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938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现有地下连续墙一般先通过挖槽机械在地下挖出导墙槽,再在槽中放入导墙模板支撑,然后人工在两侧绑扎钢筋网,最后浇筑混泥土,步骤繁杂,效率较低;目前没有连续编织钢筋网的机器。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输入轴、间歇传动机构和法兰;间歇传动机构分别传输动力给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和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法兰带动铣槽钻头挖出连续墙导墙槽;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往复交织横向钢筋绳储存架提供的钢筋绳;纵向钢筋输送机构间歇运动,并将钢筋落入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交织的钢筋绳中形成钢筋网。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在地下挖出地导墙槽,且同时自动编织钢筋网,从而快速建立地下连续墙。
【专利说明】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地基是建筑物的根基,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打地基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建筑工地上一般采用钻孔机械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通过工人编织钢筋笼,再将钢筋笼放入桩孔,再往其中浇注混泥土建筑地基,存在步骤繁杂、效率低、耗人力的缺点,而且建立的地基墙不是连续的,强度较低;现有的地下连续墙一般是先通过各种挖槽机械,在地下挖出导墙槽,再在槽中放入导墙模板支撑,然后人工在两侧绑扎钢筋网,最后往其中浇筑混泥土,步骤繁杂,效率较低;现有的作业方式需要人工爬到地面以下的土槽中作业,存在不安全性。目前尚没有一种连续编织钢筋网的机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可自动在地下挖出地导墙槽,且同时自动编织钢筋网,从而快速建立地下连续墙。
[0004]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动车厢、从动车厢、中间支撑架、横向钢筋绳储存架、悬臂、法兰、铣槽钻头、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纵向钢筋输送机构、间歇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的主动车厢固定设置有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支架;所述纵向钢筋输送机构的底部与主动车厢固定,中部支撑在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支架上;所述间歇传动机构的底部与主动车厢固定;所述中间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主动车厢和从动车厢固定;所述的横向钢筋绳储存架固定设置在从动车厢顶部;所述的中间支撑架开设有铣槽钻头伸入孔和调节滑槽;排土盘固定在中间支撑架的铣槽钻头伸入孔顶端外沿,排土盘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排土槽口 ;弧形挡板固定在中间支撑架底部;弧形挡板的内侧面与铣槽钻头伸入孔的孔壁对齐设置,且朝向从动车厢的前进方向;所述的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与中间支撑架的调节滑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通过螺栓定位;所述悬臂的一端与从动车厢通过轴承连接,并通过销定位;所述法兰的顶部通过推力轴承和滚子轴承支承在悬臂的另一端,推力轴承设置在滚子轴承上方;卡箍夹紧法兰,且卡箍的底面与推力轴承的顶端接触;所述铣槽钻头的顶部穿过中间支撑架的铣槽钻头伸入孔,并与法兰的底部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动车厢和从动车厢的两侧均铰接有滚轮;动力输入轴通过轴承支承在主动车厢上,且两端均固定有主动车轮;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输入轴、间歇传动机构和法兰;间歇传动机构分别传输动力给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和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法兰带动铣槽钻头挖出连续墙导墙槽;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往复交织横向钢筋绳储存架提供的钢筋绳;纵向钢筋输送机构间歇运动,并将钢筋落入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交织的钢筋绳中形成钢筋网。
[0005]所述的间歇传动机构包括间歇传动机构箱体、槽轮轴、从动槽轮、主动销轮轴、槽轮轴、第二圆柱齿轮、主动销轮、蜗杆轴、第三链轮、第一圆柱齿轮、蜗轮、蜗轮轴、第二锥齿轮、中间轴、第三锥齿轮和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的间歇传动机构箱体与主动车厢固定;所述的蜗杆轴、主动销轮轴和槽轮轴平行设置,且均通过轴承支承在间歇传动机构箱体上;所述的蜗轮轴通过轴承支承在间歇传动机构箱体上,蜗轮和第二锥齿轮均与蜗轮轴通过键连接;所述蜗杆轴的螺旋齿与蜗轮啮合;所述的第三链轮和第一圆柱齿轮均与蜗杆轴通过键连接,第二圆柱齿轮和主动销轮均与主动销轮轴通过键连接,从动槽轮与槽轮轴通过键连接;所述的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啮合;主动销轮的销轴与从动槽轮连接;所述的槽轮轴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中间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中间轴通过轴承支承在主动车厢上;所述的第三锥齿轮与中间轴通过键连接。
