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刀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78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刮刀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刀加工模具,属于模具领域,用于日式刮刀的加工,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下模座、下垫板,在上模座上设有定位套,在下模座上设有定位轴,所述上垫板上设有冲孔针、连接件、压料模,连接件与挡料板固定连接并通过螺栓安装在上垫板的螺栓孔内;所述下模座及下垫板上均设有漏模孔、冲孔,所述漏模孔、冲孔均为通孔。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日式刮刀生产过程中的加工步骤、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加工的效率。
【专利说明】刮刀加工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刮刀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模具的使用可以使得加工过程变得高效,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用的比较广泛的加工工具之一。在五金工具加工领域,合理的模具设计与使用可以使得加工步骤及加工效率更加合理,比如在加工附图中所示的日式刮刀工具时,传统的加工模具是先将原材料裁切成一定大小的矩形,然后再将两边多余的原材料去掉并在切刀本体上打孔。由于所需步骤较多,进而需要在多个工序中进行转换,不仅无法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而且增加了所需操作工人的数量,同时也对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刀加工模具,其能够减少日式刮刀生产过程中的加工步骤、减少人力成本及安全生产事故,提高加工的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刮刀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下模座、下垫板,在上模座上设有定位套,在下模座上设有定位轴,所述上垫板上设有冲孔针、连接件、压料模,连接件与挡料板固定连接并通过螺栓安装在上垫板的螺栓孔内;所述下模座及下垫板上均设有漏模孔、冲孔,所述漏模孔、冲孔均为通孔。
[0006]所述上垫板与挡料板之间设有缓冲装置。
[0007]所述螺栓可在上垫板的螺栓孔内上下活动。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日式刮刀本体的加工步骤,提高加工效率及原材料的利用率,能够在钢带上连续进行加工;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及避免了因操作工序复杂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刮刀本体与余料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2]图4是余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传统加工过程中的原料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上模座;2、上垫板;3、缓冲装置;4、挡料板;5、压料模;6、下垫板;7、下模座;8、漏模孔;9、定位轴;10、连接件;11、冲孔针;12、定位套;13、螺钉;14、螺栓孔;15、螺栓;16、冲孔;17、刮刀本体;18、余料;19、矩形板;20、突出结构;21、长条状矩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螺栓15安装在上垫板2的螺栓孔14、冲孔16,所述漏模孔8、冲孔16均为通孔。〔余与实施例1相同。
!座1、上垫板2、下模座7、下垫板6,在上模I 9,所述上垫板2上设有冲孔针11、连接件通过螺栓15安装在上垫板2的螺栓孔14、冲孔16,所述漏模孔8、冲孔16均为通孔;与挡料板4之间设有缓冲装置3 ;所述螺栓
反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机床裁切成一定大小的矩形,然后再5两侧余料及孔,这样的加工过程使得加工多不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就是通过加工两个相邻的刮刀本体17之间了本体17的一次成型。这样,在冲出余料18的废料通过漏模孔8和冲孔16漏掉,而随
【权利要求】
1.一种刮刀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座(I)、上垫板(2)、下模座(7)、下垫板(6),在上模座(I)上设有定位套(12),在下模座(7)上设有定位轴(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2)上设有冲孔针(11)、连接件(10)、压料模(5),连接件(10)与挡料板(4)固定连接并通过螺栓(15)安装在上垫板(2)的螺栓孔(14)内;所述下模座(7)及下垫板(6)上均设有漏模孔(8)、冲孔(16),所述漏模孔(8)、冲孔(16)均为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刀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2)与挡料板(4)之间设有缓冲装置(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刀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5)活动安装于上垫板(2)的螺栓孔(14)内。
【文档编号】B21D28/14GK203621253SQ20132082237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徐春雷 申请人:莒南县舜耕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