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69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包括底座框架,定位胎模以及冲粘单元,每个冲粘单元包括:带有竖直导轨的支撑框架;上刀机构,其包括用于冲切形成雷达孔的上刀模,用于驱动上刀模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压紧保险杠的压紧块,以及用于驱动压紧块的第二驱动装置;下刀机构,其包括与上刀模对应的下刀模,与压紧块对应的雷达支架定位块,以及用于驱动下刀模和雷达支架定位块的第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冲粘单元将雷达孔冲切和雷达支架粘贴两个动作整合到一个工位完成,省略了工位间的轨道运动时间,缩短了冲粘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的简化也带来了设备尺寸的缩小,减少了设备成本和占地面积,节约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保险杠雷达孔冲切和雷达支架粘贴工作主要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完成。
[0003]手动冲孔机采用人工 下压连杆带动冲刀完成冲孔,之后将保险杠转移至工作台,手工将雷达支架定位到保险杠上粘贴并压紧。这种方法存在工艺稳定性差、冲切质量和粘贴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时间周期长、工人易疲劳等缺陷。
[0004]中国专利ZL201120558104.6公开了一种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将雷达孔的冲切和雷达支架的粘贴两个动作整合到一台机械设备中自动完成,相比于手动冲孔和粘贴,大幅提高了工艺稳定性和工作效率。该设备将雷达孔冲切与雷达支架粘贴分在两个工位进行,其完整的工作步骤一般为(以VW313后保冲粘一体机为例):①放置保险杠(6.3s)—②启动一③定位胎模带动保险杠移至冲切工位(2.5s)—④冲切雷达孔(24.0s)—⑤定位胎模带动保险杠移至粘贴工位(1.5s)—⑥粘贴雷达支架(20.6s)—⑦结束取件。由于每个工位都有至少20s的工作时间,并且两工位之间需要轨道带动定位胎模和保险杠来回移动,导致了冲粘总时长较长(整个冲粘过程耗时54.9s),并且设备尺寸较大,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将雷达孔冲切和雷达支架粘贴两个动作整合到一个工位上完成,提高生产效率,简化设备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包括底座框架,设置在所述底座框架中以用于支撑所述保险杠的定位胎模,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框架中的至少一个冲粘单元,每个所述冲粘单元包括:带有竖直导轨的支撑框架;位于所述定位胎模上方且沿所述竖直导轨运动的上刀机构,所述上刀机构包括用于在所述保险杠上冲切形成雷达孔的上刀模,用于驱动所述上刀模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朝着所述雷达支架向下压紧所述保险杠的压紧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紧块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定位胎模下方且沿所述竖直导轨运动的下刀机构,所述下刀机构包括与所述上刀模对应的下刀模,与所述压紧块对应以用于支撑所述雷达支架的雷达支架定位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下刀模和所述雷达支架定位块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0008]所述雷达支架定位块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下刀模的开孔。
[0009]所述下刀模为圆柱形。
[0010]所述下刀模和所述雷达支架定位块固定于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相连的连接块上。[0011]所述雷达支架的中心孔的直径比所述雷达孔的直径大至少3_。
[001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油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为气缸。
[0013]所述支撑框架为C形。
[0014]所述雷达支架定位块上设有与所述雷达支架的卡脚对应的卡槽。
[0015]所述定位胎模的形状与所述保险杠的下表面对应位置形状局部匹配,所述压紧块的形状与所述保险杠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形状局部匹配。
[0016]所述定位胎模表面设有用于吸住所述保险杠的吸盘。
[0017]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通过冲粘单元将雷达孔冲切和雷达支架粘贴两个动作整合到一个工位上完成,省略了工位间的轨道运动时间,缩短了冲粘动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的简化也带来了设备尺寸的缩小,减少了设备成本和占地面积,节约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冲粘单元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完成雷达孔冲切与雷达支架粘贴后的保险杠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0023]图1-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用于在保险杠6上冲切形成雷达孔61并通过胶带8与雷达支架7进行连接(见图4),该设备包括底座框架1,定位胎模2以及至少一个(此处示出为6个)冲粘单元3。
[0024]底座框架I作为整台设备的骨架,为各单元构件提供固定点,同时保护框架内的机构。
[0025]定位胎模2的形状与保险杠6的下表面对应区域形状匹配以用于支撑保险杠6的下表面。定位胎模2的表面设有由第四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的若干个吸盘21,其中,第四驱动装置优选为固定在底座框架上的气泵,吸盘21的数量可根据保险杠6的尺寸设定,其作用是在设备工作时将保险杠6吸附在定位胎模2上,防止保险杠6在冲粘过程中移动,保证冲粘稳定性。
