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铝格板挤压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1396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卧式铝格板挤压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铝格板挤压机,其特点是,主要由主机和料架两部分组成;在机体底座上设机体(1),第一油缸(12)的第一活塞杆(30)与机体(1)连接,模具(3)安装在机体(1)上,形成主机;在机体(1)外设主架子(9),主架子(9)的右侧设送料架子(21),送料架子(21)位置与主机对应;具有省力、快捷、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采用挤压方式,不需要焊接,节省能源,提高效率。
【专利说明】卧式铝格板挤压机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格板、铝百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铝格板挤压机,适用于铝格板、铝百叶等产品的挤压。
[0002]【背景技术】:
目前铝格板、铝百叶生产一般采用插接焊接方式,该方法费工、费力,耗能高,效率低。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铝格板挤压机挤,主要解决现有的铝格板、百叶生产采用焊接方式,费工、费力、耗能高及效率低等问题。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卧式铝格板挤压机,在机体腿上端设顶板,下端设底板,形成机体底座,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机体底座上设机体,机体与挤压腿用主轴连接,第一油缸的第一活塞杆的顶端通过连扳与机体连接,第一油缸的第一油缸体的外壁通过第一轴和连杆连接,连杆与挤压腿用第二轴连接;模具通过第一导柱安装在机体上,形成主机;
在机体外设主架子,主架子的右侧设送料架子,送料架子位置与主机对应,在送料架子上设底板,在底板上设第三油缸、第二油缸和底座,在底座上设第二导柱,在第二导柱上设第二滑块,在第二滑块上设第一侧板,在第一侧板上设第三轴,第三轴上设第一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在第二油缸的第二活塞杆上设第一滑块,在第一滑块上设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咬合;在第一侧板内设第四齿条,第四齿条与第一齿轮咬合;在第二齿条上设推料块,在推料块上设推料抓,形成步进机构;
在底板上设第二侧板,在第三油缸的第三活塞杆上设推料臂;在升降体上设第五轴,在第五轴上设第二轴承和第三齿轮;在第二侧板上设第四轴,在第四轴上设第三轴承,用第一齿条将第三齿轮和推料臂连接,在升降体上设第三齿条,在第三齿条上设第二压盖,小底板与第二压盖连接,在小底板上设矩管,在矩管上设瓦座底板,在矩管和瓦座底板上设加强筋,在瓦座底板上设轴承瓦座,在轴承瓦座上设抬料滚,形成抬料机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油缸包括第一油缸体、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在第一活塞上设第三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支承环,在活塞杆上设第一 O型圈、第二 O型圈和第二背帽;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一起放在第一油缸体内,在第一油缸体上设第一导向套,第一导向套上设第二密封圈、防尘圈和第一复合套;在第一油缸体上设第一压盖,在第一活塞杆上设第一背帽,形成第一油缸。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油缸包括第二油缸体、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在第二活塞上设第五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在第二活塞杆上设第四O型圈,在第二活塞杆上设第二活塞;在第一油缸盖上设第三O型圈,在第二油缸盖上设第六密封圈、第七密封圈、第二复合套、第五O型圈和第七O型圈,第二油缸体、第一油缸盖、第二活塞杆、第二油缸盖一起安装,形成第二油缸。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油缸包括油缸筒、第三活塞和第三活塞杆;在第三活塞上设第八密封圈、第九密封圈,在第三活塞杆上设第八O型圈,第三活塞装在第三活塞杆上;第三活塞和第三活塞杆安装在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油缸盖上,在油缸压盖上设第六O型圈,在油缸压盖上设第二导向套,在油缸筒上设油缸压盖,在油缸压盖内设第十密封圈,在第三活塞杆上设密封盖,形成第三油缸。
[0008]本发明所述的卧式铝格板挤压机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1、具有省力、快捷、适用范围广等优点;2、随机配备多套精密挤压模,可随时根据需要更换挤压模,工作效率高,适应性强;3、采用定速马达驱动,无论是在挤压力量上或挤压速度上都具有高效率与高品质的优点;4、操作简单,安全性更强,提高了人性化;5、采用挤压方式,不需要焊接,节省能源,提高效率。
