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模具及冲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493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模具及冲压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零部件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模具及冲压工艺。



背景技术:

纵梁后段前加强板是安装于汽车纵梁上起加强作用的部件,其主要通过冲压的方式加工。

传统技术中,保险杠安装支架需要通过四套模具冲制完成,且每套模具完成不同的工艺,其依次为落料冲孔、整形、翻边和冲孔;在执行不同工艺操作前,需更换相应的模具,并重新定位后再进行冲制;这种冲制工艺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在切换工序后,重新定位的精度较差,进而影响产品整体精度。此外,上述加工方式需要利用较多的冲压模具才能完成,致使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模具及冲压工艺,以实现保险杠安装支架能够在一套模具上完成加工,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精度。

本发明提供的了一种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模相配合的凹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模包括排布于自所述冲压模具的进料侧至所述冲压模具的出料侧的方向上的第一冲孔凸模、切边凸模、整形凸模、修边凸模、翻边凸模、上压型凸模、第二冲孔凸模和切断凸模;

所述凹模包括与所述第一冲孔凸模、所述切边凸模、所述整形凸模、所述修边凸模、所述翻边凸模、所述上压型凸模、所述第二冲孔凸模和所述切断凸模相配合的第一冲孔镶块、切边凹模、整形凹模、修边凹模、翻边凹模、上压型凹模、第二冲孔镶块和下模分离镶块;

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定位销,坯料通过所述第一冲孔凸模和所述第一冲孔镶块配合冲压后形成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中。

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孔设置在一条直线上。

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多个所述定位孔所连接的直线使所述坯料关于所述直线对称。

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出料侧。

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料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滑槽分隔成关于所述隔板对称的两部分,且所述隔板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直线上。

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导料块,所述导料块设置在所述进料侧。

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卸料销,所述卸料销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卸料销通过所述弹簧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工艺,所述冲压工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冲压模具,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坯料放置于所述冲压模具的导料块上;

将所述坯料移动至第一冲孔工位,控制所述第一冲孔凸模和所述第一冲孔镶块配合冲压,以在坯料上形成定位孔;

将所述坯料移动至切边工位,控制所述切边凸模和所述切边凹模配合,以对所述坯料切边;

将所述坯料移动至压型工位,控制所述整形凸模和所述整形凹模配合,以冲压出产品上的结构;

将所述坯料移动至修边工位,控制所述修边凸模和所述修边凹模配合,以修整出产品的轮廓;

将所述坯料移动至成型翻边工位,控制所述翻边凸模和所述翻边凹模配合,以进一步实现产品的立体造型;

将所述坯料移动至上压型工位,控制所述上压型凸模和所述上压型凹模配合,以修复翻边工位对坯料造成的变形;

将所述坯料移动至第二冲孔工位,控制所述第二冲孔凸模和所述第二冲孔镶块配合,以获得产品上必要的孔;

将所述坯料移动至切断工位,控制所述切断凸模和所述下模分离镶块配合,以分割冲压位置对称的、相连在同一坯料上的两个产品。

如上所述的冲压工艺,其中,优选的是,在步骤“将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坯料放置于所述冲压模具的导料块上”之后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坯料移动至第三冲孔工位,并对所述坯料实施冲孔操作,以获得在所述第一冲孔工位上对坯料固定的固定孔。

如上所述的冲压工艺,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三冲孔工位上,在对所述坯料实施冲孔操作的同时还包括压凸操作,以在坯料上形成凸包。

本发明提供的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模具及冲压工艺,实现了保险杠安装支架能够在一套模具上完成加工的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上模座的轴测图;

图2为下模座的轴测图;

图3为定位销与坯料上的定位孔配合时的状态图;

图4为执行整形工艺操作前后的对比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冲压工艺在坯料上所形成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上模座 110-第一冲孔凸模 120-切边凸模

