持轴旋转,主夹紧力臂还设有长条状的受力端,受力端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装置为铰链。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为气缸及与气缸相连的气缸杆,主夹紧力臂的受力端通过气缸杆与气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3个或3个以上从夹紧力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夹紧装置,特别是一种切割机多点夹紧机构,包括墙板、主夹紧力臂、一个或多个从夹紧力臂、一个或多个力传递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墙板中间开有通孔,主夹紧力臂以及一个或多个从夹紧力臂依次顺序环绕设置在通孔的圆周上,主夹紧力臂或从夹紧力臂与下一顺序的主夹紧力臂或从夹紧力臂通过力传递装置连接,主夹紧力臂还设有长条状的受力端,受力端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涨块式多点夹紧方法,结构紧凑,变径夹紧,可以自动适应管材大小,同时解决下夹块在调节不好的情况下,不卡管、不顶管的现象,大大提高管材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3D21/00GK202461667SQ20112055096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李优红, 蔡炳然, 黄伟龙 申请人:广东联塑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