[0026]冲粘单元3包括优选为C形的支撑框架31,支撑框架31带有竖直导轨311,分别位于定位胎模2上方和下方的上刀机构32和下刀机构33沿着竖直导轨311上下运动。
[0027]上刀机构32包括上刀模42和压紧块41,以及分别用于驱动上刀模42的第一驱动装置45 (优选为油缸)和用于驱动压紧块41的第二驱动装置46 (优选为气缸),其中,压紧块41的形状与保险杠6的上表面对应区域形状匹配以用于在粘贴时压紧保险杠6。
[0028]下刀机构33包括与上刀模42对应的下刀模43,与压紧块41对应的雷达支架定位块44,如图3所示,雷达支架定位块44上设有开孔49,圆柱形的下刀模43容纳于开孔49中并与雷达支架定位块44 一起固定于连接块48上,并通过与连接块48相连的第三驱动装置(未示出)进行驱动,该第三驱动装置优选为气缸。在雷达支架7放置在雷达支架定位块44上的过程中,下刀模43由雷达支架7的中心孔71中穿过并起到导向柱的作用,实现了雷达支架与雷达孔的定位。此外,为了实现下刀模43与雷达支架定位块44的整合并保证下刀模43的强度与使用寿命,必须满足雷达支架7的中心孔71的直径a比保险杠6的雷达孔61的直径b(等同于上刀模42的直径)至少大3mm(即a_b > 3mm)。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首先,在保险杠6的背面(即下表面)对应粘贴雷达支架7的区域涂好底胶,备用。
[0031]然后,将雷达支架7上的胶带8的保护层撕掉,粘贴面朝上放置在位于定位胎模2下方的雷达支架定位块44上,优选地,雷达支架定位块44上设有与雷达支架7的卡脚对应的卡槽,以保证不同位置的雷达支架7正确放置在对应的雷达支架定位块44上。
[0032]接下来,将涂好底胶的保险杠6放置在定位胎模2上,对应吸盘21位置用手轻按以使其吸附住保险杠6,若吸盘21没有全部有效吸附,设备无法正常进行自动冲粘,将会报警提示。
[0033]雷达支架7和保险杠6都放置好之后,启动设备,下刀机构33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整体上移,直至雷达支架7的胶带8与保险杠6下表面的底胶相接触的位置。上刀模42由油缸45驱动下移,在保险杠6上冲切形成雷达孔61。压紧块41由气缸46驱动下移并与保险杠6的上表面接触,压紧块41与雷达支架定位块44上下施压,将雷达支架7压紧以使其牢固连接至保险杠6上。
[0034]持续施压约15s后,上刀机构32整体上移,下刀机构33整体下移,分别回复至初始位置,雷达孔冲切和雷达支架粘贴完成。吸盘21停止工作,取下完成雷达支架冲粘的保险杠即可。
[0035]本实用新型通过冲粘单元3将雷达孔冲切和雷达支架粘贴两个动作整合到一个工位上完成,省略了工位间的轨道运动时间,缩短了冲粘动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的简化也带来了设备尺寸的缩小,减少了设备成本和占地面积,节约了生产成本。
[0036]前面提供了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使用或利用本实用新型。对该较佳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各种修改或者变换。应当理解,这些修改或者变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包括底座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框架中以用于支撑所述保险杠的定位胎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框架中的至少一个冲粘单元,每个所述冲粘单元包括: 带有竖直导轨的支撑框架; 位于所述定位胎模上方且沿所述竖直导轨运动的上刀机构,所述上刀机构包括用于在所述保险杠上冲切形成雷达孔的上刀模,用于驱动所述上刀模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朝着所述雷达支架向下压紧所述保险杠的压紧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紧块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位于所述定位胎模下方且沿所述竖直导轨运动的下刀机构,所述下刀机构包括与所述上刀模对应的下刀模,与所述压紧块对应以用于支撑所述雷达支架的雷达支架定位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下刀模和所述雷达支架定位块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支架定位块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下刀模的开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模为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模和所述雷达支架定位块固定于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相连的连接块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支架的中心孔的直径比所述雷达孔的直径大至少3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油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为气缸。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为C形。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支架定位块上设有与所述雷达支架的卡脚对应的卡槽。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胎模的形状与所述保险杠的下表面对应位置形状局部匹配,所述压紧块的形状与所述保险杠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形状局部匹配。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胎模表面设有用于吸住所述保险杠的吸盘。
【文档编号】B21D28/24GK203791448SQ201420204008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发明者】李越, 乔浩丹 申请人: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