130-整形凸模 140-修边凸模 150-翻边凸模

160-上压型凸模 170-第二冲孔凸模 180-切断凸模

190-第三冲孔凸模 200-下模座 210-第一冲孔镶块

220-切边凹模 230-整形凹模 240-修边凹模

250-翻边凹模 260-上压型凹模 270-第二冲孔镶块

280-下模分离镶块 290-第三冲孔镶块 300-定位销

310-定位孔 400卸料销 500-导料块

600-滑槽 700-凸包 800-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上模座的轴测图,图2为下模座的轴测图,图3为定位销与坯料上的定位孔配合时的状态图;图4为执行整形工艺操作前后的对比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冲压工艺在坯料上所形成结构的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00和下模座200,上模座100上设置有凸模,下模座200上设置有与凸模相配合的凹模,其中,凸模包括排布于自冲压模具的进料侧至冲压模具的出料侧的方向上的第一冲孔凸模110、切边凸模120、整形凸模130、修边凸模140、翻边凸模150、上压型凸模160、第二冲孔凸模170和切断凸模180;凹模包括与第一冲孔凸模110、切边凸模120、整形凸模130、修边凸模140、翻边凸模150、上压型凸模160、第二冲孔凸模170和切断凸模180相配合的第一冲孔镶块210、切边凹模220、整形凹模230、修边凹模240、翻边凹模250、上压型凹模260、第二冲孔镶块270和下模分离镶块280;上模座100上设置有定位销300,坯料通过第一冲孔凸模110和第一冲孔镶块210配合冲压后形成定位孔310,定位销300穿设在定位孔310中。

本发明提供的冲压模具在其工作过程中,将坯料从进料侧送入模具,并依次经过各个工位的成型后从出料侧输出,且最终输出的产品即为保险杠安装支架在冲压工艺后的成品,无需在经过其它冲压模具的修整,达到了仅通过一个冲压模具即可完成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工艺的目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坯料每到达一个工位,该冲压模具会完成依次合模冲压,且坯料到达各个工位后均停留有设定的时间,以便各工位完成冲压动作,同时也保证了坯料输送的连续性。

进一步地,定位孔3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定位孔310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以实现在坯料输送的过程中,各个工位可以通过该定位孔310对坯料定位,保证了坯料加工精度。

进一步地,多个定位孔310所连接的直线使坯料关于直线对称,由于同一工位上的凸模或凹模通常对称布置有两个,以便同时加工出两个产品,提高生产效率,而使在坯料上开设的定位孔310在一条直线上,且使加工出的产品关于该直线对称,可以保证在将对称成型的两个产品分割后,其结构相同相同,避免开设定位孔310而对产品造成缺陷。

进一步地,下模座200上开设有滑槽600,滑槽600设置在出料侧。

需要说明的是,滑槽600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保证产品可以沿滑槽600从冲压模具中输出,防止发生产品因与滑槽600之间摩擦力的影响而吸附在滑槽600上,造成产品在冲压模具上的出料侧堆叠,影响冲压质量。

进一步地,出料侧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滑槽600分隔成关于隔板对称的两部分,且隔板的位置设置在由定位孔310形成的直线上;由于坯料上对称成型的两个产品会在出料前分割,从而可以使分割后的两个独立的产品分别沿由隔板分隔成的两个滑槽600从冲压模具上输出,以实现对产品的有序回收。

进一步地,下模座200上设置有导料块500,导料块500设置在进料侧,在向冲压模具中送料时,坯料的端部可以通过导料块500放入到冲压模具内,且导料块500可以实现对坯料输送前的初始定位。

需要说明是,坯料可以通过送料设备向冲压模具内送料,该送料设备可以通过电控设备来控制坯料在各个工位上停留的时间。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冲压模具还可以包括卸料销400,卸料销400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卸料销400通过弹簧可伸缩地设置在上模座100中,以保证上模座100与下模座200分离时,卸料销400可以通过弹簧的作用使上模座100与坯料分离,避免坯料吸附在上模座100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工艺,该冲压工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坯料放置于冲压模具的导料块500上;

