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件冲孔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9236发布日期:2020-04-21 17:0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件冲孔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件冲孔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在钣金加工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板件进行冲孔,例如将一块如图1所示的长方形钢板切出一系列等距为d的矩形孔,对于这种矩形孔的加工,若是直接采用数控冲床,则效率极快,但是对于这种简单零件的生产采用数控设备加工,明显经济性不强,而且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厂家所采用的冲压设备大多不是数控机床,而是普通的液压压铆设备,因此,对于这种板件的冲孔加工需要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加工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板件冲孔定位工装,该板件冲孔定位工装解决了目前对于长方形钢板连续冲压等距矩形孔时尚无便捷经济的加工工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件冲孔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并凸出工作台面的定位柱,两定位柱间隔设置,待加工的长方形状钢板初始端端面紧贴位于钢板宽度方向上的两定位柱各自的第一定位侧面时,冲切刀具刚好位于钢板第一矩形孔的正上方;

所述定位柱上还具有与第一定位侧面相邻且呈90度的第二定位侧面,以使得钢板上切好的第n矩形孔从两定位柱上方落下而将两定位柱套上后,再朝前推动钢板水平移动时,每个定位柱的两个定位侧面分别对应紧贴第n矩形孔的相应内直角面上,以将钢板定位且该定位使得所述刀具刚好位于待加工的第n+1矩形孔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的定位柱来简化冲切时对钢板的定位流程,简化操作。钢板冲切好的矩形孔因为其侧壁与两定位柱上的两定位侧面贴合而定位,使得每次冲切完毕后,只需手工将钢板抬起朝前移动到两定位柱上方大致位置时直接放下,随后朝前平推使得两定位柱通过其定位侧面阻止钢板移动而实现再次定位,此时即可启动切刀切下即可完成后一矩形孔的定位加工,效率极高,制作异常简单,使用也极其方便,尤其对于尺寸不大的薄板冲切矩形孔,尤为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长方形钢板的矩形孔孔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冲切第一个矩形孔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冲切第二个矩形孔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矩形孔套在两定位柱上实现定位功能时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定位侧面主视图。

图6为第二定位侧面的主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工作台1、钢板2、刀具3、定位柱4、第一定位侧面401、第二定位侧面4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一种板件冲孔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1和安装在工作台1上并凸出工作台1面的定位柱4,两定位柱4间隔设置,待加工的长方形状钢板2初始端端面紧贴位于钢板2宽度方向上的两定位柱4各自的第一定位侧面401时,如图2,冲切刀具3刚好位于钢板2第一矩形孔的正上方。

所述定位柱4上还具有与第一定位侧面401相邻且呈90度的第二定位侧面402,以使得钢板2上切好的第n矩形孔(即前一个矩形孔)从两定位柱4上方落下而将两定位柱4套上后,再朝前推动钢板2水平移动时,每个定位柱4的两个定位侧面分别对应紧贴第n矩形孔的相应内直角面上,以将钢板2定位且该定位使得所述刀具3刚好位于待加工的第n+1矩形孔(后一个矩形孔)的正上方,以实现对后续的相邻矩形孔的冲切。

在加工时,先将钢板2沿其长度方向平放在工作台1上,如图2,然后其初始端端面顶在两定位柱4上,以实现加工第一个矩形孔时的定位,刀具3距离定位柱4间的距离为d,恰好是第一个矩形孔到初始端端面的间距,定位好后,启动刀具3进行冲切,形成第一矩形孔,在切削时,除了长度方向上的定位在钢板2的宽度方向上也有定位,其具体定位可以采用手工测量钢板2距离工作台1的边距等方法实现,本实施例不加以限制,仅仅对长度方向上的快速定位做说明。在切完第一矩形孔后,切削第二个矩形孔时,先将钢板2抬起,然后朝前平移至两定位柱4上方的大致某个位置处,使得第一个矩形孔可以套在两定位柱4上即可,然后朝前平推钢板2,如图3—4,使得两定位柱4的相应定位侧面与第一矩形孔的内壁接触即可,实现定位,然后刀具3下移将第二矩形孔切制成型。而后按此规律,将第n矩形孔和n+1矩形孔加工出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工装,主要是针对手工作业生产,对于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成本投入经济回报性差的情况设定,且最好是薄板钢板2,以便手工直接取拿,放入到定位柱4上快速定位。

具体实施时,上述定位柱4具体结构如下:其包括具有一定朝上拔模锥度的凸台部和位于凸台部下方的矩形块,所述凸台部小于矩形块且位于矩形块的中央,凸台部的底端面大于其顶端面且底端面与矩形块顶端面重合,以形成山峰状结构,主要便于钢板2上的矩形孔套在两定位柱4上而后又能准确地接触定位,在两定位柱4之间相互背离的侧面上的凸台部与矩形块交界处圆弧过渡处理,以便矩形孔在套下时更顺利地套至最底部。为了优化上述结构设计,提高上述效果,所述凸台部为正四棱锥,所述矩形块为正四棱柱,所述正四棱锥的底面与正四棱柱的顶面重合,且两定位柱4相互背离的一侧面上的重合棱边处倒圆角。

对于钢板2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定位,一种非常简单的办法,即:工作台1的里侧沿钢板2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一块立着的挡板,所述钢板2里侧边缘倚靠挡板竖直落下时,刚冲切好的矩形孔刚好套在两定位柱4上,这样钢板2便可在落下后更准确地实现定位,简单易行,可以在车间对相应设备灵活进行细微改动即可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板件冲孔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并凸出工作台面的定位柱,两定位柱间隔设置,待加工的长方形状钢板初始端端面紧贴位于钢板宽度方向上的两定位柱各自的第一定位侧面时,冲切刀具刚好位于钢板第一矩形孔的正上方;

所述定位柱上还具有与第一定位侧面相邻且呈90度的第二定位侧面,以使得钢板上切好的第n矩形孔从两定位柱上方落下而将两定位柱套上后,再朝前推动钢板水平移动时,每个定位柱的两个定位侧面分别对应紧贴第n矩形孔的相应内直角面上,以将钢板定位且该定位使得所述刀具刚好位于待加工的第n+1矩形孔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件冲孔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包括具有一定朝上拔模锥度的凸台部和位于凸台部下方的矩形块,所述凸台部小于矩形块且位于矩形块的中央,凸台部的底端面大于其顶端面且底端面与矩形块顶端面重合,在两定位柱之间相互背离的侧面上的凸台部与矩形块交界处圆弧过渡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板件冲孔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为正四棱锥,所述矩形块为正四棱柱,所述正四棱锥的底面与正四棱柱的顶面重合,且两定位柱相互背离的一侧面上的重合棱边处倒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件冲孔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里侧沿钢板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一块立着的挡板,所述钢板里侧边缘倚靠挡板竖直落下时,刚冲切好的矩形孔刚好套在两定位柱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板件冲孔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并凸出工作台面的定位柱,两定位柱间隔设置,待加工的长方形状钢板初始端端面紧贴位于钢板宽度方向上的两定位柱各自的第一定位侧面时,冲切刀具刚好位于钢板第一矩形孔的正上方;所述定位柱上还具有与第一定位侧面相邻且呈90度的第二定位侧面,以使得钢板上切好的第N矩形孔从两定位柱上方落下而将两定位柱套上后,再朝前推动钢板水平移动时,每个定位柱的两个定位侧面分别对应紧贴第N矩形孔的相应内直角面上,以将钢板定位且该定位使得所述刀具刚好位于待加工的第N+1矩形孔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对于等距矩形孔的连续加工既经济又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毛先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