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3261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以解决现有回转工作台人工调整角度效率低的问题,包括机架和工作台,还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步进电机、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凸轮、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和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一转轴通过锥齿轮传动,第二转轴另一端与工作台连接,凸轮上自边缘处至中部设有螺旋状的沟槽,第一齿轮上设有八个齿,第一齿轮上的齿与凸轮上的沟槽匹配,凸轮每转动一圈,第一齿轮转动八分之一圈。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回转工作台的角度调整,操作方便。
【专利说明】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背景技术】
[0002]回转工作台是带有可转动的台面、用以装夹工件并实现回转和分度定位的机床附件。回转工作台是车床上的重要附件,用于加工有分度要求的孔、槽和斜面,加工时转动工作台,则可加工圆弧面和圆弧槽等。目前,在车床设备上使用的回转工作台回转运动的角度调整一般为工人依靠经验手动调整,工作效率低,人工劳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以解决现有回转工作台人工调整角度效率低的问题。
[0004]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包括机架和工作台,还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步进电机、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凸轮、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和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一转轴通过锥齿轮传动,第二转轴另一端与工作台连接,凸轮上自边缘处至中部设有螺旋状的沟槽,第一齿轮上设有八个齿,第一齿轮上的齿与凸轮上的沟槽匹配,凸轮每转动一圈,第一齿轮转动八分之一圈;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的端面上均设有倒锥形凸块和倒锥形卡槽。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工作状态下,步进电机驱动凸轮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特定角度,再通过锥齿轮传动,从而实现工作台调整角度,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工作台的工作效率;第一齿轮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的端面上均设有倒锥形凸块和倒锥形卡槽,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可以通过凸块和卡槽的嵌合而组合装配成一个完整的齿轮,这样的结构使第一齿轮从转轴上拆下时,只需将左半部分沿转轴轴向敲离右半部分,即可将第一齿轮取下,而不需要将第一齿轮沿轴向移动至轴端取下,拆卸方便,更换容易;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工作台的工作效率。
[0006]进一步,第二转轴与机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减小摩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如图1、图2所示的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包括机架4和工作台31,还包括固定在机架4上的步进电机、与机架4转动连接的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凸轮1、与机架4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2、固定在第一转轴2上的第一齿轮21和与机架4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二转轴3 ;第二转轴3 —端与第一转轴2通过锥齿轮22传动,第二转轴3另一端与工作台31连接,凸轮I上自边缘处至中部设有螺旋状的沟槽,第一齿轮21上设有八个齿,第一齿轮21上的齿与凸轮I上的沟槽匹配,凸轮I每转动一圈,第一齿轮21转动八分之一圈;所述第一齿轮21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的端面上均设有倒锥形凸块和倒锥形卡槽。
【权利要求】
1.一种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包括机架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步进电机、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凸轮、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和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一转轴通过锥齿轮传动,第二转轴另一端与工作台连接,凸轮上自边缘处至中部设有螺旋状的沟槽,第一齿轮上设有八个齿,第一齿轮上的齿与凸轮上的沟槽匹配,凸轮每转动一圈,第一齿轮转动八分之一圈;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的端面上均设有倒锥形凸块和倒锥形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工作台调整角度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转轴与机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文档编号】B23Q1/25GK203712284SQ201420054080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刘友明 申请人:重庆市双恩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