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打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2261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打孔设备。



背景技术: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该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由于配电柜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配电柜需要各种工作孔,生产时,配电柜的壳体结构上不可避免的需要打孔,传统的配电柜生产过程中的打孔作业都是通过传统的钻孔作业,传统的钻孔作业产生钻屑,不可避免地容易产生孔边毛刺,另外考虑到配电柜的薄壁结构特点,钻头作业不稳定,容易损坏孔边,另外噪音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打孔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打孔设备,包括打孔平台和打孔机头,所述打孔平台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方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轨道式导轨,导轨上安装有轨道车,轨道车底部固定设置有工作气缸,工作气缸上设置有打孔机头,打孔机头包括高能激光器和激光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孔平台套装在底座上设置的旋转轴上,旋转轴由底座内设置的伺服电机驱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梁通过底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立架支撑。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道车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压紧机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气缸和由压紧气缸驱动的压紧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紧板为双层压板通过弹簧连接形成的弹性压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打孔设备,结构新颖;打孔作业过程稳定,通过轨道车和旋转打孔平台的配合,方便定位操作,同时考虑配电柜薄壁结构利用激光打孔技术进行快速打孔,提高打孔效率的同时避免传统的机械钻孔产生的钻屑,以及孔边的毛刺。

附图说明

图1为配电柜生产用打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底座、3-立架、4-导轨、5-轨道车、6-工作气缸、7-打孔电机、8-钻头、9-压紧气缸、10-压紧板、11-打孔平台、12-旋转轴、13-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打孔设备,包括打孔平台11和打孔机头,所述打孔平台11设置在底座2上,打孔平台11套装在底座上设置的旋转轴12上,旋转轴12由底座内设置的伺服电机13驱动;底座2上方设置有横梁1,所述横梁1通过底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立架3支撑;所述横梁1上设置有轨道式导轨4,导轨4上安装有轨道车5,轨道车5底部固定设置有工作气缸6,工作气缸6上设置有打孔机头,打孔机头包括高能激光器7和激光头8,所述轨道车5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气缸9和由压紧气缸驱动的压紧板10;所述压紧板10为双层压板通过弹簧连接形成的弹性压板结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打孔设备,结构新颖;打孔作业过程稳定,通过轨道车和旋转打孔平台的配合,方便定位操作,同时考虑配电柜薄壁结构利用激光打孔技术进行快速打孔,提高打孔效率的同时避免传统的机械钻孔产生的钻屑,以及孔边的毛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打孔设备,包括打孔平台和打孔机头,所述打孔平台设置在底座上,打孔平台套装在底座上设置的旋转轴上,旋转轴由底座内设置的伺服电机驱动;底座上方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轨道式导轨,导轨上安装有轨道车,轨道车底部固定设置有工作气缸,工作气缸上设置有打孔机头,打孔机头包括高能激光器和激光头;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打孔设备,结构新颖;打孔作业过程稳定,通过轨道车和旋转打孔平台的配合,方便定位操作,同时考虑配电柜薄壁结构利用激光打孔技术进行快速打孔,提高打孔效率的同时避免传统的机械钻孔产生的钻屑,以及孔边的毛刺。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武;陈磊;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华兴电器开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21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