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冲斜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8048发布日期:2020-08-05 01:20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侧冲斜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结构设计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的一种侧冲斜楔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底部骨架件特别是纵梁模具中,由于零件设计中有大量安装孔,需要使用侧冲工位,由于成本及效率要求,多数采用多工位模具,多工位模具要求一套模具中有成型、修边、侧冲等工位,受设备影响,其模具尺寸得到限制,在有限的空间中,无法使用传统标准斜楔,需要开发一种新型侧冲斜楔机构,解决其设计中的结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模具侧冲斜楔机构,以解决现有标准斜楔无法满足骨架件多工位模具侧冲要求,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具侧冲斜楔机构,该机构包括上驱动块、反侧块、底座、下驱动块、凸模(5)、固定板、弹簧、推动杆和后挡块;

所述上驱动块垂直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导滑孔供所述上驱动块导滑伸入所述底座内腔;所述下驱动块横向横向伸入所述底座内腔中,所述上驱动块下部设置为斜楔面,所述下驱动块侧面设置为斜楔面,所述反侧块与所述下驱动块的斜楔面螺纹链接,反侧块的导滑面与所述上驱动块的斜楔面相匹配;

所述下驱动块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凸模设置在该圆孔内,所述凸模外侧的所述下驱动块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

所述下驱动块下底面设置有圆孔与所述推动杆螺纹链接,所述底座底部设置弹簧孔,所述弹簧伸入所述弹簧孔,并与所述推动杆接触;

所述后挡块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后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中设置有凹槽导滑面,所述下驱动块设置凸台导向筋,两者配合形成驱动面。

进一步的,所述后挡块与底座螺纹连接,且所述上驱动块与所述下驱动块作用时与所述后挡块留有2mm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内侧还设置有垫块,所述固定板及垫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下驱动块的安装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上驱动块、底座、后挡块、下驱动块、反侧块、推动杆及弹簧结构,形成结构简单的侧冲斜楔机构,具有体积小、有效缩减模具尺寸、降低模具开发成本的效果,且能够满足骨架件多工位模具侧冲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驱动块,2、反侧块,3、底座,4、下驱动块,5、凸模,6、固定板,7、弹簧,8、推动杆,9、后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2所示包括上驱动块1、反侧块2、底座3、下驱动块4、凸模5、固定板6、弹簧7、推动杆8、后挡块9。

所述上驱动块1垂直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底座3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底座3上部设置有导滑孔供所述上驱动块1导滑伸入所述底座内腔;所述下驱动块4横向横向伸入所述底座内腔中,所述上驱动块1下部设置为斜楔面,所述下驱动块4侧面设置为斜楔面,所述反侧块2与所述下驱动块4的斜楔面螺纹链接,反侧块2的导滑面与所述上驱动块1的斜楔面相匹配;

所述下驱动块4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凸模5设置在该圆孔内,所述凸模5外侧的所述下驱动块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6;

所述下驱动块4下底面设置有圆孔与所述推动杆8螺纹链接,所述底座3底部设置弹簧孔,所述弹簧7伸入所述弹簧孔,并与所述推动杆8接触;

所述后挡块9固定在所述底座3的后端面上。

所述底座3中设置有凹槽导滑面,所述下驱动块4设置凸台导向筋,两者配合形成驱动面。

所述后挡块9与底座螺纹连接,且所述上驱动块1与所述下驱动块4作用时与所述后挡块留有2mm间隙。

所述固定板6内侧还设置有垫块,所述固定板及垫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下驱动块4的安装面上。

本发明的使用原理简述如下:

上驱动块1固定在上模座中,底座3固定在下模座中,下驱动块4位于底座3中,

上驱动块1随着上模座向下运动,作用在下驱动块4的上滑面,使下驱动块4在底座3导轨中向前运动,凸模5固定在下驱动块4中,随下驱动块4一起向前运动,在向前运动过程中,固定在下驱动块4下面的推动杆8一起向前运动,压缩弹簧7,使弹簧7压缩受力;上模座向上回程时,上驱动块1跟随回程,弹簧7和反侧块2反向受力给下驱动块4,使下驱动块4一起向后回程,推动凸模5回程。

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结构原理与本发明相同,采用公知技术替换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或者是简单的变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侧冲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上驱动块(1)、反侧块(2)、底座(3)、下驱动块(4)、凸模(5)、固定板(6)、弹簧(7)、推动杆(8)和后挡块(9);

所述上驱动块(1)垂直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底座(3)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底座(3)上部设置有导滑孔供所述上驱动块(1)导滑伸入所述底座内腔;所述下驱动块(4)横向横向伸入所述底座内腔中,所述上驱动块(1)下部设置为斜楔面,所述下驱动块(4)侧面设置为斜楔面,所述反侧块(2)与所述下驱动块(4)的斜楔面螺纹链接,反侧块(2)的导滑面与所述上驱动块(1)的斜楔面相匹配;

所述下驱动块(4)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凸模(5)设置在该圆孔内,所述凸模(5)外侧的所述下驱动块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6);

所述下驱动块(4)下底面设置有圆孔与所述推动杆(8)螺纹链接,所述底座(3)底部设置弹簧孔,所述弹簧(7)伸入所述弹簧孔,并与所述推动杆(8)接触;

所述后挡块(9)固定在所述底座(3)的后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侧冲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中设置有凹槽导滑面,所述下驱动块(4)设置凸台导向筋,两者配合形成驱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侧冲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块(9)与底座螺纹连接,且所述上驱动块(1)与所述下驱动块(4)作用时与所述后挡块留有2mm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侧冲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内侧还设置有垫块,所述固定板及垫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下驱动块(4)的安装面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模具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冲压模具领域的一种模具侧冲斜楔机构。该结构包括设于上模模座的上驱动块,设于下模模座的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含底座、后挡块、下驱动块、反侧块、推动杆、弹簧及凸模组合件,所述凸模组合件包括凸模、固定板、垫块及固定螺栓。本发明解决模具设计中因空间限制无法布置标准斜楔的问题,并大大提高模具空间利用率,缩小模具整体尺寸,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模具开发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袁雪松;周平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9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