[0006]所述的横向钢筋绳储存架包括固定在从动车厢顶部的多个横向钢筋绳滚筒支撑架和横向钢筋绳引导架;每个横向钢筋绳滚筒支撑架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多个滚筒挂钩;每个横向钢筋绳引导架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多根引导杆。
[0007]所述的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包括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机架、第一双螺旋轴、第二双螺旋轴、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第三滑块组件、第四滑块组件、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一锥齿轮;所述的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机架竖直设置,与中间支撑架的调节滑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通过螺栓定位;所述的第一双螺旋轴和第二双螺旋轴分别铰接在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机架的一端;第一双螺旋轴和第二双螺旋轴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双螺旋槽,另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双螺旋槽;第一双螺旋槽和第二双螺旋槽对称设置,且均包括相互交叉的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的两端均通过圆弧槽连接;所述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一链轮均固定在第一双螺旋轴上,第二链轮固定在第二双螺旋轴上,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一锥齿轮与间歇传动机构的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和第二滑块组件对中设置;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一双螺旋轴的第一双螺旋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一导向板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滑块组件与第一双螺旋轴的第二双螺旋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二导向板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三滑块组件和第四滑块组件对中设置;第三滑块组件与第二双螺旋轴的第一双螺旋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一导向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第四滑块组件与第二双螺旋轴的第二双螺旋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二导向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0008]所述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平行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内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依次交错布置的多个第一钢筋绳导孔和第一钢筋绳槽口,且最高处为第一钢筋绳导孔;所述第二导向板与第一导向板内侧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依次交错布置的多个第二钢筋绳槽口和第二钢筋绳导孔,且最高处为第二钢筋绳槽口 ;第一钢筋绳导孔、第二钢筋绳导孔及第二钢筋绳槽口的数量与第一钢筋绳槽口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钢筋绳导孔与对应的第二钢筋绳槽口设置在同一高度,每个第一钢筋绳槽口与对应的第二钢筋绳导孔设置在同一高度。
[0009]所述的纵向钢筋输送机构包括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机架、槽盘轴、槽盘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的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机架整体呈圆筒形,顶部与端盖可拆卸连接,底部中心开设有槽盘轴支承孔,底部边沿开设有钢筋伸出孔;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机架的底部与主动车厢固定,中部支撑在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支架上;所述槽盘轴的顶部通过轴承支承在端盖内,底部通过轴承支承在槽盘轴支承孔内,且底端伸出槽盘轴支承孔外与第四锥齿轮固定;所述的第四锥齿轮与间歇传动机构的第三锥齿轮啮合;多个槽盘等距固定在槽盘轴上;槽盘的外圆面沿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钢筋槽,不同槽盘的钢筋槽在圆周方向上位置对应。