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轮的钩杆精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99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主动轮的钩杆精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件的再次精密加工工具,具体是一种主动轮的钩杆精加工工具。
背景技术
最近发明的一种空间曲线啮合齿轮机构适用于传动比大且任意交叉轴之间的传动。前期发明的靠模装置制造出的空间曲线啮合齿轮机构的啮合钩杆的形状精度较低,且在啮合传动的过程中钩杆容易变形,从而导致传动过程中传动精度较低。为了得到较高的形状精度,采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对其进行加工。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技术(SLM)是一种极具创新的快速成型技术、能一步加工出具有冶金结合,相对密度接近100%,具有复杂结构,高的尺寸精度的金属零件。这种加工技术能够得到较高的形状精度,但是经由这种制造技术得到的齿轮试件表面过于粗糙,从而影响传动精度。在SLM技术粗加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精加工是有必要的。机械抛光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精加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但是由于空间曲线啮合轮的钩杆属于一种悬臂梁结构,传统的机械抛光方法在加工过程中将使钩杆产生过大变形,从而导致传动失效。电解加工是一种无接触力的加工形式,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工件的变形,但会有一层氧化薄膜的产生而阻碍加工的持续进行,所以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探索一种对钩杆进行精加工的方法及工具。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主动轮的钩杆精加工工具。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主动轮的钩杆精加工工具,加工工具有一基体,在基体外周等距固接数个加工板,加工板的外端部开有与主动轮的钩杆相配合的加工区域D,沿加工区域D的内周壁设置有一层不纺布层。基体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加工区域D为圆孔状结构。所述加工板的数量为至少5个。本实用新型主动轮的钩杆精加工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精加工工具,配合电解擦削提高主动轮及从动轮的钩杆啮合表面质量,从而得到既有较高形状精度又有较好表面质量的钩杆,以达到钩杆之间精密传动技术的要求。

图I是主动轮的钩杆精加工示意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轮加工工具(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轮加工工具(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c是图2b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即加工区域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13]图3是从动轮钩杆的精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l、2a、2b、2c所示,本实用新型主动轮的钩杆精加工工具,该加工工具有一基体20,在基体20外周等距固接数个加工板19,加工板19的外端部开有与主动轮11的钩杆11-1相配合的加工区域D,沿加工区域D的内周壁设置有一层不纺布层21。该基体20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加工区域D为圆孔状结构。加工板19的数量为至少5个,数量可根据钩杆的
数量来设定。电解擦削是一种结合电解作用和机械擦削作用于一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在本文中,所采用的电解擦削加工参数见下表I。表I电解擦削主要加工参数
权利要求1.一种主动轮的钩杆精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加工工具有一基体,在基体外周等距固接数个加工板,加工板的外端部开有与主动轮的钩杆相配合的加工区域D,沿加工区域D的内周壁设置有一层不纺布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区域D为圆孔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呈圆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板的数量为至少5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轮的钩杆精加工工具,其具有一基体,在基体外周等距固接数个加工板,加工板的外端部开有与主动轮的钩杆相配合的加工区域D,沿加工区域D的内周壁设置有一层不纺布层,加工区域D为圆孔状结构,加工板的数量为至少5个。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单,其应用于空间曲线啮合齿轮机构的精密加工工艺中,对加工出啮合精密的钩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档编号B23H5/06GK202506916SQ2012201248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何恩义, 陈扬枝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