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0911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属于有色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垫片和模具,所述的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垫片和模具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安装组合;所述的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包括第一级变形扩展通道、第二级变形扩展通道、第三级变形扩展通道和第四级变形扩展通道。本实用新型大幅度提高了连续挤压铜带坯的扩展宽度,采用20-40mm的铜杆扩展到320-400mm的铜带坯,解决了连续挤压扩展变形过程中金属流速不均匀的技术难题,提高了铜带坯成型性能,解决铜带坯边部无法成型和组织疏松的技术难题;使挤压成型的铜带坯横向厚度公差≤0.05mm,直接省去了铣面的传统工序,为后续的轧制工序提供了良好的坯料保证。
【专利说明】一种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属于有色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国内外的铜加工技术正在向高效、低耗、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铜材连续挤压制造技术的诞生,推动了铜加工行业高效、低耗、节能、环保等发展的进程。连续挤压发铜板带制造技术不仅低能耗、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材率高、生产周期短等优点,而且符合国内外现代铜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我国铜带生产技术的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0003]连续挤压法铜板带制造新技术采用Φ20ι?πι~Φ40ι?πι上引无氧铜杆为原料,通过模具一次挤压成型软态铜板带坯,不需要加热和铣面而是直接轧制,因此,本领域急需开发一种适用于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其结构简易、设计合理,且操作过程中容易控制。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包括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垫片和模具,所述的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垫片和模具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安装组合。
[0007]所述的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包括第一级变形扩展通道、第二级变形扩展通道、第三级变形扩展通道和第四级变形扩展通道,其中,第一级变形扩展通道的扩展角度A1为4~8?,扩展高度H1为20~30mm,扩展宽度为B1为40~50mm,扩展厚度T1为40~50mm ;第二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A2为120~130°C,扩展高度H2为15~25mm,扩展宽度为B2为100~120mm,扩展厚度T2为40~50mm ;第三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A3为150~165°C,扩展高度H3为15~25mm,扩展宽度为B3为270~300mm,扩展厚度T3为40~50mm ;第四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A4为70~50°C,扩展高度H4为20~40mm,扩展宽度为B4为310~450臟,扩展厚度 T4 为 40 ~50mm ;且 T1=T2=T3=T4 ;且 T1=T2=T3=T40
[0008]所述垫片入口宽度Id1= B4,垫片出口宽度匕=模具挤压产品宽度+1~2 mm。
[0009]所述的垫片为促流区和阻流区相结合的收缩变形通道垫片。
[0010]所述促流区的促流角α的角度为30~50°C,所述阻流区的阻流角β的角度为3 ~5。。。
[0011]所述的促流区为扇形,且扇形入口直径Cl1=10扇形出口直径d2=0.7~0.8 (I1,扇形入口宽度4=0.25 B4、扇形出口宽度比=0.25模具挤压产品宽度+1~2 mm。
[0012]所述的模具的定径带高度为8~15mm,中点宽度大于最边部宽度0.1~0.3 mm,且中点宽度与最边部的宽度为逐渐变化过渡,构成“哑铃”形状。
[0013]所述的模具入口厚度尺寸大于出口厚度尺寸,形成喇叭状。[0014]所述喇叭状口的角度Y为5~10°C。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大幅度提高了连续挤压铜带坯的扩展宽度,采用20-40mm的铜杆扩展到320-400mm的铜带坯;2.本实用新型采用促流区和阻流区相结合的收缩变形通道的垫片,解决了连续挤压扩展变形过程中金属流速不均匀的技术难题,提高了铜带坯成型性能,解决铜带坯边部无法成型和组织疏松的技术难题;3.本实用新型采用喇叭口形状与哑铃形状相结合的模具,使挤压成型的铜带坯横向厚度公差< 0.05_,直接省去了铣面的传统工序,为后续的轧制工序提供了良好的坯料保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四级扩展变形通道扩展角度和扩展高度的示意图;
[0018]图2为四级扩展变形通道扩展厚度的示意图;
