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939阅读:28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包括加工部以及用于连接相邻加工部之间的连接带;所述加工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加工部上开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通过将料带孔设置在料带的中间位置这一设计,避免了以往传统料带设计所造成的料带边缘位置的浪费,节约了原材料,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零件要求的批量数量越来越大。如图1所示的产品需要采用SPH1590的高强钢材料,抗拉强度需达到590MPa以上,量产年需求500万件。为了保证生产效率,一般会开发连续模具生产。
[0003]常规连续模具的料带设计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料带送进的稳定性;同时避免拉深变形时料带的中心距会发生改变,所以需要设计出额外的材料连接各个工序。由于在这种传统的设计中,用于定位的料带孔被设置在所述料带两端的边缘位置5,为了保证料带定位的准确性,就需要在料带加工时保证料带两侧的边缘位置5在加工工序中一直与产品相连。这样一来,最后剩余的所述料带两侧边缘位置5就会因难以处理被浪费。
[0004]剩余废料过多所造成的浪费会使得生产企业承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包括加工部以及用于连接相邻加工部之间的连接带;所述加工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加工部上开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
[0008]优选地,所述定位孔设置在加工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小于产品外径。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带设置有两条。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带主体呈横直的条带状,且其两端与加工部连接处设置有弧度。
[0011]本实用新型突出效果为:(I)通过将定位孔设置在加工部的中间位置,避免了以往传统料带设计所造成的料带边缘位置的浪费,节约了原材料,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0012](2)通过两条连接带的设计使得料带上的加工部在后续冲压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增加了料带的稳定性与实用性,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0013](3)料带上连接带与加工部连接处的弧度设计也使得产品在后续冲压加工后,边缘处仍能保持平整,避免了对产品的二次加工,节约了生产成本。
[0014]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加工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常规连续模具的料带设计图。
[0017]图3是本结构的料带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包括加工部I和用于连接相邻加工部之间的连接带3。所述加工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加工部I上开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2。所述定位孔2设置在所述加工部I的中间位置,即位于加工产品的底腔4上,且所述定位孔2的孔径小于产品外径。所述连接带3共有两条,设置在相邻两个产品的中间位置,连接着两个产品的上下两端。所述连接带3主体呈横直的条带状,但在连接带的两端与产品的连接部位设置有一定弧度,以便于产品的后续加工。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定位孔2设置在加工部I的中间位置,避免了以往传统料带设计所造成的料带边缘位置的浪费,节约了原材料,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本料带中两条连接带3的设计使得料带上的加工部在后续冲压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增加了料带的稳定性与实用性,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所述料带上连接带3与加工部I连接处的弧度设计也使得产品在后续冲压加工后,边缘处仍能保持平整,避免了对产品的二次加工,节约了生产成本。
[0020]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包括加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还包括用于连接相邻加工部之间的连接带;所述加工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加工部上开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设置在加工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小于产品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设置有两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拉伸模具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主体呈横直的条带状,且其两端与加工部连接处设置有弧度。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4194590SQ201420632163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张秀平, 王海珂, 朱林林, 叶德华 申请人:创迈精密金属成型(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