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曲线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曲线锯,尤其是涉及ー种具有旋转手柄的曲线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曲线锯中,手柄通常是固定于机身上的。在使用时(如斜锯),手柄会随同机身一起斜偏向ー边,而操作者则手握住已经斜偏的手柄操作。这样,操作者就必须用力施加于手柄上,而使得手柄持续往下偏斜,以避免锯片角度发生变化,影响操作精度。 为了解决这ー问题,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7-171802掲示了ー种曲线锯,该曲线锯包括本体、底座。该曲线锯可以斜切エ件,斜切时,本体相对于底座转动从而倾斜固定,同时手柄可以以本体为回转轴线回转至竖直位置或任意其他理想位置。但是,该篇专利申请所掲示的曲线锯手柄需跨越整个本体从而连接于其上,该本体包括电机壳体和传动装置壳体。这种连接方式使得手柄的水平长度要大于电机壳体和传动装置壳体沿水平方向的长度总和,因此这种手柄长度会比较长。同时因为手柄要跨越传动装置壳体,而传动装置壳体往往比较高,所以手柄的高度也会比较高。可以看出,该篇专利申请所掲示的曲线锯整个体积都会比较大。另外由于手柄的两端是通过螺栓螺母结构连接于本体上的。这种连接方式不是很可靠,而且操作起来,需要先松开螺母,转动手柄,然后再固定螺母,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紧凑的,体积较小的具有旋转手柄的曲线锯。本发明进ー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斜切时能够提供较佳精确度的曲线锯。本发明更进ー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操作稳定的,连接可靠的具有旋转手柄的曲线锯。本发明再进ー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具有旋转手柄的曲线锯,该旋转手柄可快速被固定到理想位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ー种曲线锯,包括锯条;第ー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收容有马达,所述马达具有旋转轴线X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收容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能量从马达传递到锯条,并且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第一壳体上;手柄,所述手柄移动所述曲线锯使得其相对于エ件运动;所述手柄被支撑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且所述手柄至少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中的ー个旋转。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手柄只被支撑于第一壳体上,不需要跨越第二壳体,第二壳体是收容传动装置的,往往体积比较大,如果手柄要跨越第二壳体的话,就需要有较高的高度和较长的长度,本发明手柄只支撑于第一壳体上,长度和体积相对都较小,从而使得本发明曲线锯结构紧凑,总体积较小。本发明提供的旋转手柄曲线锯中,手柄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上,该手柄具有两端,一端连接在第二壳体上,而另一端则为自由端。而且,手柄上还具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具有凸轮面的操作杆。本发明提供的旋转手柄曲线锯还包括结合装置用来将手柄与第一壳体相连接,该结合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该第一和第二连接套管可以是紧配合于第一壳体上,也可以是与第一壳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套管上设有若干卡槽,所述手柄配接部上设有凸起,通过凸起与任ー卡槽配合可以使手柄被固定于任一理想位置,所述第ニ连接套管上连接有弾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可以使得凸起被可靠的固持于卡槽内,通过压 缩弹性元件,可以使得凸起从卡槽内脱开,从而使得手柄可旋转。作为对该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发明中所述手柄的水平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水平长度。所述手柄绕旋转轴线X或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轴线Y旋转。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式设置,从而共同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旋转。所述手柄通过ー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壳体配接,而使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旋转。所述手柄包括握持部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的配接部。所述握持部呈D形或L形结构。所述配接部为弓形,且配接部内表面与第一壳体外表面至少部分相匹配。所述连接装置上设有锁定机构使得手柄可相对于第一壳体固定。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安装于第一壳体上邻近第二壳体的第一连接套管及远离第二壳体的第二连接套管,所述手柄的配接部为空腔圆柱体,其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及第ニ连接套管的外表面相配合,并可使手柄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ニ连接套管运动。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及第ニ连接套管分别一体式成型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及第ニ连接套管与第一壳体为分体式设置。