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

文档序号:3205723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的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风量开关的钢珠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原有的汽车风量开关是按照手工方式进行钢珠装配作业的。这样作业操作比较困难, 因为风量开关主体的两侧都要安装钢珠,易导致钢珠弹出,使钢珠掉在地上,造成污损,生产效率低,产品的质量也难以保证。而且手工装配的操作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劳动成本高。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目前现有的一般钢珠装配方法及其设备也没有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376183 Y,授权公告日2010 年01月06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钢珠锁芯自动装配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钢珠的装配装置,通过微振动器的均匀传递和电磁杆吸力的共同作用,无须人工进行复杂的操作, 就将钢珠送入瓦套内,提高了装配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但是该申请案的电磁杆吸力小,难以使钢珠装配到位,而且微振动器的抖动效果不明显,效率低,不适合风量开关的钢珠装配。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2332598 A,申请公布日2012年01月25日, 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基于CCD定位的全自动打钢珠和上化成螺丝设备,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打钢珠的设备,通过物流拉带和CCD定位打钢珠机构的结合创新,实现了钢珠与电池外壳的全自动化分离、装配和检测,有效解决了一般钢珠装配设备的漏打、多打、把钢珠打入电池外壳内部等的问题,但是该申请案需要CCD图像传感器、伺服传动机构和霍尔元器件等,成本高,而且设备安装不方便,不适合风量开关的钢珠装配。本发明通过夯头和压力机的结合创新,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承载能力强、成型后质量优良的筒桩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的钢珠装配方法没有有效解决装配钢珠的生产效率高, 劳动强度低、成本低以及装配完成后风量开关的质量优良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通过工作台、气缸及其结构关系的结合创新,实现该钢珠装配方法及其装配设备简单实用,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以及装配完成后风量开关的质量优良。
为了解决上述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包括工作台、气缸、钢珠、风量开关主体和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为先将所有的零部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并完成调试工作;将钢珠放入工作台的滑道上之后,再启动电源开关,接通气缸上的电磁阀;然后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并推动钢珠沿滑道运动,直至钢珠被推进风量开关主体;接着手动压下风量开关主体的转轴,钢珠装配到位;最后电磁阀再次接收到信号,活塞杆缩回,取下风量开关主体,就完成了风量开关主体的钢珠装配。
工作台,为钢珠的装配提供操作平台,也为各个零部件的安装提供平稳的安装平台;气缸,为钢珠滑入风量开关主体提供直接动力;转轴,在手动下压的过程中,保证风量开关主体中心不偏移;调试工作,减少钢珠装配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保证工作时间内的正常运作。该钢珠的装配方法中,只有钢珠放入滑道、启动电源、下压和取下风量开关主体的四步需要人工操作,与原有手工方式的装配方法相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在装配过程中,钢珠不会掉落,产品质量得到保证,而且人工只需短暂的培训即可上岗作业,减少培训时间,降低成本。
优选的,所述多个钢珠先放置在漏斗内,再落到滑道上。同时将多个钢珠放入漏斗,而每次只有一个钢珠被使用,减少人工放钢珠的操作,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行程开关,在手动压下转轴的过程中,所述行程开关导通,并将信号输送到电磁阀,使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复位。将手动压下风量开关转轴与气缸活塞杆的复位联动同步,减少它们之间的间隙时间,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应用上述钢珠装配方法的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台、气缸、钢珠、风量开关主体和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设有与钢珠相匹配的滑道、与风量开关主体相匹配的凹槽,所述风量开关主体的转轴与工作台紧固连接,在凹槽的两侧,所述气缸与工作台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滑道相匹配,所述气缸上的电磁阀与电源开关联动。