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在地下挖连续墙导墙槽,且同时在导墙槽内自动编织出钢筋网,进而快速建立地下连续墙,无需人工焊接钢筋笼子,也无需起吊并将钢筋笼子放入导墙槽中,提高了建筑地基的效率,降低了人力劳动量,达到了高效、安全的作业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一个侧视立体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另一个侧视立体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动车厢的立体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支撑架的立体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悬臂与法兰的装配立体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间歇传动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钢筋输送机构与间歇传动机构的传动关系示意图;
[0019]图8-1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的装配立体图;
[0020]图8-2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顶部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0021]图8-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双螺旋轴的的结构立体图;
[0022]图8-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向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8-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向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9-1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钢筋输送机构底部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0025]图9-2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钢筋输送机构的槽盘轴与槽盘的装配立体图;
[0026]图9-3为本实用新型中槽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包括主动车厢12、从动车厢1、中间支撑架32、横向钢筋绳储存架、悬臂3、法兰39、铣槽钻头40、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纵向钢筋输送机构、间歇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主动车厢12固定设置有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支架12-1 ;纵向钢筋输送机构的底部与主动车厢12固定,中部支撑在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支架12-1上;间歇传动机构的底部与主动车厢12固定;中间支撑架32的两端分别与主动车厢12和从动车厢I固定;横向钢筋绳储存架固定设置在从动车厢I顶部;中间支撑架32开设有铣槽钻头伸入孔和调节滑槽;排土盘32-1固定在中间支撑架32的铣槽钻头伸入孔顶端外沿,排土盘32-1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排土槽口 ;弧形挡板32-2固定在中间支撑架32底部;弧形挡板32-2的内侧面与铣槽钻头伸入孔的孔壁对齐设置,且朝向从动车厢I的前进方向;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与中间支撑架32的调节滑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通过螺栓定位;悬臂3的一端与从动车厢I通过轴承连接,并通过销定位;法兰39的顶部通过推力轴承和滚子轴承支承在悬臂3的另一端,推力轴承设置在滚子轴承上方;卡箍41夹紧法兰39,且卡箍41的底面与推力轴承的顶端接触;铣槽钻头40的顶部穿过中间支撑架32的铣槽钻头伸入孔,并与法兰39的底部与通过螺栓连接;铣槽钻头转动时,泥土顺着弧形挡板32-2向上移动并从排土盘32-1的排土槽口顺利排到地面;主动车厢12和从动车厢I的两侧均铰接有滚轮;动力输入轴通过轴承支承在主动车厢12上,且两端均固定有主动车轮27 ;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输入轴、间歇传动机构和法兰39 ;间歇传动机构分别传输动力给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和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法兰39带动铣槽钻头40挖出连续墙导墙槽;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往复交织横向钢筋绳储存架提供的钢筋绳;纵向钢筋输送机构间歇运动,并将钢筋落入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交织的钢筋绳中形成钢筋网。
[0029]如图1、2、6和7所示,间歇传动机构包括间歇传动机构箱体14、槽轮轴18、从动槽轮17、主动销轮轴42、槽轮轴18、第二圆柱齿轮19、主动销轮20、蜗杆轴25、第三链轮21、第一圆柱齿轮22、蜗轮23、蜗轮轴24、第二锥齿轮28、中间轴26、第三锥齿轮10_2和蜗轮蜗杆减速机;间歇传动机构箱体14与主动车厢12固定;蜗杆轴25、主动销轮轴42和槽轮轴18平行设置,且均通过轴承支承在间歇传动机构箱体14上;蜗轮轴24通过轴承支承在间歇传动机构箱体14上,蜗轮23和第二锥齿轮28均与蜗轮轴24通过键连接;蜗杆轴25的螺旋齿25-1与蜗轮23啮合;第三链轮21和第一圆柱齿轮22均与蜗杆轴25通过键连接,第二圆柱齿轮19和主动销轮20均与主动销轮轴42通过键连接,从动槽轮17与槽轮轴18通过键连接;第一圆柱齿轮22与第二圆柱齿轮19啮合;主动销轮20的销轴与从动槽轮17连接;槽轮轴18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中间轴26通过联轴器连接;中间轴26通过轴承支承在主动车厢12上;第三锥齿轮10-2与中间轴26通过键连接。
