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带有孔的工件的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89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带有孔的工件的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带有孔的工件的压紧机构,包括:带有活塞杆的做功缸(1)、芯套(3)、拉杆(4)、压爪导向套(8)和压爪滑轨座(9);压爪滑轨座(9)周边开设有若干个倾斜的燕尾槽(93),每个燕尾槽(93)对应安装有一能沿其移动的压爪(7),压爪导向套(8)设有与滑轨座通孔贯通且与压爪(7)的压爪本体(72)相对应的轨道槽口(82),通过压爪的伸出与回缩,实现对工件的孔位边缘的压紧和释放。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工件定位问题,且需投入少,价格便宜,制作简便,自动夹紧减少员工劳动量从根本上解决员工忘记放置压板的困扰。
【专利说明】一种适用于带有孔的工件的压紧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带有孔的工件进行定位的压紧机构,此类工件在本文中以一种汽车转向节这一零部件为例,但不限于汽车转向节。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为一种汽车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加工转向节的长臂(如图1中B所示处)时,需要在一些孔位尤其是中心主孔(如图中A所示)等处进行压紧,将工件整体定位固定以便加工。
[0003]目前的压紧操作采用的人工方式,即需要手动装插压紧压板。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经常出现忘插压板或者是压板未装到位导致的工件加工报废,而且压紧时需要手动插压板,影响生产线节拍。另外,压板在大批量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员工在佩戴劳保手套的情况下,拿取与放置压板较困难,有时压板不能完全放到位,造成刀具和工件相撞,甚至有时会忘记插压板,造成不合格品出现。


【发明内容】

[0004]为了满足自动化、高效率的批量生产需求,同时也为了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合格品产生,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有孔的工件的压紧机构,该机构包括:带有活塞杆的做功缸1、芯套3、拉杆4、压爪导向套8和压爪滑轨座9 ;
[0005]所述做功缸I的缸体、芯套3和压爪导向套8依次排列,且三者相对固定不动;
[0006]所述芯套3的中心开有一容纳拉杆的拉杆通孔,所述压爪导向套8的轴心开有一容纳压爪滑轨座9的滑轨座通孔;拉杆4的一端固接做功缸I的活塞杆,并能在活塞杆的带动下在该拉杆通孔中移动;拉杆的另一端固接压爪滑轨座9的底端,并能带动压爪滑轨座9在滑轨座通孔中移动;
[0007]压爪滑轨座9的周边开设有若干个绕压爪滑轨座9轴心均匀分布的燕尾槽93,且每个燕尾槽的槽孔呈从压爪滑轨座9的顶端91至底端92逐渐向轴心收拢的趋势,即槽孔的中心线与压爪滑轨座9的轴心线呈锐角相交;
[0008]每个燕尾槽93靠近压爪滑轨座9顶端91处的槽孔内设有一限位块10,其下方的槽顶壁的上端面94则与槽孔底面95平行;
[0009]每个燕尾槽93对应安装有一能沿其移动的压爪7,压爪7包括压爪本体72和与燕尾槽匹配的燕尾滑块71,压爪本体72垂直于压爪滑轨座9的轴心线;
[0010]所述压爪导向套8设有与滑轨座通孔贯通且与压爪7的压爪本体72相对应的轨道槽口 82。
[0011]压爪本体72能沿轨道槽口 82上下位移并伸缩,实现对工件的孔边缘端面的压紧,从而实现对整个工件的压紧定位。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解决工件定位问题,且需投入少,价格便宜,制作简便,自动夹紧减少员工劳动量从根本上解决员工忘记放置压板的困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汽车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各组成部分分解示意图;
[0015]图3是压爪滑轨座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限位块10和压爪与压爪滑轨座9的装配状态立体示意图;
[0017]图5是图4的仰视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压紧机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该图所示为压爪滑轨座9上升、压爪7的压爪本体72缩回的状态。
[0019]图7是本实用新型压紧机构与汽车转向节结合在一起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21]如图2所示,本压紧机构的主要部分包括:带有活塞杆的做功缸I (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液压缸)、芯套3、拉杆4、压爪导向套8和压爪滑轨座9 ;所述做功缸I的缸体、芯套3和压爪导向套8依次排列,且三者是相对固定不动的;