在安装时,先将转轴固定在工作台的凹槽内,并将风量开关主体放入凹槽内,然后在工作台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将气缸固定在工作台上,使得活塞杆的中心线恰好与滑道中心线重叠,再接好电路以及电源线,在检查无误后,便安装完成了,并对该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进行调试。在调试时,不必放入钢珠,在确认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尺寸配合以及电路没有问题的条件下,就可以使用了。
优选的,所述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工作台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内设有轴孔、支撑弹簧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轴孔相匹配,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轴孔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相连,所述限位块与转轴螺纹连接。第一底座,使得该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具有更加稳定的工作平台;转轴与工作台的该种紧固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
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簧一侧设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气缸的电磁阀通过继电器联动。将手动压下风量开关转轴与气缸活塞杆的复位联动同步,减少它们之间的间隙时间,进一步提闻生广效率。
优选的,在凹槽的两侧,所述工作台分别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与滑道的组件固定连接。将工作台与滑道组件分成两部分,生产和加工方便。
优选的,所述组件上设有漏斗,所述漏斗上的连接管与组件螺纹连接,与滑道相连通。将多个钢珠放入漏斗,而每次只有一个钢珠被使用,减少人工放钢珠的操作,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在不使用时,漏斗拆卸方便。
优选的,所述组件的一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设有定位弹簧,定位弹簧的端部设有定位球,所述定位球的中心到工作台中心的距离,比落入漏斗连接管的钢珠的中心到工作台中心的距离小,所述距离之差小于钢珠的直径。定位球,在该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没有运作前,防止钢珠向前掉出;距离之差小于钢珠的直径,在该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运作后,保证钢珠每次只能被退出一个。
优选的,所述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件相连,与滑道相匹配,所述连杆上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另一端与组件相连。通过连杆,避免活塞杆与钢珠的直接作用,在长期使用时,防止活塞杆长度减短而无法将钢珠推至目的地;缓冲弹簧,起缓冲作用,进一步延长气缸的使用寿命。
由于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及其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其有益效果非常明显装配方法实用,装配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工作台、气缸及其结构关系的结合创新,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成本低以及装配完成后风量开关的质量优良的钢珠装配方法。


附图I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附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附图4为本发明附图3的A-A向示意图;附图5为本发明附图4的B向放大图附图6为本发明附图4的C向放大图附图7为本发明附图4的D向放大图附图8为本发明附图5的E向放大图附图9为本发明附图6的F向放大图附图10为本发明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工作台I 凹槽11 第一螺栓12 第二底座13 气缸2 电磁阀21 活塞杆22 继电器23 连杆24 连接件25 缓冲弹簧26 钢珠3 风量开关主体4 转轴41 电源开关5 滑道6 漏斗61 组件62 连接管 63 定位块64 定位弹簧65 定位球66 第一底座7 行程开关71 第二螺栓 72 轴孔73 支撑弹簧74 限位块75。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包括工作台I、气缸2、钢珠3、风量开关主体4和电源开关5,装配方法为先将所有的零部件安装在工作台I上,并完成调试工作;将钢珠3放入工作台I的滑道6上之后,再启动电源开关5,接通气缸2上的电磁阀21 ;然后气缸2的活塞杆22伸出,并推动钢珠3沿滑道6运动,直至钢珠3被推进风量开关主体4 ; 接着手动压下风量开关主体4的转轴41,钢珠3装配到位;最后电磁阀21再次接收到信号, 活塞杆22缩回,取下风量开关主体4,就完成了风量开关主体4的钢珠装配。
