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9657发布日期:2020-07-17 15:3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极耳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生产技术中,极耳的冲切模具结构复杂,更换刀模以及相关部件(如:限位块)时需要将这个模具拆除,十分不便,并且现有的极耳冲切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包括有冲切驱动部分、冲切部分,所述冲切部分包括有立板、上切模、复位弹簧、下切模、中间板、下模座、限位块、缓冲弹簧,所述上切模沿垂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立板,所述下切模设于所述上切模的下侧,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上切模与所述下切模之间,所述下切模安装于所述中间板,所述缓冲弹簧设于所述中间板与所述下模座之间,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冲切驱动部分包括有步进电机、凸轮,所述凸轮安装于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机轴处,所述凸轮的轮面与所述上切模相接触,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所述凸轮带动所述上切模沿垂直方向进行冲切。

进一步阐述,所述冲切部分还包括有导柱,所述导柱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中间板开有与所述导柱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下模座相抵触,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板相抵触。

进一步阐述,所述下模座处设有l型拉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l型拉块。

进一步阐述,所述上切模与所述下切模处均设有盲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设于在所述上切模的盲孔处和所述下切模的盲孔处,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切模相抵触,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切模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步进电机带动凸轮来驱动上切模,有效地提升了极耳的冲切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在更换限位块时,无需对整个装置进行拆除,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号:10、冲切驱动部分;11、立板;111、滑块安装板;12、上切模;13、复位弹簧;14、下切模;15、中间板;151、导向孔;16、下模座;17、限位块;171、l型拉块;18、导柱;181、缓冲弹簧;20、冲切部分;21、步进电机;22、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包括有冲切驱动部分10、冲切部分20,冲切部分20包括有立板11、上切模12、复位弹簧13、下切模14、中间板15、下模座16、限位块17、缓冲弹簧181,上切模12沿垂直方向滑动设置于立板11,下切模14设于上切模12的下侧,复位弹簧13设于上切模12与下切模14之间,下切模14安装于中间板15,缓冲弹簧181设于中间板15与下模座16之间,限位块17固定安装于下模座16,冲切驱动部分10包括有步进电机21、凸轮22,凸轮22安装于步进电机21的电机轴处,凸轮22的轮面与上切模12相接触,步进电机21通过凸轮22带动上切模12沿垂直方向进行冲切。具体地,如附图1所示,冲切部分20还包括有滑块安装板111,上切模12固定安装于该滑块安装板111处,滑块安装板111与立板11之间设有滑轨和滑块。

结合附图1和附图3所示,冲切部分20还包括有导柱18,导柱18固定安装于下模座16,中间板15开有与导柱18相配合的导向孔151,缓冲弹簧181套设于导柱18,缓冲弹簧181的一端与下模座16相抵触,缓冲弹簧181的另一端与中间板15相抵触。具体地,如附图4所示,导柱18的顶部端面与中间板15之间的孔深余量为h2,限位块17与中间板15之间的距离为h1,h1小于h2。

结合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下模座16处设有l型拉块171,限位块17固定安装于l型拉块171。具体地,为了具有更广泛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的上切模12与下切模14均可更换,由于不同的上切模12与下切模14,其对限位的要求不同,即所采用的限位块17也不同。在更换限位块17时,无需下模座16、中间板15等零件全部拆下来,如附图3所示,只将l型拉块171从下模座16处拆出并且将其从下模座16处拉出来,即可对限位块17进行更换。

结合附图1所示,上切模12与下切模14处均设有盲孔,复位弹簧13的两端分别设于在上切模12的盲孔处和下切模14的盲孔处,复位弹簧13的一端与上切模12相抵触,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与下切模14相抵触。具体地,缓冲弹簧181的弹力大于复位弹簧13的弹力。

工作方式:冲切时,料带位于上切模12与下切模14之间,冲切驱动部分10的步进电机21带动凸轮22进行转动,凸轮22带动上切模12进行下降,由于缓冲弹簧181的弹力大于复位弹簧13的弹力,复位弹簧13先发生弹性形变,随着上切模12的不断下降,缓冲弹簧181也开始发生弹性形变,当凸轮22带动上切模12下降至最低点时,上切模12与下切模14完全闭合,从而在料带上冲切出极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冲切驱动部分、冲切部分,所述冲切部分包括有立板、上切模、复位弹簧、下切模、中间板、下模座、限位块、缓冲弹簧,所述上切模沿垂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立板,所述下切模设于所述上切模的下侧,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上切模与所述下切模之间,所述下切模安装于所述中间板,所述缓冲弹簧设于所述中间板与所述下模座之间,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冲切驱动部分包括有步进电机、凸轮,所述凸轮安装于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机轴处,所述凸轮的轮面与所述上切模相接触,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所述凸轮带动所述上切模沿垂直方向进行冲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部分还包括有导柱,所述导柱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中间板开有与所述导柱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下模座相抵触,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板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处设有l型拉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l型拉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模与所述下切模处均设有盲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设于在所述上切模的盲孔处和所述下切模的盲孔处,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切模相抵触,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切模相抵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切极耳的新型装置,包括有冲切驱动部分、冲切部分,冲切部分包括有立板、上切模、复位弹簧、下切模、中间板、下模座、限位块、缓冲弹簧,上切模沿垂直方向滑动设置于立板,下切模设于上切模的下侧,复位弹簧设于上切模与下切模之间,下切模安装于中间板,缓冲弹簧设于中间板与下模座之间,限位块固定安装于下模座,冲切驱动部分包括有步进电机、凸轮,凸轮安装于步进电机的电机轴处,凸轮的轮面与上切模相接触,步进电机通过凸轮带动上切模沿垂直方向进行冲切。本实用新型采用步进电机带动凸轮来驱动上切模,有效地提升了极耳的冲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肖兴立;陈吉;黄金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比沃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7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