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第一连接套管上的若干卡槽,设于所述空腔圆柱体内表面的凸起,所述凸起与卡槽配合能够使得手柄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所述空腔圆柱体的内表面上设有凸缘,所述第二连接套管上邻近第一连接套管的一端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ー侧紧靠所述凸缘,另ー侧抵靠有一弾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套环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之间。所述马达为电机或气动马达。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第一末端上;所述手柄具有握持部和连接在握持部上的环形件;所述曲线锯还包括ー结合装置,所述手柄通过结合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末端上,并且能够绕ー轴线Y相对于第一壳体和第ニ壳体旋转。所述轴线Y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X。
所述第一壳体由两个半手柄组件组合而成。所述结合装置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将手柄相对于轴线Y锁定于旋转位置上。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具有凸轮面的操作杆。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ー种曲线锯,包括锯条;第一売体,所述第一壳体内收容有马达,所述马达具有旋转轴线X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收容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能量从马达传递到锯条,并且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第一壳体上;手柄,所述手柄移动所述曲线锯使得其相对于エ件运动,并且所述手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手柄被支撑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手柄至少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中的ー个旋转。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ー种曲线锯,包括锯条;第一売体,所述第一壳体内收容有马达,所述马达具有旋转轴线X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收容有传动 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能量从马达传递到锯条,并且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第一壳体上;手柄,所述手柄移动所述曲线锯使得其相对于エ件运动,所述手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手柄的第一端被支撑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而第二端为自由端,且所述手柄至少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中的一个旋转。上述方案的采用使得手柄旋转和固定都比较方便,可以快速的被固定到理想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ー步说明。图I为本发明所掲示的曲线锯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本发明所掲示的曲线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掲示的曲线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3所掲示的曲线锯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发明所掲示的曲线锯的ー种工作状态图;图6为本发明所掲示的曲线锯的另外ー种工作状态图;图7为本发明所掲示的曲线锯的另ー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所掲示的曲线锯的ー种工作状态图;图9为图7中所掲示的曲线锯的另ー种工作状态图。图10为本发明所掲示的曲线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所掲示的曲线锯的部分剖视图;图12为图11中的A-A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參见图I至图3,掲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ー种曲线锯100,包括竖直向下的锯片1,用于切割エ件;具有旋转轴线X的马达2,用于驱动锯片1,且该马达2通过ー电缆16连接电源;传动装置3,用于将能量从马达2传递至锯片I ;第一売体4,用于收容马达2 ;第二壳体5,用于收容传动装置3 ;手柄6 ;连接装置7 ;底板11,用于将曲线锯支撑在エ件上以及支架12、18。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马达2并不限制于电动马达,还可以采用气动马达。手柄6通过连接装置7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一壳体4上,且手柄6绕旋转轴线X或基本平行于轴线X的轴线Y旋转。底板11通过支架12、18来支撑第一壳体4及第ニ壳体5,其中,支架12与第一壳体4固定连接,支架18则与底板11枢轴活动连接。通过支架12、18,曲线锯100可以相对于底板11倾斜并固定于以轴线Z为转轴的位置上。手柄6包括大致呈D形的握持部611以及与第一壳体4相连接的配接部612。在本实施例中,手柄6为分体式设置,包括左半手柄61及与其相对应配接的右半手柄62。该左半手柄61及右半手柄62可通过卡扣结构17配接在一起。