实施例二 结合附图1、2、3、10,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包括工作台I、气缸2、钢珠 3、风量开关主体4和电源开关5,装配方法为先将所有的零部件安装在工作台I上,并完成调试工作;先多个钢珠3先放置在漏斗61内,再落到滑道6上,接着启动电源开关5,接通气缸2上的电磁阀21 ;然后气缸2的活塞杆22伸出,并推动钢珠3沿滑道6运动,直至钢珠3被推进风量开关主体4 ;之后手动压下风量开关主体4的转轴41,钢珠3装配到位; 同时,也使得转轴41下端的行程开关71导通,并将信号输送到电磁阀21,使气缸2的活塞杆22慢慢缩回,直至活塞杆22完全缩回复位时,停止下压的动作,取下风量开关主体即可。
实施例三,结合附图1、3,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台I、两件气缸2、钢珠3、风量开关主体4和电源开关5,工作台I设有与钢珠3相匹配的滑道6、与风量开关主体4相匹配的凹槽11,风量开关主体4的转轴41与工作台I紧固连接,在凹槽11的两侧, 气缸2与工作台I分别通过第一螺栓12固定连接,气缸2的活塞杆22与滑道6相匹配,气缸2上的电磁阀21与电源开关5联动。
在安装时,先将转轴固定在工作台的凹槽内,并将风量开关主体放入凹槽内,然后在工作台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将气缸固定在工作台上,使得活塞杆的中心线恰好与滑道中心线重叠,再接好电路以及电源线,在检查无误后,便安装完成了,并对该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进行调试。在调试时,不必放入钢珠,在确认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尺寸配合以及电路没有问题的条件下,就可以使用了。
实施例四,结合附图1、2、3、4、5、8、10,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台I、 两件气缸2、钢珠3、风量开关主体4、电源开关5和第一底座7,工作台I设有与钢珠3相匹配的滑道6、与风量开关主体4相匹配的凹槽11,风量开关主体4的转轴41与工作台I紧固连接,在凹槽11的两侧,气缸2与工作台I分别通过第一螺栓12固定连接,气缸2的活塞杆22与滑道6相匹配,气缸2上的电磁阀21与电源开关5联动,第一底座7与工作台I 通过第二螺栓72固定连接,第一底座7内设有轴孔73、支撑弹簧74和限位块75,限位块75 与轴孔73相匹配,支撑弹簧74的一端与轴孔73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75相连, 限位块75与转轴41螺纹连接,支撑弹簧74 一侧设有行程开关71,行程开关71与气缸2的电磁阀21通过继电器23联动。
在安装时,先将支撑弹簧固定在第一底座的轴孔内,并将限位块与转轴的螺纹拧紧,之后将限位块与支撑弹簧的上端相固定,并把行程开关与支撑弹簧相连,再将转轴从工作台的底部穿入,至凹槽穿出,然后通过第二螺栓使得第一底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栓分别将两件气缸固定在工作台的两端,使得活塞杆的中心线恰好与滑道中心线重叠,再接好电路以及电源线,在检查无误后,便安装完成了,并对该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进行调试。在调试时,先将风量开关主体放入凹槽内,此时不必放入钢珠;在试运行的过程中, 确认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尺寸配合以及电路没有问题的条件下,就可以使用了。
实施例五,结合附图1、2、3、4、5、6、7、8、9、10,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台I、两件气缸2、钢珠3、风量开关主体4、电源开关5、第一底座7和连杆24,工作台I设有与钢珠3相匹配的滑道6、与风量开关主体4相匹配的凹槽11,风量开关主体4的转轴41与工作台I紧固连接,在凹槽11的两侧,气缸2与工作台I分别通过第一螺栓12固定连接, 气缸2的活塞杆22与滑道6相匹配,气缸2上的电磁阀21与电源开关5联动,第一底座7 与工作台I通过第二螺栓72固定连接,第一底座7内设有轴孔73、支撑弹簧74和限位块 75,限位块75与轴孔73相匹配,支撑弹簧74的一端与轴孔73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75相连,限位块75与转轴41螺纹连接,支撑弹簧74 一侧设有行程开关71,行程开关 71与气缸2的电磁阀21通过继电器23联动,在凹槽11的两侧,工作台I分别设有第二底座13,第二底座13与滑道6的组件62固定连接,组件62上设有漏斗61,漏斗61上的连接管63与组件62螺纹连接,与滑道6相连通,组件62的一侧设有定位块64,定位块64内设有定位弹簧65,定位弹簧65的端部设有定位球66,定位球66的中心到工作台I中心的距离’比落入连接管63的钢珠3的中心到工作台I中心的距离小,距离之差小于钢珠3的直径,连杆24与气缸2的活塞杆22通过连接件25相连,与滑道6相匹配,连杆24上设有缓冲弹簧26,所述缓冲弹簧26 —端与连接件25相连,另一端与组件62相连。
在安装时,先将支撑弹簧固定在第一底座的轴孔内,并将限位块与转轴的螺纹拧紧,之后将限位块与支撑弹簧的上端相固定,行程开关与支撑弹簧相固定,再将转轴从工作台的底部穿入,至凹槽穿出,然后通过第二螺栓使得第一底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栓分别将两件气缸固定在工作台的两端,接着在工作台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第二底座,并把滑道的组件设置在第二底座的上端,使得活塞杆的中心线恰好与滑道中心线重叠, 又在组件的侧面分别装上定位块和定位球,在组件的上端分别装上漏斗,在活塞杆的端部装上连杆和缓冲弹簧,最后接好电路以及电源线,在检查无误后,便安装完成了,并对该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进行调试。在调试时,先将风量开关主体放入凹槽内,此时不必放入钢珠;在试运行的过程中,确认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尺寸配合以及电路没有问题的条件下,就可以使用了。