[0019]图3为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21]图5为图3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6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0024]其中,1、为四级扩展变形通道、2为垫片、3为模具、4为阻流区、5为促流区。【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6]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包括四级扩展变形通道1、垫片2和模具3,四级扩展变形通道1、垫片2和模具3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安装组合,一次挤压成型铜带坯。
[0027]四级扩展变形通道I包括第一级变形扩展通道、第二级变形扩展通道、第三级变形扩展通道和第四级变形扩展通道,其中,第一级变形扩展通道的扩展角度A1为4~8°C,扩展高度H1为20~30mm,扩展宽度为B1为40~50mm,扩展厚度T1为40~50mm ;第二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A2为120~130°C,扩展高度H2为15~25mm,扩展宽度为B2为100~120mm,扩展厚度T2为40~50mm ;第三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A3为150~165?,扩展高度H3为15~25mm,扩展宽度为B3为270~300mm,扩展厚度T3为40~50mm ;第四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A4为70~50°C,扩展高度H4为20~40mm,扩展宽度为B4为310~450臟,扩展厚度 T4 为 40 ~50mm ;且 T1=T2=T3=T40
[0028]垫片2入口宽度Id1= B4,垫片2出口宽度匕=模具挤压产品宽度+1~2 mm。
[0029]垫片2为促流区5和阻流区4相结合的收缩变形通道垫片。
[0030]促流区5的促流角α的角度为30~50°C,所述阻流区4的阻流角β的角度为3 ~5。。。
[0031]促流区5为扇形,且扇形入口直径Cl1=T4、扇形出口直径(12=0.7~0.8 (I1,扇形入口宽度b3=0.25 B4、扇形出口宽度比=0.25模具挤压产品宽度+1?2 mm。
[0032]模具3的定径带高度为8?15mm,中点宽度大于最边部宽度0.1?0.3 mm,且中点宽度与最边部的宽度为逐渐变化过渡,构成“哑铃”形状。
[0033]模具3入口厚度尺寸大于出口厚度尺寸,形成喇叭状。
[0034]喇叭状口的角度Y为5?10°C。
[0035]本实用新型采用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大幅度提高了连续挤压铜带坯的扩展宽度,采用20-40mm的铜杆扩展到320-400mm的铜带坯;采用促流区和阻流区相结合的收缩变形通道的垫片,解决了连续挤压扩展变形过程中金属流速不均匀的技术难题,提高了铜带坯成型性能,解决铜带坯边部无法成型和组织疏松的技术难题;采用喇叭口形状与哑铃形状相结合的模具,使挤压成型的铜带坯横向厚度公差< 0.05mm,直接省去了铣面的传统工序,为后续的轧制工序提供了良好的坯料保证。
[0036]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垫片和模具,所述的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垫片和模具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安装组合;所述的四级扩展变形通道包括第一级变形扩展通道、第二级变形扩展通道、第三级变形扩展通道和第四级变形扩展通道,其中,第一级变形扩展通道的扩展角度A1为4?8°C,扩展高度H1为20?30mm,扩展宽度为B1为40?50mm,扩展厚度T1为40?50mm ;第二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A2为120?130°C,扩展高度%为15?25mm,扩展宽度为B2为100?120mm,扩展厚度T2为40?50mm ;第三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A3为150?165°C,扩展高度H3为15?25mm,扩展宽度为B3为270?300mm,扩展厚度T3为40?50mm ;第四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A4为70?50°C,扩展高度H4为20?40mm,扩展宽度为B4为310?450mm,扩展厚度 T4 为 40 ?50mm ;且 T1=T2=T3=T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入口宽度b1= B4,垫片出口宽度匕=模具挤压产品宽度+1?2 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片为促流区和阻流区相结合的收缩变形通道垫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流区的促流角α的角度为30?50°C,所述阻流区的阻流角β的角度为3?5°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流区为扇形,且扇形入口直径Cl1=T4、扇形出口直径(12=0.7?0.8 Cl1,扇形入口宽度133=0.25 B4,扇形出口宽度b4=0.25模具挤压产品宽度+1?2 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的定径带高度为8?15mm,中点宽度大于最边部宽度0.1?0.3 mm,且中点宽度与最边部的宽度为逐渐变化过渡,构成“哑铃”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入口厚度尺寸大于出口厚度尺寸,形成喇叭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挤压法铜带坯板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状口的角度Y为5?10°C。
【文档编号】B21C25/00GK203711512SQ201320855489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徐高磊, 姚幼甫, 骆越峰 申请人: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