[0022]所述芯套3的中心开有一容纳拉杆的拉杆通孔,所述压爪导向套8的轴心开有一容纳压爪滑轨座9的滑轨座通孔;拉杆4的一端固接做功缸I的活塞杆,并能在活塞杆的带动下在该拉杆通孔中移动,如图2所示,拉杆4和活塞杆之间还可通过一延长连接件2 (比如拉钉等)连接一起;拉杆的另一端固接压爪滑轨座9的底端,并能带动压爪滑轨座9在滑轨座通孔中移动;
[0023]如图3所示,压爪滑轨座9的周边开设有若干个绕压爪滑轨座9轴心均匀分布的燕尾槽93,且每个燕尾槽的槽孔呈从压爪滑轨座9的顶端91至底端92逐渐向轴心收拢的趋势,即槽孔的中心线与压爪滑轨座9的轴心线呈锐角相交;
[0024]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燕尾槽93靠近压爪滑轨座9顶端91处的槽孔内设有一限位块10,限位块10在燕尾槽的位置上下可调,其下方的槽顶壁的上端面94则与槽孔底面95平行;每个燕尾槽93对应安装有一能沿其移动的压爪7,压爪7包括压爪本体72和与燕尾槽匹配的燕尾滑块71,压爪本体72垂直于压爪滑轨座9的轴心线;
[0025]如图6所示,所述压爪导向套8设有与滑轨座通孔贯通且与压爪7的压爪本体72相对应的轨道槽口 82。
[0026]本机构对工件(本文以“转向节”为例)进行定位夹紧的工作原理为:
[0027]1、压爪缩回、工件放置:做功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带动拉杆4—压爪滑轨座9向上运动,压爪7的压爪本体72在压爪导向套8的轨道槽口 82的限位下,上升到轨道槽口 82上端处时,纵向位置限位不动,横向位置在倾斜的燕尾槽93与压爪的燕尾滑块71共同作用下向内收缩运动,即压爪本体缩回至压爪导向套8的轨道槽口 82内。此时,压爪导向套的直径小于工件待压紧孔的直径,将工件的待压紧孔对正压爪导向套并穿入,完成工件的放置。
[0028]2、工件压紧:做功缸的活塞杆向下回缩,带动拉杆4一压爪滑轨座9向下运动,此时压爪7随之下降,降至压爪导向套8的轨道槽口 82下端处受其限位,沿着燕尾槽93相对压爪滑轨座9上升,由于燕尾槽93的倾斜角度所致,从而使压爪本体72露出压爪导向套8的轨道槽口 82,最后碰到限位块10,压爪相对整个机构向下移动,从而将工件压紧。
[0029]3、加工后退出的过程,则是重复上述I压爪缩回的动作,然后将工件的孔脱离机构即可。
[0030]另,压爪可以与芯套的上端面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也可以如图6所示,压爪导向套8下端设有法兰盘81,压爪导向套8通过其法兰盘81与芯套固定连接,压爪也与压爪导向套8的法兰盘81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夹紧。
[0031]另,如图2所示,本机构还可增设串联相抵的弹簧5和弹簧挡圈6,两者套于拉杆4外并设于压爪导向套8的滑轨座通孔孔内,弹簧另一端与芯套3相抵,弹簧挡圈6的另一端与各个压爪7的压爪本体相抵。在此弹性组合的弹力作用下,在“压爪缩回”过程中,更有效的促进压爪随压爪滑轨座(9)上升,在“工件压紧”过程中,则可由弹簧挡圈6替代轨道槽口 82下端的限位作用,使轨道槽口 82的上、下方向的槽口高度可以做的更大,使压爪上升下降的行程不受限于槽口高度,使本机构能够适合更多厚度范围的工件。
[00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带有孔的工件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带有活塞杆的做功缸(I)、芯套(3)、拉杆(4)、压爪导向套(8)和压爪滑轨座(9);所述做功缸(I)的缸体、芯套(3)和压爪导向套(8)依次排列,且三者相对固定不动;所述芯套(3)的中心开有一容纳拉杆的拉杆通孔,所述压爪导向套(8)的轴心开有一容纳压爪滑轨座(9)的滑轨座通孔;拉杆(4)的一端固接做功缸(I)的活塞杆,并能在活塞杆的带动下在该拉杆通孔中移动;拉杆的另一端固接压爪滑轨座(9)的底端,并能带动压爪滑轨座(9)在滑轨座通孔中移动; 压爪滑轨座(9)的周边开设有若干个绕压爪滑轨座(9)轴心均匀分布的燕尾槽(93),且每个燕尾槽的槽孔呈从压爪滑轨座(9)的顶端(91)至底端(92)逐渐向轴心收拢的趋势,即槽孔的中心线与压爪滑轨座(9)的轴心线呈锐角相交; 每个燕尾槽(93)靠近压爪滑轨座(9)顶端(91)处的槽孔内设有一限位块(10),其下方的槽顶壁的上端面(94)则与槽孔底面(95)平行; 每个燕尾槽(93)对应安装有一能沿其移动的压爪(7),压爪(7)包括压爪本体(72)和与燕尾槽匹配的燕尾滑块(71),压爪本体(72)垂直于压爪滑轨座(9)的轴心线; 所述压爪导向套(8)设有与滑轨座通孔贯通且与压爪(7)的压爪本体(72)相对应的轨道槽口(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做功缸(I)为气缸或液压缸。
3.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在燕尾槽(93)的位置上下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压爪导向套(8)设有法兰盘,压爪导向套(8)通过其法兰盘与芯套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串联相抵的弹簧(5)和弹簧挡圈(6),两者套于拉杆(4)外并设于压爪导向套(8)的滑轨座通孔孔内,弹簧(5)的另一端与芯套(3)相抵,弹簧挡圈(6)的另一端与各个压爪(7)的压爪本体相抵。
【文档编号】B23Q3/00GK203853807SQ201420207853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王海松, 程华, 齐雷雷, 贾志广, 高瑞 申请人: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