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8892发布日期:2020-07-31 21:0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线材加工设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线材在进行生产加工时对于需要弯曲的转向位置在进行线材的加工时容易与连接位置产生擦伤,而这些擦伤严重的情况下能够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小的擦伤很难做到及时发现,而这些细小的擦伤会影响线材的整体使用寿命,现有解决办法是在线材加工过程中弯曲的位置放置防摩垫,但是不易将防摩垫进行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能够配合防摩塞进行使用,能够保障高速线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在弯曲转向位置的整体安全性更高,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更强,它的生产成本也比较低,能够满足多种加工设备的防护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的上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的外圆柱面上端位置相切,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的外圆柱面下端右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同,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的外圆柱面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的下端面相切,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的右侧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个贯穿零件后端面的圆柱形安全输送连接孔,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的上端设有两个圆柱形第一主体固定装配连接孔,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的右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主体固定连接孔,所述安全输送连接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的下端面到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的上端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的上端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的上端面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输送连接孔的前后两端边缘位置分别设有安全装配导向连接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的上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避位安装倒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能够配合防摩塞进行使用,能够保障高速线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在弯曲转向位置的整体安全性更高,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更强,它的生产成本也比较低,能够满足多种加工设备的防护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2、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3、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4、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5、第一主体固定装配连接孔,6、第二主体固定连接孔,7、安全输送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能够配合防摩塞进行使用,使整体对线材的加工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能够保障高速线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在弯曲转向位置的整体安全性更高,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更强,它的生产成本也比较低,能够满足多种加工设备的防护需求。它包括圆柱形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它是本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上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通过它能够对整体进行初步的装配。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外圆柱面上端位置相切,使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更好,在生产加工时的整体效率也更高,使生产过程中更容易成型。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外圆柱面下端右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3,它能够对下端位置起到有效的支撑加固。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同,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外圆柱面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3的下端面相切,确保此位置的连接强度更可靠。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3的右侧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4,通过它能够进行整体的装配固定。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个贯穿零件后端面的圆柱形安全输送连接孔7,在进行装配时通过在它的前后两端装配防摩塞,能够使线材在进行弯曲转向位置的整体安全性更好,能够有效避位防摩结构在使用时容易掉落的情况发生。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上端设有两个圆柱形第一主体固定装配连接孔5,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4的右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主体固定连接孔6,通过两个主体固定连接孔能够进行整体的装配固定。所述安全输送连接孔7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的下端面到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3的上端面的距离,确保线材在加工过程中的输送空间更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4的上端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的上端面所在的平面,使右侧位置在进行装配时能够与装配结构更紧密的配合在一起,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保障整体的装配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4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使整体结构的平整性更好,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输送连接孔7的前后两端边缘位置分别设有安全装配导向连接圆角,在进行防摩塞的安装时更加方便,此结构在附图中未直接显示出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4的上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避位安装倒角结构,能够使右侧位置在进行安装时的空间更大,装配时的操作更方便。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上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外圆柱面上端位置相切,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外圆柱面下端右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3),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同,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外圆柱面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3)的下端面相切,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3)的右侧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4),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个贯穿零件后端面的圆柱形安全输送连接孔(7),所述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1)的上端设有两个圆柱形第一主体固定装配连接孔(5),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4)的右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主体固定连接孔(6),所述安全输送连接孔(7)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的下端面到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3)的上端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4)的上端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的上端面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4)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2)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输送连接孔(7)的前后两端边缘位置分别设有安全装配导向连接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支撑连接板(4)的上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避位安装倒角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线材加工设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线材防擦伤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圆柱形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的上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的上端面与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的外圆柱面上端位置相切,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的外圆柱面下端右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支撑稳定连接加固板,第一装配支撑连接板前后方向的宽度与主体防护连接稳定柱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能够配合防摩塞进行使用,能够保障高速线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在弯曲转向位置的整体安全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马爱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明璐不锈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