以上所述的五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核心思想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的修饰,例如气缸的参数以及各种结构形式、连杆的形状特征、行程开关的具体参数等进行若干的修改或组合,应该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包括工作台(I)、气缸(2)、钢珠(3)、风量开关主体(4)和电源开关(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为先将所有的零部件安装在工作台(I)上,并完成调试工作;将钢珠(3)放入工作台(I)的滑道(6)上之后,再启动电源开关(5),接通气缸(2)上的电磁阀(21);然后气缸(2)的活塞杆(22)伸出,并推动钢珠(3)沿滑道(6)运动,直至钢珠(3)被推进风量开关主体(4);接着手动压下风量开关主体(4)的转轴(41),钢珠(3)装配到位;最后电磁阀(21)再次接收到信号,活塞杆(22)缩回,取下风量开关主体(4),就完成了风量开关主体(4)的钢珠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钢珠(3)先放置在漏斗(61)内,再落到滑道(6)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1)的下端设置有行程开关(71),在手动压下转轴(41)的过程中,所述行程开关(71)导通,并将信号输送到电磁阀(21),使气缸(2)的活塞杆(22)缩回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钢珠装配方法的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台(I)、气缸(2)、钢珠(3)、风量开关主体(4)和电源开关(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I)设有与钢珠(3)相匹配的滑道(6)、与风量开关主体(4)相匹配的凹槽(11),所述风量开关主体(4)的转轴(41)与工作台(I)紧固连接,在凹槽(11)的两侧,所述气缸(2)与工作台(I)分别通过第一螺栓(12)固定连接,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22)与滑道(6)相匹配,所述气缸(2)上的电磁阀(21)与电源开关(5)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还包括第一底座(7 ),所述第一底座(7 )与工作台(I)通过第二螺栓(72 )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座(7)内设有轴孔(73)、支撑弹簧(74)和限位块(75),所述限位块(75)与轴孔(73)相匹配,所述支撑弹簧(74)的一端与轴孔(73)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75)相连,所述限位块(75)与转轴(4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74)一侧设有行程开关(71),所述行程开关(71)与气缸(2)的电磁阀(21)通过继电器(23)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凹槽(11)的两侧,所述工作台(I)分别设有第二底座(13),所述第二底座(13)与滑道(6)的组件(6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62)上设有漏斗(61),所述漏斗(61)上的连接管(63)与组件(62)螺纹连接,与滑道(6)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62)的一侧设有定位块(64),所述定位块(64)内设有定位弹簧(65),定位弹簧(65)的端部设有定位球(66),所述定位球(66)的中心到工作台(I)中心的距离,比落入连接管(63)的钢珠(3)的中心到工作台(I)中心的距离小,所述距离之差小于钢珠(3)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自动钢珠装配设备还包括连杆(24),所述连杆(24)与气缸(2)的活塞杆(22)通过连接件(25)相连,与滑道(6)相匹配,所述连杆(24)上设有缓冲弹簧(26),所述缓冲弹簧(26)—端与连接件(25)相连,另一端与组件(62)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钢珠的装配方法,包括工作台(1)、气缸(2)、钢珠(3)、风量开关主体(4)和电源开关(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为将钢珠(3)放入工作台(1)的滑道(6)上之后,再启动电源开关(5),接通气缸(2)上的电磁阀(21);然后气缸(2)的活塞杆(22)伸出,并推动钢珠(3)沿滑道(6)运动;接着手动压下风量开关主体(4)的转轴(41),钢珠(3)装配到位;最后活塞杆(22)缩回,取下风量开关主体(4)。本发明通通过工作台、气缸及其结构关系的结合创新,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以及装配完成后风量开关的质量优良的钢珠的装配方法及其装配设备。
文档编号B23P21/00GK102975014SQ20121031966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应乐, 郑国龙, 乐可成 申请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英姿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