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83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化、电力、煤炭、输水等管道施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
技术背景 管道气动内对口器是长距离输送管道施工现场中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也是此施工中的第一要素设备,它主要帮助两根管道对接,并保证两管道错边量在一定技术要求范围内。近年来随着管道施工设备的机械化发展,对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的操作、调整、维护的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管道气动内对口器调整后轮方面,后轮高低的调整关系到管道气动内对口器对口质量的好坏。关于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方面,该机构目前均是先按理论高度预调后将设备放入管内,涨起涨靴,测量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涨靴侧面到管口的尺寸,判断后轮调整是否符合设备的中心与管道中心重合原理;因为后轮在管道内部,所以如果后轮调整不合适需重新将设备吊出调整,然后反复以上过程,一个熟练的操作工也需要反复2-3次,非常麻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调好的后轮有可能还会变动,又得重新吊出调整,不仅麻烦并且影响施工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完成其发明任务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用以调整位于施工管道内后轮位置的后轮调整机构为两套,分别位于管道气动内对口器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后轮调整机构为由调整杆、传力杆、万向节I和锁紧螺母构成的万向连接轴结构;所述的后轮通过后轮架总成设置在后机架的后部;在所述后机架的前部设置前机架,且所述的前机架位于施工管道外;在前机架与后机架之间设置机头;在所述的机头上具有供调整杆穿过的调整孔;所述的调整杆穿过机头且其两端分别伸出机头;所述调整杆的一端位于前机架的下部,在调整杆的端头具有用以调整调整杆位置的调整体,所述调整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I与传力杆铰接连接,并在调整杆的另一端设置用于限位的限位肩,且所述限位肩的尺寸大于机头上所具有调整孔的尺寸;所述传力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II与调整丝杆铰接连接;所述的调整丝杆通过后轮架总成与后轮相连,构成所述的后轮在位于前机架的下部的调整体的作用下,随调整丝杆的转动而上下调整的结构;用以对调整杆进行锁紧的锁紧螺母设置在调整杆与调整体之间。在所述的调整杆上具有用以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的锁紧螺纹。在所述调整杆另一端的端头具有用以与传力杆连接的连接体;所述调整杆端头的连接杆通过万向节I与传力杆连接。[0009]所述的传力杆为杆状体,其两端分别为与万向节连接的连接体。所述调整杆端头连接体的形状以及传力杆两端连接体的形状与万向节连接部位形状相吻配,为方形或圆形或丝杠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采用由调整杆、传力杆、万向节和锁紧螺母构成的万向连接轴结构将后轮调整移到设备的前端,也就是管端部分,后轮调整不需要再将设备吊出,非常简单方便,并且不需要大的改变原有部件稳定可靠、检修方便,相对提高了施工速度。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整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锁紧螺母,2、调整杆,3、万向节I,4、传力杆,5、调整丝杆,6、轮架轴,
7、调整体,8、锁紧螺纹,9、限位肩,10、连接体,11、机头,12、前机架,13、后机架,14、施工管道,15、后轮架总成,16、后轮,17、万向节II。