当然,手柄6也可以是整体式设置,即左半手柄和右半手柄一体成型。握持部611上设有开关60,该开关60可将马达2与电源相连接。配接部612的下方且靠近第二壳体5形成有开ロ,该开ロ沿水平方向的长度略大于支架12、18的水平长度,且沿左右半手柄周向大致呈90度。此处开设开ロ的目的·是为了让开支架12、18,即当手柄6旋转吋,配接部612的前端不会和支架12、18产生干渉。配接部612前端内表面上対称的设有凸起613,沿配接部612的内表面后端设有ー圈向内伸出的凸缘614。在本实施例中,手柄6沿水平方向的最大长度小于第一壳体沿水平方向的长度,握持部611的内圈略低于第二壳体5。參照图4,连接装置7包括第一连接套管71,第二连接套管72,设置在第一连接套管71与第二连接套管72之间的套环73以及两个弹簧74。该第一套管71的外圆直径与第ニ连接套管72相当,且大于套环73的外圆直径,从而使第一连接套管71、第二连接套管72可以紧密地套设在第一壳体4上,而套环73可以较宽松地套设在第一壳体4上以保持套环73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套管71套装于第一壳体4的前端,即安装于第一壳体4上靠近第二壳体5的一端。在第一连接套管71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沿径向方向开ロ朝外设置的盲槽711,这些盲槽711五个ー组,每组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凸块712。第二连接套管72套装于第一壳体4的后端。该第二连接套管72的前端沿径向方向対称的设有两个收容狭槽721,该收容狭槽721为通槽并且开ロ朝前,在第二连接套管72的前端,每个收容狭槽721的两侧向前伸出两个定位凸块722。套环73可套装于延伸出的定位凸块722上。套环73内侧向内延伸有两个档块731,且该挡块731置于两个定位凸块722之间。弹簧74被收容于收容狭槽721内。弹簧74的两端分别抵住档块731和收容狭槽721的端部。手柄6可以套设在第一连接套管71和第二连接套管72上并旋转。手柄6上的凸缘614与套环73配接,由于弹簧力的作用,套环73会抵住凸缘614给其施加一个向前的力,从而使得设于配接部612内表面上的凸起613可以被卡持于第一连接套管71上的任意一个卡槽711内,此时,手柄6相对于第一壳体4固定,不可旋转。当需要旋转手柄6时,握住手柄6的握持部611将手柄6往后拉,设于手柄配接部612内表面上的凸缘614会抵住套环73给其施加一个向后的力,从而套环73会压缩弹簧74,手柄6往后移动,凸起613从卡槽711内脱开,此时手柄6可以相对第一壳体4旋转,旋转到一定角度后,松开手柄6,在弹簧カ的作用下,凸起613卡持于任意一个卡槽内,手柄6会自动相对于第一壳体4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套管71和第二连接套管72是紧配合于第一壳体4上的,当然第一连接套管71和第二连接套管72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于第一壳体4上,并可随第一壳体4 一起相对于第二壳体5转动。第一连接套管71上卡槽711位置的设置使得手柄6相对于第一或第二壳体4,5向左向右旋转时,可以在O到50度之间的五个角度位置固定。这五个角度位置可以是O度,5度,30度,45度,50度,也可以是其它的角度值。參照图5和图6,工作过程中,当需要斜锯时,操作者向一边转动机身,此时锯条和底板之间成一定角度,然后再往回转动手柄到理想角度位置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手柄被回转至竖直位置。图7至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ー种曲线锯100’,其中与前面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所不同的是,手柄6’与第一壳体4’为整体式设置,如图7所示,第一壳体4’用于收容马达2,其前端内表面设有环形凸起40’,第二壳体5后端设有环形凹槽50’,环形凸起40’与环形凹槽50’配合使得第一壳体4’被支撑于第二壳体5上并 可相对转动。支架12与第二壳体5固定连接,支架18则与底板11枢轴活动连接。支架18呈弓形并具有ー个弓形槽,该弓形槽内设置有ー个滑动螺钉19,通过滑动螺钉19与螺母的配合,可以将支架12与支架18稳固地连接在一起。图8掲示了该曲线锯10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锯条I垂直于底板11,并且,手柄6’也是垂直于底板11方向的,这样便于操作者握持。而图9则掲示了该曲线锯10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锯条I已经相对于底板11呈倾斜状态,而此时,手柄6仍然是垂直于底板11的,这是通过旋转手柄6,即将环形凸起40’在环形凹槽50’上滑动而达成的。需要注意的是图I至图6中,手柄6是相对于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旋转的,而在图7至图9中,由于第一壳体4’与手柄6’是一体的,贝U手柄6’只是相对于第二壳体5旋转。请參阅图10至12,掲示了另ー实施例。该实施例中,曲线锯400包括大致呈圆柱形的第一壳体402,用于收容马达2。该第一壳体402包括第一末端404和第二末端406,第一末端404的外部直径略大于第二末端406, 二者的过渡部分为圆锥部408和靠近第一末端404的圆柱部410。马达2设置在第一壳体402的轴向位置上,且具有旋转轴线X。马达2包括一马达轴454和风扇452。该马达轴454被一个位于第二壳体412中的轴承456支撑。第二壳体412呈立方体形状,收容有传动装置3,该传动装置3用于将能量从马达2传递至锯条(图未示)以切割エ件426。第二壳体412的末端与第一壳体402的第一末端404配接,特别是圆柱部410。也就是说,第二壳体412的末端延伸设有ー个连接部442,该连接部442与圆柱部410通过螺钉连接。在连接部442上还设置有环形件418,二者的外部直径相当,即连接部442与环形件418是匹配的。上述组件构成ー结合装置423,而环形件418可以被操作者旋转,使曲线锯400绕旋转轴Y旋转,该旋转轴Y大致等于旋转轴线X。环形件418的旋转方向如图双箭头420所示。当环形件418沿任一方向旋转时,都可以通过业界所常用的固定方式固定于适合的旋转位置。因此,该结合装置423还包括一锁定装置。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环形件418是作为手柄422的一部分,该手柄422大致呈L型,包括靠近第二壳体412的第一端以及第ニ端,该第二端为自由端。