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8609发布日期:2022-01-19 15:2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2.铝挤压机是通过金属挤压技术将铝棒热挤压制成固定形状结构的铝制品的机械。铝挤压机上料时,需要在完成对一根铝棒的挤压成型之后才能继续对下一根铝棒进行热挤压操作,因此需要将铝棒间歇的送入铝挤压机的上料仓内。目前一般是通过操作员工人力搬运的方式实现铝棒的间歇上料,这种上料方式效率低下且需要耗费人力成本,造成铝制品生产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解决铝挤压机上料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条轨道,每条轨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倾斜段、水平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均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所述水平段上表面下游端设置用于阻挡铝棒运动的挡块,两条轨道之间的下方设置间歇工作的用于将紧邻挡块上游侧的铝棒顶起并越过挡块的顶越装置。
6.进一步的,所述挡块上游侧的侧面为竖直的平面且平面的高度大于铝棒的截面半径,挡块下游侧的侧面为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的弧面或斜面,挡块下游侧的侧面与挡块上游侧的侧面在顶端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顶越装置包括设置在两条轨道之间的下方的筒体,所述筒体设置在紧邻挡块上游侧的铝棒的对应位置且与地面固接,筒体内设置与其滑动连接的顶块,所述顶块的上表面为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的斜面,顶块的底部设置间歇工作的用于将顶块顶起的顶升装置。
8.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两侧通过安装架与地面固接。
9.进一步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机、减速机、曲轴和轴承座,所述电机与减速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机与曲轴的一个端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曲轴的另一个端轴与轴承座轴承连接,曲轴上设置一个曲拐且所述曲拐的连杆轴颈上设置与连杆轴颈铰接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与所述顶块的底部铰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顶升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电机、减速机和轴承座均设置在底座上。
11.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下方设置支脚。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本实用新型的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够自动将铝棒间歇的送入铝挤压机的上料仓内,实现铝棒的自动上料。上
料效率高且上料速度可以通过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大大降低了铝制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14.图2为铝棒放置在水平段上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6.如图1和2所示,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条轨道1,每条轨道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倾斜段11、水平段12和第二倾斜段13,所述第一倾斜段11和第二倾斜段13均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所述水平段12上表面下游端设置用于阻挡铝棒3运动的挡块14,两条轨道1之间的下方设置间歇工作的用于将紧邻挡块14上游侧的铝棒3顶起并越过挡块14的顶越装置2。
17.所述挡块14上游侧的侧面为竖直的平面且平面的高度大于铝棒3的截面半径,挡块14下游侧的侧面为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的弧面或斜面,挡块14下游侧的侧面与挡块14上游侧的侧面在顶端连接。
18.挡块14上游侧的侧面为竖直的平面且平面的高度大于铝棒3的截面半径时挡块14能够阻挡铝棒3向下游端运动。
19.挡块14下游侧的侧面为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的弧面或斜面,挡块14下游侧的侧面与挡块14上游侧的侧面在顶端连接。这样铝棒3越过挡块14后才能稳定平滑的进入第一倾斜段11。
20.所述顶越装置2包括设置在两条轨道1之间的下方的筒体27,所述筒体27设置在紧邻挡块14上游侧的铝棒3的对应位置且与地面固接,筒体27内设置与其滑动连接的顶块26,所述顶块26的上表面为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的斜面,顶块26的底部设置间歇工作的用于将顶块26顶起的顶升装置。
21.所述筒体27的两侧通过安装架271与地面固接。
22.所述顶升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机21、减速机22、曲轴23和轴承座24,所述电机21与减速机22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机22与曲轴23的一个端轴231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曲轴23的另一个端轴231与轴承座24轴承连接,曲轴23上设置一个曲拐且所述曲拐的连杆轴颈232上设置与连杆轴颈232铰接连杆25,所述连杆25的顶端与所述顶块26的底部铰接。
23.所述顶升装置还包括底座28,所述电机21、减速机22和轴承座24均设置在底座28上。
24.所述轨道1下方设置支脚15。
25.将本实用新型的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够自动将铝棒间歇的送入铝挤压机的上料仓内,实现铝棒的自动上料。上料效率高且上料速度可以通过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大大降低了铝制品的生产成本。
26.工作原理:
27.1.将轨道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分别与铝棒生产装置的出料端和铝挤压机的上料仓入口连接。
28.2.铝棒3从铝棒生产装置的出料端经由第二倾斜段13进入水平段12后被挡块14阻挡。
29.3.启动电机21,电机21带动曲轴23转动,曲轴23通过连杆25带动顶块26在筒体27内上下运动。顶块26上升时将其上方紧邻挡块14上游侧的铝棒3顶起,铝棒3越过挡块14后顺着顶块26顶端的斜面滚入第一倾斜段11。该铝棒3上游侧的其他铝棒3被顶块26的上游侧阻挡无法向下游端运动。
30.4.紧邻挡块14上游侧的铝棒3被顶起越过挡块14经由第一倾斜段11进入铝挤压机的上料仓,顶块26下降,此时挡块14右侧的第一个铝棒3在上游端其他铝棒3的挤压下向下游端运动至顶块26的正上方。
31.5.电机21持续工作,将所有的铝棒3间歇输送至铝挤压机的上料仓。
32.当需要调节间歇上料的间隔时,操作员工调节电机21的转速或者调节减速机22的减速比即可。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条轨道(1),每条轨道(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倾斜段(11)、水平段(12)和第二倾斜段(13),所述第一倾斜段(11)和第二倾斜段(13)均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所述水平段(12)上表面下游端设置用于阻挡铝棒(3)运动的挡块(14),两条轨道(1)之间的下方设置间歇工作的用于将紧邻挡块(14)上游侧的铝棒(3)顶起并越过挡块(14)的顶越装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4)上游侧的侧面为竖直的平面且平面的高度大于铝棒(3)的截面半径,挡块(14)下游侧的侧面为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的弧面或斜面,挡块(14)下游侧的侧面与挡块(14)上游侧的侧面在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越装置(2)包括设置在两条轨道(1)之间的下方的筒体(27),所述筒体(27)设置在紧邻挡块(14)上游侧的铝棒(3)的对应位置且与地面固接,筒体(27)内设置与其滑动连接的顶块(26),所述顶块(26)的上表面为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的斜面,顶块(26)的底部设置间歇工作的用于将顶块(26)顶起的顶升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7)的两侧通过安装架(271)与地面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机(21)、减速机(22)、曲轴(23)和轴承座(24),所述电机(21)与减速机(22)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机(22)与曲轴(23)的一个端轴(231)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曲轴(23)的另一个端轴(231)与轴承座(24)轴承连接,曲轴(23)上设置一个曲拐且所述曲拐的连杆轴颈(232)上设置与连杆轴颈(232)铰接连杆(25),所述连杆(25)的顶端与所述顶块(26)的底部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还包括底座(28),所述电机(21)、减速机(22)和轴承座(24)均设置在底座(28)上。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下方设置支脚(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挤压机间歇上料机构,属于铝合金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条轨道,每条轨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倾斜段、水平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均自上游端上方向下游端下方倾斜,所述水平段上表面下游端设置用于阻挡铝棒运动的挡块,两条轨道之间的下方设置间歇工作的用于将紧邻挡块上游侧的铝棒顶起并越过挡块的顶越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铝挤压机上料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上料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上料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明 徐济正 谢思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池州市明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8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