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14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模具。分体式模具,包括上接模、下接模、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上接模和上模镶块相连,下接模和下模镶块相连,下模镶块分为第一下模镶块和第二下模镶块。还包括设在下模镶块和下接模之间的方模套,第一下模镶块设在方模套内的上部,第二下模镶块设在方模套内的下部。本实用新型把下模镶块分为两块,使更换变形的上模镶块和第一下模镶块变得容易;另外在上接模和下接模间加装方模套,在不重新制作上下接模的情况下,提高了模具的深度,锻造生产出的轴类零件的最大尺寸从440毫米提高到了580毫米,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专利说明】分体式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在特长性轴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圆镶块接模包括上接模、下接模、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上接模和上模镶块通过圆楔连接,下接模和下模镶块通过圆楔连接,上接模和下接模合模。模具的深度尺寸决定了产品的最大尺寸,产品尺寸过长,模具就相应增厚很多,模具成本大大增加。如果需要生产出更长的轴,需要重新开模,成本高。模具磨损时需要更换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换模工作复杂,需要拆下下接模,要使用铲车等设备,费时而且费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模块使用率、降低成本的分体式模具。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分体式模具,包括上接模、下接模、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上接模和上模镶块相连,下接模和下模镶块相连,下模镶块分为第一下模镶块和第二下模镶块。
[0005]还包括设在下模镶块和下接模之间的方模套,第一下模镶块设在方模套内的上部,第二下模镶块设在方模套内的下部。
[0006]本实用新型把下模镶块分为两块,使更换变形的上模镶块和第一下模镶块变得容易;另外在上接模和下接模间加装方模套,在不重新制作上下接模的情况下,提高了模具的深度,锻造生产出的轴类零件的最大尺寸从440毫米提高到了 580毫米,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08]图1为改进前的圆镶块接模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图;
[0010]图3为上接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下接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上模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为第一下模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7为第二下模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8为方模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I为上接模,2为圆楔,3为上模镶块,4为下模镶块,41为第一下模镶块,42为第二下模镶块,5为下接模,6为方模套。
【具体实施方式】[0017]如图1至图8所示,图1为圆镶块接模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接模1、下接模5、上模镶块3和下模镶块4,上接模I和上模镶块3通过圆楔2连接,下接模5和下模镶块4通过圆楔2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模具,包括上接模I和上模镶块3,上模镶块3设在上接模I的凹槽中,通过圆楔2连接。下模镶块4分成第一下模镶块41和第二下模镶块42,还包括设在下模镶块和下接模5之间的方模套6,第二下模镶块42放入方模套6的下部,再把第一下模镶块41放入方模套6上部,用圆楔固定。方模套6放置在下接模5的凹槽中,通过圆楔固定连接。
[0018]把原有的厚重的下模镶块4分成第一下模镶块41和第二下模镶块42,在生产中,容易疲劳变形的只有上模镶块3和第一下模镶块42,这样的话,更换时拆装都非常方便,只需要松紧圆楔即可,不需要用铲车把下接模5从固定底座上拆下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另外在上接模和I下接模间5加装方模套6,在不重新制作上下接模的情况下,提高了模具的深度,能生产出更长尺寸的轴类零件,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权利要求】
1.分体式模具,包括上接模、下接模、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上接模和上模镶块通过圆楔相连,下接模和下模镶块相连,其特征在于:下模镶块分为第一下模镶块和第二下模镶块,还包括设在下模镶块和下接模之间的方模套,第一下模镶块设在方模套内的上部,第二下模镶块设在方模套内的下部。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3621223SQ201320604724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吴光辉, 陈建栋, 余锦 申请人:常州精棱铸锻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