[000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步进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主油缸剖视图。
[0010]I机体,2挤压腿,3模具,4第一导柱,5主轴,6顶板,8连扳,9主架子,12第一油缸,13第一轴,14第二轴,17连杆,19机体腿,20底板,21送料架子,22步进机构,23第三油缸,24第二油缸,26抬料机构,29第一背帽,30第一活塞杆,32第一压盖,33防尘圈,34第一导向套,35第一密封圈,36第一复合套,37第二密封圈,38第三密封圈,40第一油缸体,41第二背帽,42第一活塞,43支承环,44第一 O型圈,45第二 O型圈,46第一油缸盖,47第二油缸体,48第四密封圈,49第三O型圈,50第二活塞,51第五O型圈,52第五密封圈,53第四O型圈,55第二活塞杆,56第二油缸盖,57油缸筒,58第六密封圈,59第二复合套,60第七密封圈,62第八密封圈,63第九密封圈,64第八O型圈,65第六O型圈,66第三活塞杆,67第七O型圈,68油缸压盖,69第十密封圈,71密封盖,72第一齿条,73推料臂,74第二导向套,76第一滑块,77第二齿条,78第一齿轮,79第二齿轮,80第三轴,81第一轴承,82第四齿条,83第一侧板,84推料块,85推料抓,86底座,87第二滑块,88第二导柱,89底板,91轴承瓦座,92第三齿轮,93第四轴,94第二轴承,95第三轴承,96第二侧板,97升降体,98第三齿条,99第二压盖,100小底板,101抬料滚,102瓦座底板,103矩管,104加强筋,106第五轴,105第三活塞。
[0011]【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2]实施例1,参见图1、2、3、4,将底板20与机体腿19焊接,将顶板6于机体腿焊接,形成机体底座;将机体I放在机体底座上,将挤压腿2用主轴5与机体I连接,将连杆17用轴14与挤压腿2连接;
加工制成第一油缸体40、第一活塞42、第一活塞杆30,将第三密封圈38、第一密封圈35和支承环43安装在第一活塞42上;将第一 O型圈44和第二 O型圈45安装在第一活塞杆30上,将第二背帽41安装在第一活塞杆30上,将第一活塞42和第一活塞杆30 —起放进第一油缸体40内,将第二密封圈37、防尘圈33和第一复合套36安装第一导向套34上,将第一导向套34安装在第一油缸体40上,将第一压盖32安装在第一油缸体40上,将第一背帽29安装在第一活塞杆30上,形成第一油缸12 ;
用连扳8将第一油缸12的第一活塞杆30的顶端与机体I连接,用第一轴13将第一油缸12第一油缸体40的外壁和连杆17连接,将模具3通过第一导柱4安装在机体I上,形成主机;
加工制成主架子9,将底板89安装在送料架子21上,将第五密封圈52和第四密封圈48安装在第二活塞50上,将第四O型圈53安装在第二活塞杆55上,将第二活塞杆55安装在第二活塞50上,将第三O型圈49安装在第一油缸盖46上,第六密封圈58、第七密封圈60、第二复合套59、第五O型圈51和第七O型圈67安装在第二油缸盖56上,将第二油缸体47安装在第一油缸盖46上,第二活塞杆55与第二活塞50 —起装进第二油缸体47内,将第二油缸盖56装在油缸体47上,形成第二油缸24 ;
将第八密封圈62、第九密封圈63装在第三活塞105上,将第八O型圈64装在第三活塞杆66上,将第三活塞105装在第三活塞杆66上,将第三活塞105和第三活塞杆66装在第二活塞杆55和第二油缸盖56上,将油缸筒57装在第二油缸盖56上,将第六O型圈65装在油缸压盖68上,将第二导向套74装在油缸压盖68上,将油缸压盖68装在油缸筒57上,将第十密封圈69装进油缸压盖68,将密封盖71装在第三活塞杆66上,形成第三油缸23 ;在机体I外安装主架子9,在主架子9的右侧安装送料架子21,送料架子21位置与主机对应,在送料架子21上安装底板89,在第一侧板83上安装第三轴80 ;将第三油缸23、第二油缸24装在底板89上,将第二导柱88装在底座86上,将底座86安装在底板89上,将第二滑块87安装在第二导柱88上,将第一侧板83安装在第二滑块87上,将第一轴承81安装在第三轴80上,将第一齿轮78、第二齿轮79安装在第三轴80上,再将之安装在底板89上,将第一滑块76安装在第二油缸24的第二活塞杆55上,将第二齿条77安装在第一滑块76上,与齿轮79咬合,将第四齿条82装进第一侧板83使之与第一齿轮78咬合,将推料块84安装在第二齿条77上,将推料抓85安装在推料块84上,形成步进机构22 ;
将升降体97安装在送料架子21上,将推料臂73安装在第三油缸23的活塞杆66上,将第二侧板96安装在底板89上,将第二轴承94安装在第五轴106上,将第三齿轮92安装在第五轴106上,再将第五轴106和齿轮92 —起安装在升降体97上,将第三轴承95安装在第四轴93上,将第四轴93和第三轴承95安装在第二侧板96上,用第一齿条72将第三齿轮92和推料臂73连接,将第三齿条98安装在升降体97上,将第二压盖99安装在第三齿条98上,将小底板100与第二压盖99连接,将矩管103与小底板100焊接,将瓦座底板102焊接在矩管103上,将加强筋104焊接在矩管103和瓦座底板102上,将轴承瓦座91安装在瓦座底板102上,将抬料滚101安装在轴承瓦座91上,形成抬料机构26。
[0013]本发明的卧式铝格板挤压机,其传动原理为:第一油缸12运动带动连杆17将力传给挤压腿2,挤压腿2运动带动模具3运动形成挤压力;动作完成后,第一油缸12向反方向运动,带动连杆17,连杆17带动挤压腿2,挤压腿2带动模具3使之松开。从而完成挤压动作;
模具3松开后,第三油缸23向前运动,带动推料臂73运动,通过第一齿条72,带动第三齿轮92旋转,将力传给第三齿条98,第三齿条98向上运动,抬料滚101也随之运动,完成抬料动作;
