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10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如


图1,装接在机架50且包括两侧板51、一折弯单元和一丝杆52。该机架50上设沿前后方向的导轨53,该侧板51下部能前后滑动连接在导轨53,该侧板51下端设螺纹孔,该螺纹孔螺接在丝杆52,则通过丝杆52相对机架50转动能带动侧板51沿前后方向相远离或相接近。该折弯单元包括成型辊组,该成型辊组分为上成型辊轮54和下成型辊轮55,该折弯单元装接在两侧板51。它存在有如下不足:由于折弯单元位于导轨之上,丝杆位于导轨之下,因此折弯成型过程中,该两侧板受力会向外张开,影响成型,缩短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装接在机架(10)且包括两装接在机架(10)且前后间隔的侧板(20)和一装接在两侧板(20)的折弯单元;还包括至少一对丝杆(30、30’ )和动力单元,该两侧板(20)能相远离或相接近地滑动连接在机架(10)之上;该丝杆(30、30’)螺接在两侧板(20)且轴线沿前后方向,该对丝杆(30、30’)分为上丝杆(30)和下丝杆(30’);该动力单元传动连接该至少一对丝杆(30、30’ )并能带动丝杆(30、30’ )转动,通过丝杆(30、30’)转动带动该两侧板(20)相对机架(10)相远离或相接近。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丝杆(30、30’)对数至少为两对,该至少两对丝杆(30、30’)
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机架(10)设沿前后方向的导轨(11),该侧板(20)能前后滑动连接在导轨(11)。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丝杆(30、30’)位于导轨(11)之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折弯单元包括多组成型辊组和传动连接成型辊组的驱动单元,该多组成型辊组包括相配合的上转辊轮和下转辊轮。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侧板(20)设上孔和下孔,该上孔和下孔都装有带螺纹轴套,该上孔的带螺纹轴套孔螺接上丝杆(30);该下孔的带螺纹轴套孔螺接下丝杆(3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动力单元为电机(40),该电机(40)装接在一侧板(20);该电机(40)和该至少两对丝杆(30、30’)中的部分丝杆之间通过链轮链条连接,该部分丝杆(30、30’)和其它丝杆之间也通过链轮链条连接。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丝杆转动带动两侧板相对机架前后移动,以相接近或相远离,且,丝杆个数至少为两个,因此能克服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避免成型过程中侧板张开,成型准确,使用寿命长,换型调节方便快速。该丝杆装接在侧板间起到类似拉杆的作用,更有效避免成型过程中侧板张开。电机和一对丝杆间通过链轮链条连接,该一对丝杆和其它对丝杆间也通过链轮链条连接,保证各丝杆同速,结构简单,成本低。丝杆个数至少为两对,不但可加强强度,而且,保证同步性移动,可节省导向机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背景技术的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成型机的立体示意图,为方便查阅,省略链条。图3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成型机的主视示意图。图4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成型机的俯视示意图。图5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成型机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装接在机架10且包括两装接在机架10且前后间隔的侧板20、一装接在两侧板20的折弯单元、四对丝杆30、30’和动力单元。该机架10设四条沿前后方向的左右间隔的导轨11,该侧板20能前后滑动连接在导轨11,以使该两侧板20能相远离或相接近地滑动连接在机架10之上。该丝杆30、30’螺接在两侧板20且轴线沿前后方向,而且,该丝杆30、30’位于导轨11之上。该对丝杆30、30’分为上丝杆30和下丝杆30’。该侧板20设上孔和下孔,该上孔和下孔都装有带螺纹轴套,该上孔的带螺纹轴套孔螺接上丝杆30 ;该孔的下带螺纹轴套孔螺接下丝杆30’,本实施例之中,该四对丝杆30、30’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该动力单元为电机40,该电机40传动连接该四对丝杆30、30’并能带动丝杆30、30’转动,通过丝杆30、30’转动带动该两侧板20相对机架10的导轨11相远离或相接近。该电机40装接在一侧板20 ;该电机40和该至少两对丝杆30、30’中的部分丝杆之间通过链轮链条连接,该部分丝杆30、30’和其它丝杆之间也通过链轮链条连接。本实施例之中,该电机40和位于中间两对丝杆30、30’的下丝杆30’间通过链轮链条41连接;该位于中间的两下丝杆30’之靠左的下丝杆30’和左侧两对丝杆间也通过链轮链条42连接;该位于中间的两下丝杆30’之靠右的下丝杆30’和右侧两对丝杆间也通过链轮链条42连接,则通过一电机即可带动该些丝杆同速转动。根据需要,还可设置张紧轮43。该折弯单元包括多组成型辊组和传动连接成型辊组的驱动单元,该多组成型辊组包括相配合的上转辊轮13和下转辊轮1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装接在机架(10)且包括两装接在机架(10)且前后间隔的侧板(20)和一装接在两侧板(20)的折弯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对丝杆(30、30’)和动力单元,该两侧板(20)能相远离或相接近地滑动连接在机架(10)之上;该丝杆(30、30’)螺接在两侧板(20)且轴线沿前后方向,该对丝杆(30、30’ )分为上丝杆(30)和下丝杆(30’ );该动力单元传动连接该至少一对丝杆(30、30’ )并能带动丝杆(30、30’ )转动,通过丝杆(30、30’)转动带动该两侧板(20)相对机架(10)相远离或相接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丝杆(30、30’)对数至少为两对,该至少两对丝杆(30、30 ’)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架(10)设沿前后方向的导轨(11),该侧板(20)能前后滑动连接在导轨(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丝杆(30、30’)位于导轨(11)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折弯单元包括多组成型辊组和传动连接成型辊组的驱动单元,该多组成型辊组包括相配合的上转辊轮和下转辊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侧板(20)设上孔和下孔,该上孔和下孔都装有带螺纹轴套,该上孔的带螺纹轴套孔螺接上丝杆(30 );该下孔的带螺纹轴套孔螺接下丝杆(30 ’)。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单元为电机(40 ),该电机(40 )装接在一侧板(20 );该电机(40 )和该至少两对丝杆(30、30’)中的部分丝杆之间通过链轮链条连接,该部分丝杆(30、30’)和其它丝杆之间也通过链轮链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型机换型调节机构,装接在机架且包括两装接在机架且前后间隔的侧板和一装接在两侧板的折弯单元;还包括至少一对丝杆和动力单元,该两侧板能相远离或相接近地滑动连接在机架之上;该丝杆螺接在两侧板且轴线沿前后方向,该对丝杆分为上丝杆和下丝杆;该动力单元传动连接该至少一对丝杆并能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转动带动该两侧板相对机架相远离或相接近。通过丝杆转动带动两侧板相对机架前后移动,以相接近或相远离,且,丝杆个数至少为两个,因此能克服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避免成型过程中侧板张开,成型准确,使用寿命长,换型调节方便快速。
文档编号B21D9/10GK202984369SQ20122072617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黄溢忠, 曾伟聪, 沈建振, 黄金华, 张建强 申请人: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