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螺母冷镦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4015发布日期:2019-01-05 09:31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螺母冷镦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浮动螺母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动螺母冷镦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浮动螺母一般工艺成型方法为上模浮动压球,加工中第二工位变形中金属流线如说明书附图2、附图3所示,当上模和下模闭合后,上模和下模静止不动,上冲f开始向下运动,f在向下运动时挤压坯料逐步填充型腔,在这过程中金属开始向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当金属接触到下模模腔时,模腔表面和金属接触面产生了阻碍金属流动的摩擦力,同时下模模腔斜面对金属产生了如图3中红色箭头方向的阻力,此时摩擦力和模腔对金属流动产生的阻力一同阻碍金属流动。金属的流动开始变慢,金属填满型腔所需要的外力增大,即需要有上冲f施加的力增大,当上冲f继续向下运动,运动到终止位置时,金属没有充分填满型腔,最终导致零件的对角不饱满,满足不了零件使用。

因此,研发出一种新的模具型腔结构,以解决上述金属没有充分填满型腔,零件的对角不饱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动螺母冷镦成型模具,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第二工位冷镦成型时金属流动方向如说明书附图7、附图8所示,当上模和下模闭合后,上模和下模静止不动,上冲f开始向下运动,f在向下运动时挤压坯料逐步填充型腔,在这过程中金属开始向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当金属接触到下模模腔时,模腔表面和金属接触面产生了阻碍金属流动的摩擦力,没有阻碍金属流动的其他阻力,金属流动只需要克服摩擦力,金属的流动没有受阻,当上冲f继续向下运动,运动到终止位置时,金属很容易充分填满型腔。这时对后续工位的变形做好预成型的准备,最终成型后的零件对角饱满,满足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动螺母冷镦成型模具,包括上模p及下模d,所述上模p安装在多工位冷镦机的机头上,所述下模d安装在多工位冷镦机的床身上;所述上模p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工位初镦凸模组合、第二工位终镦凸模组合及第三工位切料凸模组合;所述下模d内送料夹钳组合、切料模组合、与所述第一工位初镦凸模组合配合的第一工位初镦凹模组合、与所述第二工位终镦凸模组合配合的第二工位终镦凹模组合及与所述第三工位切料凸模组合配合的第三工位切料凹模组合,所述切料模组合安装在冷镦机的切料刀机构上,与切料模配合完成切料功能;

所述下模d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内设置有送料抓手,所述送料装置将各工位的材料和零件准确送到下一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工位初镦凸模组合及所述第一工位初镦凹模组合闭合时所形成的模具型腔为两端呈梯形的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的腔室上下两侧均与竖直方夹角为100°-13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位初镦凸模组合与第一工位初镦凹模组合对工件进行初镦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位终镦凸模组合与所述第二工位终镦凹模组合对工件进行初镦后的二次整形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工位切料凸模组合与第三工位切料凹模组合对二次整形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切料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结构优化的模具型腔机构设计,金属很容易充分填满型腔,有效解决零件的对角不饱满的问题;在同一模具内设置三个冷镦工位成型的方式,一次性镦制成形,可大批量生产,加工中没有切削加工,金属流线好,同时零件尺寸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冷镦模具型腔结构;

图3是现有冷镦模具在成型时金属流动分布;

图4是本发明浮动螺母初切料时毛坯结构;

图5是本发明浮动螺母初镦时产品外形图;

图6是是本发明浮动螺母终镦时产品外形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工位冷镦模具型腔结构;

图8是本发明第二工位冷镦模具在成型时金属流动分布。

图中,1-送料装置;2-送料抓手;3-切料模组合;4-第一工位初镦凸模组合;5-第一工位初镦凹模组合;6-第二工位终镦凸模组合;7-第二工位终镦凹模组合;8-第三工位挤压凸模组合;9-第三工位挤压凹模组合;p-上模;d-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8所示的一种浮动螺母冷镦成型模具,包括上模p及下模d,所述上模p安装在多工位冷镦机的机头上,所述下模d安装在多工位冷镦机的床身上;所述上模p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工位初镦凸模组合4、第二工位终镦凸模组合6及第三工位切料凸模组合8;所述下模d内送料夹钳组合1、切料模组合3、与所述第一工位初镦凸模组合4配合的第一工位初镦凹模组合5、与所述第二工位终镦凸模组合6配合的第二工位终镦凹模组合7及与所述第三工位切料凸模组合8配合的第三工位切料凹模组合9,所述切料模组合3安装在冷镦机的切料刀机构上,与切料模配合完成切料功能;

所述下模d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送料装置1,所述送料装置1内设置有送料抓手2,所述送料装置1将各工位的材料和零件准确送到下一工位。

优选地,所述所述第一工位初镦凸模组合4及所述第一工位初镦凹模组合5闭合时所形成的模具型腔为两端呈梯形的腔室。

优选地,所述梯形的腔室上下两侧均与竖直方夹角为100°-130°。

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位初镦凸模组合4与第一工位初镦凹模组合5对工件进行初镦加工。

优选地,所述第二工位终镦凸模组合6与所述第二工位终镦凹模组合7对工件进行初镦后的二次整形加工。

优选地,所述第三工位切料凸模组合8与第三工位切料凹模组合9对二次整形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切料加工。

本发明采用结构优化的模具型腔机构设计,金属很容易充分填满型腔,有效解决零件的对角不饱满的问题;在同一模具内设置三个冷镦工位成型的方式,一次性镦制成形,可大批量生产,加工中没有切削加工,金属流线好,同时零件尺寸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浮动螺母冷镦成型模具,包括上模P及下模D,上模P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工位初镦凸模组合、第二工位终镦凸模组合及第三工位切料凸模组合;下模D内送料夹钳组合、切料模组合、第一工位初镦凹模组合、第二工位终镦凹模组合及第三工位切料凹模组合,下模D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内设置有送料抓手,送料装置将各工位的材料和零件准确送到下一工位;采用结构优化的模具型腔机构设计,金属很容易充分填满型腔,有效解决零件的对角不饱满的问题;在同一模具内设置三个冷镦工位成型的方式,一次性镦制成形,可大批量生产,加工中没有切削加工,金属流线好,同时零件尺寸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倪锋;张郭峰;张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纳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5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