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球笼内腔冷挤压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136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球笼内腔冷挤压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球笼内腔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外球笼内腔冷挤压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内球笼和外球笼统称为球笼,是称作“等速万向节”,是轿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从变速器传递到两个前车轮,驱动轿车高速行驶,传统工艺是锻造后的毛坯、粗、精车内腔、粗铣内腔、精铣内腔,传统工艺需要多道冷加工工序,造成产品制造周期长,成本高,产品精度难以保证,报废率高。内腔金属流线被切断,内腔易磨损,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球笼内腔冷挤压成型工艺,来提高产品质量,简化工艺流程,节约成本。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球笼内腔冷挤压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温锻初步成型的毛坯放入锻压机的冷挤压凹模内,锻压机带有一号液压缸、二号液压缸、三号液压缸、四号液压缸,首先锻压机的一号液压缸下行,带动处于收缩状态的冷挤压冲头下行,使得冷挤压冲头进入毛坯的内腔;
(2)、锻压机的二号液压缸下行,带动冷挤压冲头内部的锥杆下行,使得锥杆压入冷挤压冲头头部的锥孔内,锥杆向下伸入锥孔内使得挤压冲头逐渐涨开;
(3)、锻压机的三号液压缸下行,带动冷挤压冲头和毛坯一起压入冷挤压凹模内,使冷挤压冲头与冷挤压凹槽相互配合将毛坯成型;
(4)、毛坯成型后,锻压机的二号液压缸回程,使得冷挤压冲头收缩,冷挤压冲头与冷挤压凹槽相脱离,接着锻压机的一号液压缸回程,使得冷挤压冲头与成型后的毛坯脱离,然后锻压机的三号液压缸回程,从冷挤压凹模内取出成型后的毛坯,完成冷挤压成型作业。所述的锻压机采用冷挤压压力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I)、本发明有效提高了产品内腔的光洁度和金相组织,提高了产品工作面的耐磨性。(2)、采用本发明的冷挤压工艺后无需再进行冷加工,使产品内腔金属流线完好,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及韧性。(3)、本发明优化了加工工艺,减少了多道机械加工工序,有效的节约了制造成本。(4)、本发明提升了作业效率,明显缩短了产品的制造周期。


图I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一种外球笼内腔冷挤压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温锻初步成型的毛坯放入锻压机的冷挤压凹模内,锻压机采用冷挤压压力机,锻压机带有一号液压缸、二号液压缸、三号液压缸、四号液压缸,首先锻压机的一号液压缸下行,带动处于收缩状态的冷挤压冲头下行,使得冷挤压冲头进入毛坯的内腔;
(2)、锻压机的二号液压缸下行,带动冷挤压冲头内部的锥杆下行,使得锥杆压入冷挤压冲头头部的锥孔内,锥杆向下伸入锥孔内使得挤压冲头逐渐涨开;
(3)、锻压机的三号液压缸下行,带动冷挤压冲头和毛坯一起压入冷挤压凹模内,使冷挤压冲头与冷挤压凹槽相互配合将毛坯成型;
(4)、毛坯成型后,锻压机的二号液压缸回程,使得冷挤压冲头收缩,冷挤压冲头与冷挤压凹槽相脱离,接着锻压机的一号液压缸回程,使得冷挤压冲头与成型后的毛坯脱离,然后 锻压机的三号液压缸回程,从冷挤压凹模内取出成型后的毛坯,完成冷挤压成型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球笼内腔冷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温锻初步成型的毛坯放入锻压机的冷挤压凹模内,锻压机带有一号液压缸、二号液压缸、三号液压缸、四号液压缸,首先锻压机的一号液压缸下行,带动处于收缩状态的冷挤压冲头下行,使得冷挤压冲头进入毛坯的内腔; (2)、锻压机的二号液压缸下行,带动冷挤压冲头内部的锥杆下行,使得锥杆压入冷挤压冲头头部的锥孔内,锥杆向下伸入锥孔内使得 挤压冲头逐渐涨开; (3)、锻压机的三号液压缸下行,带动冷挤压冲头和毛坯一起压入冷挤压凹模内,使冷挤压冲头与冷挤压凹槽相互配合将毛坯成型; (4)、毛坯成型后,锻压机的二号液压缸回程,使得冷挤压冲头收缩,冷挤压冲头与冷挤压凹槽相脱离,接着锻压机的一号液压缸回程,使得冷挤压冲头与成型后的毛坯脱离,然后锻压机的三号液压缸回程,从冷挤压凹模内取出成型后的毛坯,完成冷挤压成型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球笼内腔冷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压机采用冷挤压压力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球笼内腔冷挤压成型工艺,首先将毛坯放入锻压机的冷挤压凹模内,锻压机的一号液压缸下行,使得冷挤压冲头进入毛坯的内腔;锻压机的二号液压缸下行,使得冷挤压冲头涨开;锻压机的三号液压缸下行,将冷挤压冲头和毛坯一起压入冷挤压凹模内,使毛坯成型;毛坯成型后,锻压机的二、一、三号液压缸依次回程,从冷挤压凹模内取出成型后的毛坯,完成冷挤压成型作业。本发明有效提高了产品内腔的光洁度和金相组织,提高了产品工作面的耐磨性和强度及韧性,本发明优化了加工工艺,减少了多道机械加工工序,有效的节约了制造成本;另外,本发明提升了作业效率,明显缩短了产品的制造周期。
文档编号B21K7/12GK102744359SQ20121018671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倪明光, 邵益刚 申请人: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