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09325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包括纵长型圆管、圆柱内芯和圆形调整件;纵长型圆管的后端设有第一锥形支撑部;圆柱内芯穿入纵长型圆管内,圆柱内芯的后端设有第二锥形支撑部,第二锥形支撑部与第一锥形支撑部反向设置,圆柱内芯的前端设有驱动纵长型圆管和圆柱内芯相互相对移动的驱动件;圆形调整件套在第一锥形支撑部和第二锥形支撑部上,并且圆形调整件设有分别与第一锥形支撑部和第二锥形支撑部接触的第一倾斜内壁和第二倾斜内壁,第一倾斜内壁与第一锥形支撑部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二倾斜内壁与第二锥形支撑部的倾斜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可对不锈钢管表面凹坑进行整形,保证不锈钢管的美观。
【专利说明】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制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焊接制管过程中形成的不锈钢圆管可能由于运送等各种原因导致表面形成凹坑,因此,影响了不锈钢圆管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可对不锈钢管表面凹坑进行整形,保证不锈钢管的美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包括纵长型圆管、圆柱内芯和直径可变的圆形调整件;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后端设有第一锥形支撑部,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外径;所述圆柱内芯穿入所述纵长型圆管内,所述圆柱内芯的后端延伸出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后端并且设有第二锥形支撑部,所述第二锥形支撑部与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反向设置,所述第二锥形支撑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圆柱内芯的外径,所述圆柱内芯的前端延伸出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前端并且设有驱动所述的纵长型圆管和圆柱内芯相互相对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圆形调整件套在所述的第一锥形支撑部和第二锥形支撑部上,并且所述圆形调整件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和第二锥形支撑部接触的第一倾斜内壁和第二倾斜内壁,所述第一倾斜内壁与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倾斜内壁与所述第二锥形支撑部的倾斜方向相同。
[0005]较佳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套在所述圆柱内芯上的带有内螺纹的操作部和垫圈,所述垫圈垫设在所述操作部和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前端之间,所述圆柱内芯的前端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0006]较佳地,所述操作部上固定有两根对称设置的操作杆。
[0007]较佳地,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前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拉杆。
[0008]较佳地,所述拉杆焊接在所述纵长型圆管上。
[0009]较佳地,所述圆形调整件由三个弧形整形片组成,且所述的三个弧形整形片外箍设有限位绳。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可将穿有所述圆柱内芯的纵长型圆管和所述圆形调整件插入不锈钢管内,并使所述圆形调整件放在不锈钢管的凹坑位置,通过操作所述驱动件可使所述纵长型圆管后退,且同时使所述圆柱内芯前移,使所述的第一锥形支撑部和第二锥形支撑部相互靠近移动,利用所述的第一锥形支撑部和第二锥形支撑部分别抵推相应的第一倾斜内壁和第二倾斜内壁,从而可以将所述圆形调整件的直径撑大,以对不锈钢管的凹坑进行整形,从而保证不锈钢管的美观。
[0011]通过以上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纵长型圆管和圆柱内芯配合时的示意图。
[0013]图2为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的主视图。
[0014]图3为图2的仰视图。
[0015]图4为图2在圆形调整件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0017]请参考图1-4,所述的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包括纵长型圆管1、圆柱内芯2和直径可变的圆形调整件3。
[0018]所述纵长型圆管I的后端设有第一锥形支撑部11,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11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纵长型圆管I的外径。所述纵长型圆管I的前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拉杆12。所述拉杆12焊接在所述纵长型圆管I上。
[0019]所述圆柱内芯2穿入所述纵长型圆管I内。所述圆柱内芯2的后端延伸出所述纵长型圆管I的后端并且设有第二锥形支撑部21,所述第二锥形支撑部21与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11反向设置,所述第二锥形支撑部21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圆柱内芯2的外径。所述圆柱内芯2的前端延伸出所述纵长型圆管I的前端并且设有驱动所述的纵长型圆管I和圆柱内芯2相互相对移动的驱动件22。所述圆柱内芯2的前端设有外螺纹。详细而言,所述驱动件22包括套在所述圆柱内芯2上的带有内螺纹的操作部22a和垫圈22b。所述垫圈22b垫设在所述操作部22a和所述纵长型圆管I的前端之间。所述操作部22a的内螺纹与所述纵长型圆管I的前端的外螺纹配合。所述操作部22a上固定有两根对称设置的操作杆23c。
[0020]所述圆形调整件3套在所述的第一锥形支撑部11和第二锥形支撑部21上,并且所述圆形调整件3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11和第二锥形支撑部21接触的第一倾斜内壁31和第二倾斜内壁32。所述第一倾斜内壁31与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11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倾斜内壁32与所述第二锥形支撑部21的倾斜方向相同。详细而言,所述圆形调整件3由三个弧形整形片3a组成,且所述的三个弧形整形片3a外箍设有限位绳3b。
[0021]使用时,将穿有所述圆柱内芯2的所述纵长型圆管I和所述圆形调整件3插入不锈钢管内,并使所述圆形调整件3放在不锈钢管的凹坑位置,通过操作所述的两个操作杆23c使所述操作部22a转动并抵推所述垫圈22b使所述纵长型圆管I后退,且同时使所述圆柱内芯2前移,使所述的第一锥形支撑部11和第二锥形支撑部21相互靠近移动,利用所述的第一锥形支撑部11和第二锥形支撑部21分别抵推相应的第一倾斜内壁31和第二倾斜内壁32,从而可以将所述圆形调整件3的直径撑大,以对不锈钢管的凹坑进行整形,从而保证不锈钢管的美观。对不锈钢管整形完成后,反向操作所述操作杆23c使所述操作部22a反向转动,便可以使所述的第一锥形支撑部11和第二锥形支撑部21相互远离移动,从而使所述圆形调整件3的直径缩小,再拉动所述拉杆12便可以将所述圆柱内芯2的所述纵长型圆管I以及所述圆形调整件3拉出不锈钢管。[0022]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长型圆管、圆柱内芯和直径可变的圆形调整件;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后端设有第一锥形支撑部,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外径;所述圆柱内芯穿入所述纵长型圆管内,所述圆柱内芯的后端延伸出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后端并且设有第二锥形支撑部,所述第二锥形支撑部与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反向设置,所述第二锥形支撑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圆柱内芯的外径,所述圆柱内芯的前端延伸出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前端并且设有驱动所述的纵长型圆管和圆柱内芯相互相对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圆形调整件套在所述的第一锥形支撑部和第二锥形支撑部上,并且所述圆形调整件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和第二锥形支撑部接触的第一倾斜内壁和第二倾斜内壁,所述第一倾斜内壁与所述第一锥形支撑部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倾斜内壁与所述第二锥形支撑部的倾斜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套在所述圆柱内芯上的带有内螺纹的操作部和垫圈,所述垫圈垫设在所述操作部和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前端之间,所述圆柱内芯的前端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上固定有两根对称设置的操作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长型圆管的前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拉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焊接在所述纵长型圆管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圆管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调整件由三个弧形整形片组成,且所述的三个弧形整形片外箍设有限位绳。
【文档编号】B21D3/00GK203649059SQ20132086036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杨运钢, 杨小花 申请人: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