[0030]如图1、4、8-1、8_2和8_3所示,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包括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机架34、第一双螺旋轴4、第二双螺旋轴35、第一滑块组件5、第二滑块组件33、第三滑块组件36、第四滑块组件37、第一链轮6、第二链轮38、第一导向板7、第二导向板31和第一锥齿轮29 ;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机架34竖直设置,与中间支撑架32的调节滑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通过螺栓定位;第一双螺旋轴4和第二双螺旋轴35分别铰接在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机架34的一端;第一双螺旋轴4和第二双螺旋轴35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双螺旋槽4-1,另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双螺旋槽4-2 ;第一双螺旋槽4-1和第二双螺旋槽4-2对称设置,且均包括相互交叉的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的两端均通过圆弧槽连接;第一锥齿轮29和第一链轮6均固定在第一双螺旋轴4上,第二链轮38固定在第二双螺旋轴35上,第一链轮6与第二链轮38通过链条连接;第一锥齿轮29与间歇传动机构的第二锥齿轮28啮合;第一滑块组件5和第二滑块组件33对中设置;第一滑块组件5与第一双螺旋轴4的第一双螺旋槽4-1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一导向板7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滑块组件33与第一双螺旋轴4的第二双螺旋槽4-2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二导向板3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三滑块组件36和第四滑块组件37对中设置;第三滑块组件36与第二双螺旋轴35的第一双螺旋槽4-1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一导向板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第四滑块组件37与第二双螺旋轴35的第二双螺旋槽4-2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二导向板3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0031]如图8-4和8-5所不,第一导向板7和第二导向板31平行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第一导向板7的内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依次交错布置的十二个第一钢筋绳导孔7-1和第一钢筋绳槽口 7-2,且最高处为第一钢筋绳导孔7-1 ;第二导向板31与第一导向板7内侧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依次交错布置的十二个第二钢筋绳槽口 31-1和第二钢筋绳导孔31-2,且最高处为第二钢筋绳槽口 31-1 ;每个第一钢筋绳导孔7-1与对应的第二钢筋绳槽口 31-1设置在同一高度,每个第一钢筋绳槽口 7-2与对应的第二钢筋绳导孔31-2设置在同一高度。
[0032]如图1、3、7、9-1、9_2和9_3所示,纵向钢筋输送机构包括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机架8、槽盘轴9、槽盘9-1和第四锥齿轮10-1 ;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机架8整体呈圆筒形,顶部与端盖可拆卸连接,底部中心开设有槽盘轴支承孔8-2,底部边沿开设有钢筋伸出孔8-1 ;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机架8的底部与主动车厢12固定,中部支撑在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支架12-1上;槽盘轴9的顶部通过轴承支承在端盖内,底部通过轴承支承在槽盘轴支承孔8-2内,且底端伸出槽盘轴支承孔外与第四锥齿轮10-1固定;第四锥齿轮10-1与间歇传动机构的第三锥齿轮10-2啮合;十个槽盘9-1等距固定在槽盘轴9上;槽盘9-1的外圆面沿圆周均布开设有五十个钢筋槽9-2,不同槽盘的钢筋槽在圆周方向上位置对应。
[0033]如图1所示,横向钢筋绳储存架包括固定在从动车厢I顶部的六个横向钢筋绳滚筒支撑架2-1和两个横向钢筋绳引导架2-2 ;每个横向钢筋绳滚筒支撑架2-1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九个滚筒挂钩;每个横向钢筋绳引导架2-2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九根引导杆。
[0034]该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的工作原理:
