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数控排刀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806阅读:1749来源:国知局
新型数控排刀车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包括机座、夹持装置、Z轴机构、X轴机构、排刀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于机座上端部的一侧,所述Z轴机构固定于机座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夹持装置临近,所述X轴机构设置于Z轴机构上,所述排刀设置于X轴机构上,所述夹持装置、X轴机构、Z轴机构以及排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装置统一控制相关机构的连贯运作,可有效增加车床的工作精度,X轴机构以及Z轴机构采用伺服马达以及线性线轨的工作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加排刀位移的精度,避免错位等现象,另外采用具有一定倾斜度的X轴机架,可增强排刀工作时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产生较大震动,从而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勺新型数控排刀车床。
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包括机座、夹持装置、2匿置设置于机座上端部的一侧,所述2轴机述X轴机构设置于2轴机构上,所述排刀设孔构以及排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I?轮以及夹持主轴,所述第一电机与夹持主一端设置有夹持模口。
艮电机、第一线性线轨以及第一传动丝杆,所面为一斜面,所述第一线性线轨固定于所述架的末端,所述第一传动丝杆设置于第一线
II一线性线轨上设置有第一线轨滑块。
30。?60。。
45°。的工作精度,X轴机构以及Z轴机构采用伺服马达以及线性线轨的工作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加排刀位移的精度,避免错位等现象,另外采用具有一定倾斜度的X轴机架,可增强工作时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数控排刀车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数控排刀车床。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包括机座001、夹持装置002、Z轴机构003、X轴机构004、排刀005以及控制装置006,所述夹持装置002设置于机座001上端部的一侧,上述的夹持装置002包括第一电机008、同步带轮009以及夹持主轴010,所述第一电机008与夹持主轴010通过同步带轮009实现连接,在所述夹持主轴010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模口 011,夹持主轴010的夹持模口 011位置位于第一线性线轨之间的上方。所述Z轴机构003固定于机座001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夹持装置002临近,其中Z轴机构003包括Z轴机架012、第一伺服电机013、第一线性线轨014以及第一传动丝杆015,所述Z轴机架012固定于机座001上,在所述Z轴机架012的上端面为一斜面,该斜面与所述夹持主轴010的夹角为30°?60°,其最佳角度为45°,所述第一线性线轨014固定于所述斜面的两侧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013固定于Z轴机架012的末端,所述第一传动丝杆
015设置于第一线性线轨014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013连接,在所述第一线性线轨014上设置有第一线轨滑块。X轴机构004设置于Z轴机构003上,所述的X轴机构004包括X轴机架016、第二线性线轨017、第二伺服电机018以及第二传动丝杆019,所述X轴机架016与所述线轨滑块固定连接,且其底部通过设置的滑动拖板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015连接,所述第二线性线轨017固定于X轴机架016的上端面,所述X轴机架016固定于X轴机架016的末端且与所述第二传动丝杆019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丝杆019设置于第二线性线轨017之间,在所述第二线性线轨017上设置有第二线性滑块。所述排刀005设置于X轴机构004上,所述夹持装置002、X轴机构004、Z轴机构以及排刀005均与所述控制装置006连接。控制装置006包括PLC控制器以及与PLC控制器连接的触摸控制屏,在触摸控制屏的四周还设置有多个控制单元。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007包括冷却油箱、通过管道连接的冷却油管接头020以及与冷却油管接头020连接的喷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装置006统一控制相关机构的连贯运作,可有效增加车床的工作精度,X轴机构004以及Z轴机构003采用伺服马达以及线性线轨的工作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加排刀位移的精度,避免错位等现象,另外采用具有一定倾斜度的X轴机架016,可增强排刀工作时的稳定性。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夹持装置、Z轴机构、X轴机构、排刀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于机座上端部的一侧,所述Z轴机构固定于机座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夹持装置临近,所述X轴机构设置于Z轴机构上,所述排刀设置于X轴机构上,所述夹持装置、X轴机构、Z轴机构以及排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同步带轮以及夹持主轴,所述第一电机与夹持主轴通过同步带轮实现连接,在所述夹持主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机构包括Z轴机架、第一伺服电机、第一线性线轨以及第一传动丝杆,所述Z轴机架固定于机座上,在所述Z轴机架的上端面为一斜面,所述第一线性线轨固定于所述斜面的两侧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于Z轴机架的末端,所述第一传动丝杆设置于第一线性线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线性线轨上设置有第一线轨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所述夹持主轴的夹角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所述夹持主轴的夹角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机构包括X轴机架、第二线性线轨、第二伺服电机以及第二传动丝杆,所述X轴机架与所述线轨滑块固定连接,且其底部通过设置的滑动拖板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连接,所述第二线性线轨固定于X轴机架的上端面,所述X轴机架固定于X轴机架的末端且与所述第二传动丝杆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丝杆设置于第二线性线轨之间,在所述第二线性线轨上设置有第二线性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以及与PLC控制器连接的触摸控制屏,在触摸控制屏的四周还设置有多个控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油箱、通过管道连接的冷却油管接头以及与冷却油管接头连接的喷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数控排刀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主轴的夹持模口设置位置位于第一线性线轨之间的上方。
【文档编号】B23Q3/12GK203622032SQ201320822844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彭永彪 申请人:东莞市雄富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