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坡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71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坡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坡口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坡口机。
背景技术
随着数控切割机的普及,使钢材的数控切割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数控切割机的高效切割效率、切割质量和钢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坡口切割被提到各个设备生产加工焊接企业的日程上来。从前,企业在进行零件焊接时,如果需要焊接坡口,则一般使用人工手动进行切割或打磨而成,即使使用电动刨,也难免出现被多次加工的状态,严重阻碍的后续工序的加工和生产,我们习惯上将它称作传统形式的加工。特别是企业大量的开始普及自动焊接等高效焊接设施设备后,这种矛盾也变的越来越突出。传统形式的加工:先进行零件数控垂直切割,然后在进行转移到人工操作平台上,操作工人根据图纸上标明的坡口形式和角度计算出切割的角度偏移量,使用半自动切割机或电动刨等进行加工,但当遇见零件的形状为弧形或圆弧形时,就需要再次调整加工设备的状态(姿态)等,整体完成一个零件的坡口加工可能是数控切割机切割这个零件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同时,在这个加工中,经常出现坡口角度的变化不统一等影响自动焊接的质量变化的因素,造成出现多种形式焊接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数控坡口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坡口机,包括底座、横梁、操控面板、主支撑柱、副支撑柱,所述的横梁的两端通过主支撑柱、副支撑柱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操控面板位于主支撑柱上,所述的横梁上设有活动横梁,所述横梁内设有X轴向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横梁运动,活动横梁内设有Y轴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横梁下面的Z轴向驱动机构运动,Z轴向驱动机构的下端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下端安装有割炬。所述的底座内设有锥形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由若干个纵横排列的锥形支撑组成。该数控坡口机还包括有连接在底座侧部的废渣收集装置。该数控坡口机还包括有气源,气源通过设置在横梁和活动横梁内的管道与割炬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坡口机,主要用燃气和氧气,由于火焰割嘴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普通的价格也较低,数控切割机本身耗电较少,故暂不计作成本,并取材方便、耗材价格便宜、维修费较低、修理简便,与等离子相比设备投入较小,成本低。

图1为数控坡口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数控坡口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平台、3.主支撑柱、4.操控面板、5.横梁、6、活动横梁、7.Z轴向驱动机构、8.旋转机构、9.副支撑柱、10.割炬、11.废渣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中一种数控坡口机,包括底座、横梁、操控面板、主支撑柱、副支撑柱,所述的横梁的两端通过主支撑柱、副支撑柱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操控面板位于主支撑柱上,所述的横梁上设有活动横梁,所述横梁内设有X轴向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横梁运动,活动横梁内设有Y轴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横梁下面的Z轴向驱动机构运动,Z轴向驱动机构的下端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下端安装有割炬。所述的底座内设有锥形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由若干个纵横排列的锥形支撑组成。该数控坡口机还包括有连接在底座侧部的废渣收集装置。该数控坡口机还包括有气源,气源通过设置在横梁和活动横梁内的管道与割炬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坡口机,包括底座、横梁、操控面板、主支撑柱、副支撑柱,所述的横梁的两端通过主支撑柱、副支撑柱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操控面板位于主支撑柱上,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梁上设有活动横梁,所述横梁内设有X轴向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横梁运动,活动横梁内设有Y轴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横梁下面的Z轴向驱动机构运动,Z轴向驱动机构的下端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下端安装有割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坡口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内设有锥形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由若干个纵横排列的锥形支撑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坡口机,其特征是:该数控坡口机还包括有连接在底座侧部的废渣收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坡口机,其特征是:该数控坡口机还包括有气源,气源通过设置在横梁和活动横梁内的管道与割炬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数控坡口机,包括底座、横梁、操控面板、主支撑柱、副支撑柱,所述的横梁的两端通过主支撑柱、副支撑柱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操控面板位于主支撑柱上,所述的横梁上设有活动横梁,所述横梁内设有X轴向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横梁运动,活动横梁内设有Y轴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横梁下面的Z轴向驱动机构运动,Z轴向驱动机构的下端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下端安装有割炬。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坡口机,主要用燃气和氧气,由于火焰割嘴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普通的价格也较低,数控切割机本身耗电较少,故暂不计作成本,并取材方便、耗材价格便宜、维修费较低、修理简便,与等离子相比设备投入较小,成本低。
文档编号B23K7/00GK203062042SQ2013200312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蔡佳明 申请人:焦作市大明创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