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如图I所示,结合图2,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用以调整位于施工管道14内后轮16位置的后轮调整机构为两套,分别位于管道气动内对口器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后轮调整机构为由调整杆2、传力杆4、万向节I 3和锁紧螺母I构成的万向连接轴结构;所述的后轮16通过后轮架总成15设置在后机架13的后部;在所述后机架13的前部设置前机架12,且所述的前机架12位于施工管道14外;在前机架12与后机架13之间设置机头11 ;在所述的机头11上具有供调整杆2穿过的调整孔;所述的调整杆2穿过机头11且其两端分别伸出机头11 ;所述调整杆2的一端位于前机架12的下部,也就是施工管道14的端部,方便调整;在调整杆2的端头具有用以调整调整杆2位置的调整体7,在所述调整杆另一端的端头具有用以与传力杆连接的连接体10 ;所述调整杆端头的连接杆10通过万向节I 3与传力杆4铰接连接,并在调整杆2的另一端设置用于限位的限位肩9,且所述限位肩9的尺寸大于机头上所具有调整孔的尺寸;所述传力杆4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II 17与调整丝杆5铰接连接;所述的调整丝杆5通过后轮架总成15与后轮相连,构成所述的后轮16在位于前机架的下部的调整体7的作用下,随调整丝杆5的转动而上下调整的结构;用以对调整杆进行锁紧的锁紧螺母I设置在调整杆2与调整体7之间;在所述的调整杆上具有用以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的锁紧螺纹8 ;当用扳手在管口转动调整杆2的调整体7时通过该后轮调整的万向连接轴机构将力矩传递给后轮架总成15的调整丝杆5,通过调整丝杆5的转动带动后轮架总成15绕轮架轴6旋转,实现后轮16的上下调整,最后调整完成后用锁紧螺母I将调整杆2锁紧。所述的传力杆4为杆状体,其两端分别为与万向节连接的连接体。所述的万向节I 3为现有技术中通用的部件,在此不对其结构加以说明,所述的万向节I 3根据设备空间尺寸及传递力矩来选定,万向节I 3—旦选定与之相连部件连接方式就确定了,连接体的形状也可以确定,可以是方形、圆形、丝杠形等。
权利要求1.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以调整位于施工管道(14)内后轮位置的后轮调整机构为两套,分别位于管道气动内对口器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后轮调整机构为由调整杆(2)、传力杆(4)、万向节I (3)和锁紧螺母(I)构成的万向连接轴结构;所述的后轮(16)通过后轮架总成(15)设置在后机架(13)的后部;在所述后机架(13)的前部设置前机架(12),且所述的前机架(12)位于施工管道(14)外;在前机架(12)与后机架(13)之间设置机头(11);在所述的机头(11)上具有供调整杆(2)穿过的调整孔;所述的调整杆(2)穿过机头且其两端分别伸出机头(11);所述调整杆(2)的一端位于前机架(12)的下部,在调整杆(2)的端头具有用以调整调整杆位置的调整体(7),所述调整杆(2)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I (3)与传力杆(4)铰接连接,并在调整杆(2)的另一端设置用于限位的限位肩(9),且所述限位肩的尺寸大于机头上所具有调整孔的尺寸;所述传力杆(4)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II (17)与调整丝杆(5)铰接连接;所述的调整丝杆(5)通过后轮架总成(15)与后轮(16)相连,构成所述的后轮(16)在位于前机架的下部的调整体(7)的作用下,随调整丝杆的转动而上下调整的结构;用以对调整杆进行锁紧的锁紧螺母(I)设置在调整 杆(2)与调整体(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调整杆(2)上具有用以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的锁紧螺纹(8)。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整杆(2)另一端的端头具有用以与传力杆连接的连接体(10);所述调整杆端头的连接杆(10)通过万向节I (3)与传力杆(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力杆(4)为杆状体,其两端分别为与万向节连接的连接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化、电力、煤炭、输水等管道施工技术领域,提出的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为由调整杆(2)、传力杆(4)、万向节Ⅰ(3)和锁紧螺母(1)构成的万向连接轴结构;调整杆(2)穿过机头且其两端分别伸出机头(11);在调整杆(2)的端头具有用以调整调整杆位置的调整体(7),调整杆(2)的另一端与调整丝杆(5)铰接连接;调整丝杆(5)与后轮(16)相连;锁紧螺母(1)设置在调整杆(2)与调整体(7)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将后轮调整移到设备的前端,也就是管端部分,后轮调整不需要再将设备吊出,非常简单方便,并且不需要大的改变原有部件稳定可靠、检修方便,相对提高了施工速度。
文档编号B23K37/053GK202780366SQ20122007931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
发明者王光临, 张勇, 王国臣 申请人:洛阳德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