将坯料移动至第一冲孔工位,并对坯料实施第一次冲孔操作,以在坯料上形成定位孔310;

将坯料移动至切边工位,并对坯料实施切边操作,以切除坯料上多余废料;

将坯料移动至压型工位,并对坯料实施压型操作,以冲压出产品上的结构;

将坯料移动至修边工位,并对坯料实施修边操作,以修整出产品的轮廓;

将坯料移动至成型翻边工位,并对坯料实施翻边整形操作,以进一步实现产品的立体造型;

将坯料移动至上压型工位,并对坯料实施上压型操作,以修复翻边工位对坯料造成的变形,请参照图4;

将坯料移动至第二冲孔工位,并对坯料实施第二次冲孔操作,以获得产品上必要的孔;

将坯料移动至切断工位,并对坯料实施切断操作,以分割冲压位置对称的、相连在同一坯料上的两个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冲孔工位和切边工位可以是同一个工位,以便冲压模具可以在一次合模中同时完成对坯料的第一次冲孔和切边的工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冲压模具上的上模座100和下模座200的每一次合模的过程中,上模座100上的定位销300均会预先插入定位孔310中,然后再对坯料进行冲压成型的各个工艺,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了产品成型的精度。

进一步地,在步骤“将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坯料放置于冲压模具的导料块500上”之后还包括步骤:

将坯料移动至第三冲孔工位,并对坯料实施冲孔操作,以获得在第一冲孔工位上对坯料固定的固定孔800,由于坯料上的定位孔310是在第一冲孔工位上完成的,从切边工位开始坯料可以通过定位孔310进行定位,同时固定孔800所在位置的坯料会切除,故坯料在第一冲孔工位上可以通过固定孔800进行定位,以开设定位孔310。

进一步地,在第三冲孔工位上,在对坯料实施冲孔操作的同时还包括压凸操作,以在坯料上形成凸包700,凸包700可以保证坯料在后续工位的冲压过程中不会发生坯料受压导致的扩张变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在后续工位中起到定位的作用。

如图5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冲压工艺包括如下详细工序,且从进料侧到出料侧依次为:a、第一次冲孔;b、切边;c、压型;d、修边;e、成型翻边;f、上压型;g、第二次冲孔;h、切断分离,出件。

进一步地,在第一次冲孔工序前还可也包括如下工序:i、冲孔压凸。

与上述工序对应地,为了实现上述加工工序,凸模包括第一冲孔凸模110、切边凸模120、整形凸模130、修边凸模140、翻边凸模150、上压型凸模160、第二冲孔凸模170和切断凸模180;凹模包括第一冲孔镶块210、切边凹模220、整形凹模230、修边凹模240、翻边凹模250、上压型凹模260、第二冲孔镶块270和下模分离镶块280。

具体地,第一冲孔凸模110与第一冲孔镶块210配合冲压后可形成定位孔310;切边凸模120与切边凹模220配合冲压后可切除坯料上多余废料;整形凸模130与整形凹模230配合冲压后可以冲压出产品上的结构;修边凸模140与修边凹模240配合冲压后可以修整出产品的轮廓;翻边凸模150和翻边凹模250配合冲压后可以进一步实现产品的立体造型;上压型凸模160与上压型凹模260配合冲压后可以修复翻边工位对坯料造成的变形;第二冲孔凸模170与第二冲孔镶块270配合冲压后可以获得产品上必要的孔;分割凸模与下模分离镶块280配合冲压后可以分割冲压位置对称的、相连在同一坯料上的两个产品,切断分离后将产品输出。

进一步地,在第一冲孔凸模110和第一冲孔镶块210前还可以设置第三冲孔凸模190和第三冲孔镶块290,以在冲压定位孔310之前冲压出固定孔800和凸包700,以供在第一次冲孔工序上对坯料进行定位,同时也可以保证坯料不会因受压而变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冲压模具及冲压工艺,实现了保险杠安装支架能够在一套模具上完成加工的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精度。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