[0035]将主动车厢12的主动车轮27、主动车厢12和从动车厢I的滚轮放置在滑轨13上;纵向钢筋输送机构中放满五十根钢筋,每根钢筋嵌入十个槽盘9-1对应的钢筋槽9-2内;驱动机构的一个电机将动力传递给法兰39,法兰39带动铣槽钻头40切削泥土,泥土顺着弧形挡板32-2向上移动并从排土盘32-1的排土槽口顺利排到地面;将二十四个绕有钢筋绳的钢筋绳滚筒放置在二十四个滚筒挂钩上,二十四个钢筋绳滚筒的钢筋绳分为十八组绕过十八根引导杆,每根钢筋绳分别穿过一个第一钢筋绳导孔7-1或第二钢筋绳导孔31-2,且均固定到铣槽钻头40挖出的连续墙导墙槽的起始槽段侧壁上。驱动机构的另一个电机将一部分动力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传递给第三圆柱齿轮11-1,另一部分动力传到驱动轴15 ;第三圆柱齿轮11-1经第四圆柱齿轮11-2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入轴,从而使主动车轮27转动,此时钢筋绳不断地从钢筋绳滚筒中拉出来;驱动轴15带动第四链轮16,第四链轮16带动第三链轮21,第三链轮21将运动传递给蜗杆轴25带动蜗轮23和第一圆柱齿轮22转动;蜗轮将运动传递给蜗轮轴24和第二锥齿轮28,第二锥齿轮28带动第一锥齿轮29,第一锥齿轮29转动将运动传递给第一双螺旋轴4,第一双螺旋轴通过第一链轮6、链条和第二链轮38带动第二双螺旋轴35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导向板7和第二导向板31实现往复性的横向移动,穿过第一钢筋绳导孔7-1和第二钢筋绳导孔31-2的钢筋绳实现横向交织运动;第一圆柱齿轮22带动第二圆柱齿轮19,第二圆柱齿轮19将运动传递给主动销轮轴42带动主动销轮20,进而将运动传递给从动槽轮17,实现槽轮轴18的间歇运动,槽轮轴18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中间轴26、第三锥齿轮10-2和第四锥齿轮10-1将间歇运动传递给纵向钢筋输送机构的槽盘轴9,槽盘轴9转动带动槽盘9-1中的钢筋沿圆周移动,当钢筋移到钢筋伸出孔8-1时从纵向钢筋输送机构中落下,并刚好落入处于交织状态的钢筋绳中;横向钢筋交织机构交织一次,纵向钢筋输送机构间歇性落下一根钢筋。驱动机构的两个电机配合使用,主动车厢12推着该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向前移动,铣槽钻头40在地下挖出连续墙导墙槽,横向钢筋交织机构和纵向钢筋输送机构就在连续墙导墙槽中编织出钢筋网。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包括主动车厢、从动车厢、中间支撑架、横向钢筋绳储存架、悬臂、法兰、铣槽钻头、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纵向钢筋输送机构、间歇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动车厢固定设置有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支架;所述纵向钢筋输送机构的底部与主动车厢固定,中部支撑在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支架上;所述间歇传动机构的底部与主动车厢固定;所述中间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主动车厢和从动车厢固定;所述的横向钢筋绳储存架固定设置在从动车厢顶部;所述的中间支撑架开设有铣槽钻头伸入孔和调节滑槽;排土盘固定在中间支撑架的铣槽钻头伸入孔顶端外沿,排土盘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排土槽口 ;弧形挡板固定在中间支撑架底部;弧形挡板的内侧面与铣槽钻头伸入孔的孔壁对齐设置,且朝向从动车厢的前进方向;所述的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与中间支撑架的调节滑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通过螺栓定位;所述悬臂的一端与从动车厢通过轴承连接,并通过销定位;所述法兰的顶部通过推力轴承和滚子轴承支承在悬臂的另一端,推力轴承设置在滚子轴承上方;卡箍夹紧法兰,且卡箍的底面与推力轴承的顶端接触;所述铣槽钻头的顶部穿过中间支撑架的铣槽钻头伸入孔,并与法兰的底部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动车厢和从动车厢的两侧均铰接有滚轮;动力输入轴通过轴承支承在主动车厢上,且两端均固定有主动车轮;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输入轴、间歇传动机构和法兰;间歇传动机构分别传输动力给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和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法兰带动铣槽钻头挖出连续墙导墙槽;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往复交织横向钢筋绳储存架提供的钢筋绳;纵向钢筋输送机构间歇运动,并将钢筋落入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交织的钢筋绳中形成钢筋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歇传动机构包括间歇传动机构箱体、槽轮轴、从动槽轮、主动销轮轴、槽轮轴、第二圆柱齿轮、主动销轮、蜗杆轴、第三链轮、第一圆柱齿轮、蜗轮、蜗轮轴、第二锥齿轮、中间轴、第三锥齿轮和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的间歇传动机构箱体与主动车厢固定;所述的蜗杆轴、主动销轮轴和槽轮轴平行设置,且均通过轴承支承在间歇传动机构箱体上;所述的蜗轮轴通过轴承支承在间歇传动机构箱体上,蜗轮和第二锥齿轮均与蜗轮轴通过键连接;所述蜗杆轴的螺旋齿与蜗轮啮合;所述的第三链轮和第一圆柱齿轮均与蜗杆轴通过键连接,第二圆柱齿轮和主动销轮均与主动销轮轴通过键连接,从动槽轮与槽轮轴通过键连接;所述的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啮合;主动销轮的销轴与从动槽轮连接;所述的槽轮轴