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88225发布日期:2020-08-07 20:38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航空装备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是飞机的起落架关键部件之一,在飞机起飞、滑行和降落过程中起到了支撑、吸收冲击能量和操纵飞机的作用,该装置的技术含量和配置要求上都极为苛刻,因此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飞机的正常工作。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其缓冲支柱受到的冲击力极大,因而在飞机的长期服役过程中缓冲支柱的内腔极易发生损坏。但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的内腔缺陷位于内表面,操作者不能直观地看到缺陷位置及缺陷形状,因此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无法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修复,其修复难较极大。

飞机起落架修复的技术中规定,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尺寸超出设定标准时,可以通过打磨消除缺陷,打磨后的筒体内径尺寸将变大,则同时需要另行加工制作出与之相配套的轴套和活塞涨圈;该方法的修理成本大幅上涨且修复风险较大,容易造成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的报废。目前,针对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的内腔缺陷,在整个航空制造和航空修理技术领域内尚没有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可以既满足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完好性修复要求,又能够降低因打磨造成的筒体内径尺寸变大带来的修复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既能够高效的修复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又能够降低因打磨造成的筒体内径尺寸变大带来的修复风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观测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损伤特征;

步骤二:依据步骤一中的缺陷损伤特征和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基体材料的焊接特性,确定焊接方法;

步骤三:预制试件进行修复预操作;

步骤四:对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进行焊接;

步骤五:焊接完成后,对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保温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采用电子孔探仪对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进行观测,其中,电子孔探仪与外部的显示屏相连。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焊接采用焊枪,所述焊枪与电子孔探仪分别安装在同一个加长杆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损伤特征包括:缺陷的位置、损伤形状和损伤尺寸。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试件与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结构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相同、强度相同且具有相同的缺陷。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焊接所用的焊丝从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上的放气活门安装孔送入内腔缺陷处。

优选地,所述步骤五中保温处理采用热砂处理。

优选地,所述热砂处理的温度为240~260℃。

优选地,所述热砂处理的时间为1~2h。

优选地,所述热砂圈存于设定的器皿中,且热砂中铺设电阻加热装置,用于辅助保温。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修复方法,既能够高效的修复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又能够降低因打磨造成的筒体内径尺寸变大带来的修复风险。

(2)本发明的修复方法利用电子孔探仪可以清晰观察到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损伤特征,便于后续焊接修复工作的开展。

(3)本发明的修复方法将焊枪和电子孔探仪安装在同一个加长杆上,有利于解决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未知可达性差的难题,利用电子孔探仪能够有效保证焊枪焊接修复能在可视化条件下进行。

(4)本发明的修复方法巧妙的利用了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上的放气活门安装孔作为焊丝传送的通道,解决了焊接修复过程中送丝困难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修复方法利用石英砂良好的传热与保温效果,焊接修复后,通过在焊缝及热影响区覆盖设定温度的石英砂,能够有效确保不产生冷裂纹。

(6)本发明的修复方法通过在石英砂中铺设电阻加热装置,该电阻加热装置具备温度监控和调节的功能,克服了热砂温度不易维持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既能够高效的修复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又能够降低因打磨造成的筒体内径尺寸变大带来的修复风险。

该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安装加长杆的电子孔探仪对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进行观察和粗略测量,确定缺陷的位置、损伤形状和损伤尺寸等损伤特征,其中,电子孔探仪与外部的显示屏相连,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电子孔探仪观测缺陷的损伤特征;

步骤二:依据步骤一中确定的缺陷的损伤特征和外筒基体材料(牌号为:30crmnsini2a;抗拉强度为:1570~1810mpa)的焊接特性,采用精密脉冲tig方法(tig为钨极氩弧焊,能够较好修复此类缺陷,相比其他焊接方法,具有以下三点优势:1.能够实现高品质焊接,获得优良焊缝;2.对外筒基体材料的适应性较好,能够避免热影响区宽度过大,减少脆化组织;3.适合各种空间焊缝及焊接,如角焊缝、全位置焊缝、空间曲面焊缝等以及平焊、横焊、仰焊、立焊等);

步骤三:为保证焊接修复质量,预先制作与缓冲支柱外筒结构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相同、强度相同及缺陷相似的试件进行修复前的预操作,以便于加强练习熟练修复操作手法,一方面能够保证焊接修复时位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能够提前确定缺陷焊接修复的工艺参数;

步骤四:通过装有加长杆的焊枪(保证焊枪能够在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的轴向和径向进行移动)对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进行焊接;此处,可以将电子孔探仪加装在夹持焊枪的同一个加长杆上,有利于保证操作者焊接修复的同时实时观测待修复的缺陷;其中,焊接修复所用的焊丝从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上的放气活门安装孔送入内腔缺陷处进行填充修复;

步骤五: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焊接完成后,立即将焊接修复区域用240~260℃的热砂(利用石英砂良好的传热与保温效果)进行覆盖保温处理1~2h,以便达到局部保温处理的目的,确保焊缝及热影响区不产生冷裂纹;其中,为了控制石英砂的温度维持在240~260℃,将石英砂圈存在设定的器皿中(如木质箱体),且在石英砂中铺设电阻加热装置,用于辅助保温,其中,电阻加热装置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调节器。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观测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损伤特征;

步骤二:依据步骤一中的缺陷损伤特征和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基体材料的焊接特性,确定焊接方法;

步骤三:预制试件进行修复预操作;

步骤四:对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进行焊接;

步骤五:焊接完成后,对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保温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采用电子孔探仪对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进行观测,其中,电子孔探仪与外部的显示屏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焊接采用焊枪,所述焊枪与电子孔探仪分别安装在同一个加长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损伤特征包括:缺陷的位置、损伤形状和损伤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试件与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结构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相同、强度相同且具有相同的缺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焊接所用的焊丝从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上的放气活门安装孔送入内腔缺陷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保温处理采用热砂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砂处理的温度为240~26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砂处理的时间为1~2h。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砂圈存于设定的器皿中,且热砂中铺设电阻加热装置,用于辅助保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观测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损伤特征;步骤二:依据步骤一中的缺陷损伤特征和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基体材料的焊接特性,确定焊接方法;步骤三:预制试件进行修复预操作;步骤四:对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进行焊接;步骤五:焊接完成后,对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保温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晁耀杰;高子强;田兵;邹阳;吴恒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5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