该手柄422具体包括一环形件418和握持部430,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部428,握持部430沿第一壳体402的外表面平行延伸,并且具有一电开关432用于开通关断马达2。需要强调的是,前述的结合装置423用于将手柄422相对于第一壳体402的第一末端404旋转支撑,通过该结合装置423,手柄422可以绕轴线Y相对于第一壳体402,也可以相对于第二壳体412旋转。请參阅图12,手柄422被锁定于第二壳体412的连接部442上。该锁定装置包括形成在手柄422的连接部428上的孔450,穿设在孔450中的拉杆446,以及通过ー销子449连接在拉杆446自由端的操作杆440。该操作杆440包括一凸轮面444用于与ー垫圈448配合作用。该垫圈448套设于拉杆446上,并位于连接部428与操作杆440之间。通过旋转该操作杆440,环形件418就可以在任意旋转位置上夹紧或释放。 第二壳体412的下方,连接有一弓形的支架434,该支架434由底板424支撑。这样的支架434在业界为人所熟知,特别是曲线锯领域。它能够提供一个使机身,也就是第一壳体402、第二壳体412相对于底板424倾斜的方式,即相对于Z轴偏转,这里的Z轴是平行于马达旋转轴线X或者手柄的旋转轴线Y的,大致上位于底板424的上方。该支架434还可以将第一壳体402、第二壳体412锁定于一个倾斜的位置上,因此,曲线锯400可以相对于底板424及Z轴呈倾斜角度,而不用考虑轴线X、Y,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操作者通过旋转手柄422绕Y轴旋转并固定,就可以较为舒适的角度握持手柄握持部430切割エ件426。在工作中,操作者总是希望能够在垂直角度上握持手柄握持部430,这样的位置在图5和6中标注为“V”,可以通过简单的调节实现。另外,从图11中,明显可以看到,手柄422的水平长度是小于第一壳体402以及第ニ壳体412之和的,而且,手柄422的水平长度是小于第一壳体402的水平长度,或者是,握持部430的水平长度是小于第一壳体402的水平长度。请继续參阅图10至图12,手柄422是旋转的连接在一个中间位置,即靠近曲线锯400的前端面436的位置上。基于该位置,由于手柄422的重心位于整个曲线锯的中部,因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提供较强的稳固性,同时,也可以让曲线锯400更容易的进行操作。当然,依据本发明,手柄422还可以位于第一壳体402上,或者是位于第一壳体402与第二壳体412之间,从而,使手柄422可以被锁定的更为牢固,也更易于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曲线锯,包括锯条;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收容有马达,所述马达具有旋转轴线X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收容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能量从马达传递到锯条,并且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第一壳体上;手柄,所述手柄移动所述曲线锯使得其相对于工件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第一末端上;所述手柄具有握持部和连接在所述握持部上的环形件;所述曲线锯还包括结合装置,所述手柄通过所述结合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末端上,并且能够绕轴线Y相对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旋转。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曲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Y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X。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曲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由两个半手柄组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曲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装置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将所述手柄相对于轴线Y锁定于旋转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具有凸轮面的操作杆。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曲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水平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水平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曲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为电机或气动马达。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旋转手柄的曲线锯,包括用来加工工件的锯条,用来驱动锯条的马达,该马达被容纳于第一壳体内,用来将能量从所述马达传递至所述锯条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被容纳于第二壳体内,用于移动所述曲线锯使得其相对于工件运动的手柄,所述手柄被支撑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且所述手柄至少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中的一个旋转。这种曲线锯体积较小,且斜锯时能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
文档编号B23D51/01GK102848019SQ20121034704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9日
发明者张士松, 李祥庆 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