抬料动作停止后,第二油缸24向前运动,带动第一滑块76及上面的第二齿条77运动,带动第二齿轮79旋转,通过第三轴80旋转带动第一齿轮78旋转,第一齿轮78旋转带动第四齿条82上升,带动推料抓85上升,当推料抓85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第二油缸24继续运动,推动步进机构22沿着第二导柱88向前运动,当推到一定位置后,第二油缸24自动后退,通过第一滑块76带动推料抓85下降,推料抓85降到底后,第二油缸24带动步进机构22自动退回后,第三油缸23自动后退,通过推料臂73带动第一齿条72带动抬料滚101下降;送料动作完成;继续进行挤压动作。
【权利要求】
1.卧式铝格板挤压机,在机体腿(19)上端设顶板(6),下端设底板(20),形成机体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机体底座上设机体(I ),机体(1)与挤压腿(2)用主轴(5)连接,第一油缸(12)的第一活塞杆(30)的顶端通过连扳(8)与机体(1)连接,第一油缸(12)的第一油缸体(40 )的外壁通过第一轴(13 )和连杆(17 )连接,连杆(17 )与挤压腿(2 )用第二轴(14)连接;模具(3)通过第一导柱(4)安装在机体(1)上,形成主机; 在机体(1)外设主架子(9),主架子(9)的右侧设送料架子(21),送料架子(21)位置与主机对应,在送料架子(21)上设底板(89),在底板(89)上设第三油缸(23)、第二油缸(24)和底座(86),在底座(86)上设第二导柱(88),在第二导柱(88)上设第二滑块(87),在第二滑块(87)上设第一侧板(83),在第一侧板(83)上设第三轴(80),第三轴(80)上设第一轴承(81)、第一齿轮(78)、第二齿轮(79);在第二油缸(24)的第二活塞杆(55)上设第一滑块(76),在第一滑块(76)上设第二齿条(77),第二齿条(77)与第二齿轮(79)咬合;在第一侧板(83)内设第四齿条(82),第四齿条(82)与第一齿轮(78)咬合;在第二齿条(77)上设推料块(84 ),在推料块(84 )上设推料抓(85 ),形成步进机构(22 ); 在底板(89 )上设第二侧板(96 ),在第三油缸(23 )的第三活塞杆(66 )上设推料臂(73 );在升降体(97)上设第五轴(106),在第五轴(106)上设第二轴承(94)和第三齿轮(92);在第二侧板(96)上设第四轴(93),在第四轴(93)上设第三轴承(95),用第一齿条(72)将第三齿轮(92)和推料臂(73)连接,在升降体(97)上设第三齿条(98),在第三齿条(98)上设第二压盖(99),小底板(100)与第二压盖(99)连接,在小底板(100)上设矩管(103),在矩管(103)上设瓦座底板(102),在矩管(103)和瓦座底板(102)上设加强筋(104),在瓦座底板(102 )上设轴承瓦座(91),在轴承瓦座(91)上设抬料滚(101),形成抬料机构(2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铝格板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油缸(12)包括第一油缸体(40)、第一活塞(42)和第一活塞杆(30),在第一活塞(42)上设第三密封圈`(38)、第一密封圈(35)和支承环(43),在活塞杆(30)上设第一 O型圈(44)、第二 O型圈(45)和第二背帽(41);第一活塞(42)和第一活塞杆(30) —起放在第一油缸体(40)内,在第一油缸体(40)上设第一导向套(34),第一导向套(34)上设第二密封圈(37)、防尘圈(33)和第一复合套(36);在第一油缸体(40)上设第一压盖(32),在第一活塞杆(30)上设第一背帽(29),形成第一油缸(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铝格板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油缸(24)包括第二油缸体(47)、第二活塞(50)和第二活塞杆(55),在第二活塞(50)上设第五密封圈(52)和第四密封圈(48),在第二活塞杆(55)上设第四O型圈(53),在第二活塞杆(55)上设第二活塞(50);在第一油缸盖(46)上设第三O型圈(49),在第二油缸盖(56)上设第六密封圈(58)、第七密封圈(60)、第二复合套(59)、第五O型圈(51)和第七O型圈(67),第二油缸体(47)、第一油缸盖(46)、第二活塞杆(55)、第二油缸盖(56) —起安装,形成第二油缸(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铝格板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油缸(23)包括油缸筒(57)、第三活塞(105)和第三活塞杆(66);在第三活塞(105)上设第八密封圈(62)、第九密封圈(63),在第三活塞杆(66)上设第八O型圈(64),第三活塞(105)装在第三活塞杆(66)上;第三活塞(105)和第三活塞杆(66)安装在第二活塞杆(55)和第二油缸盖(56)上,在油缸压盖(68)上设第六O型圈(65),在油缸压盖(68)上设第二导向套(74),在油缸筒(57)上设油缸压盖(68),在油缸压盖(68)内设第十密封圈(69),在第三活塞杆(66)上设密封盖(71),形成第三油缸(23)。
【文档编号】B21C23/06GK103861883SQ201410113016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张龙 申请人:烟台胜闻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