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中间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中间轴通过轴承支承在主动车厢上;所述的第三锥齿轮与中间轴通过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钢筋绳储存架包括固定在从动车厢顶部的多个横向钢筋绳滚筒支撑架和横向钢筋绳引导架;每个横向钢筋绳滚筒支撑架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多个滚筒挂钩;每个横向钢筋绳引导架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多根引导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包括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机架、第一双螺旋轴、第二双螺旋轴、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第三滑块组件、第四滑块组件、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一锥齿轮;所述的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机架竖直设置,与中间支撑架的调节滑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通过螺栓定位;所述的第一双螺旋轴和第二双螺旋轴分别铰接在横向钢筋绳交织机构机架的一端;第一双螺旋轴和第二双螺旋轴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双螺旋槽,另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双螺旋槽;第一双螺旋槽和第二双螺旋槽对称设置,且均包括相互交叉的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的两端均通过圆弧槽连接;所述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一链轮均固定在第一双螺旋轴上,第二链轮固定在第二双螺旋轴上,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一锥齿轮与间歇传动机构的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和第二滑块组件对中设置;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一双螺旋轴的第一双螺旋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一导向板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滑块组件与第一双螺旋轴的第二双螺旋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二导向板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三滑块组件和第四滑块组件对中设置;第三滑块组件与第二双螺旋轴的第一双螺旋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一导向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第四滑块组件与第二双螺旋轴的第二双螺旋槽通过滑动副连接,并与第二导向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平行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内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依次交错布置的多个第一钢筋绳导孔和第一钢筋绳槽口,且最高处为第一钢筋绳导孔;所述第二导向板与第一导向板内侧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依次交错布置的多个第二钢筋绳槽口和第二钢筋绳导孔,且最高处为第二钢筋绳槽口 ;第一钢筋绳导孔、第二钢筋绳导孔及第二钢筋绳槽口的数量与第一钢筋绳槽口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钢筋绳导孔与对应的第二钢筋绳槽口设置在同一高度,每个第一钢筋绳槽口与对应的第二钢筋绳导孔设置在同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自动挖槽与钢筋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钢筋输送机构包括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机架、槽盘轴、槽盘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的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机架整体呈圆筒形,顶部与端盖可拆卸连接,底部中心开设有槽盘轴支承孔,底部边沿开设有钢筋伸出孔;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机架的底部与主动车厢固定,中部支撑在纵向钢筋输送机构支架上;所述槽盘轴的顶部通过轴承支承在端盖内,底部通过轴承支承在槽盘轴支承孔内,且底端伸出槽盘轴支承孔外与第四锥齿轮固定;所述的第四锥齿轮与间歇传动机构的第三锥齿轮啮合;多个槽盘等距固定在槽盘轴上;槽盘的外圆面沿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钢筋槽,不同槽盘的钢筋槽在圆周方向上位置对应。
【文档编号】B21F27/20GK204225176SQ20142064491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俞高红, 吴国环, 虞佳萍, 张伟权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