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1407发布日期:2022-03-19 22:4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


背景技术:

2.在散热片技术领域中,均是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配合对铜片进行冲压形成,一般情况下,下模具固定,上模具通过上部的驱动装置向下形成冲压,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下模具固定不动,而上模具的表面和下模具的表面可能存在平面度的误差,从而导致冲压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上模具冲压后下模具能够根据上模具所在平面角度进行微调的下模具可微调冲压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
6.包括上模具(100),设置到所述上模具(100)上部的驱动装置(300),以及位于所述上模具(100)下部的,
7.下模具(200),所述下模具(200)由多个油缸(1)进行支撑,所述多个油缸(1)的进液口均连接到分配机构(3)中,所述分配机构(3)的分配输入部(31)连接外部的液压输入装置;
8.所述油缸(1)的顶部连接有球头机构(4),所述球头机构(4)的顶部连接都所述下模具(200)的底部球形槽中。
9.进一步的,所述油缸(1)的数量为四个,呈矩形分布。
10.进一步的,所述油缸(1)的数量为六个或八个,呈圆形分布。
11.进一步的,所述油缸(1)的液压输出端均连接到同一输出机构中。
12.进一步的,所述球头机构(4)包括上部的球头(46),连接到所述球头(46)下部的空心圆柱形安装壳体(43),所述壳体(43)的顶部设置有垫片(46),所述壳体(43)的内壁上设置有直线轴承(44),所述直线轴承(44)内安装有导柱(42),所述导柱(42)的底部连接有底部安装件(41),所述底部安装件(41)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安装凸起(411)。
13.进一步的,所述垫片(46)为弹性垫片。
1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片为硬海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切片、橡胶垫中的任一种。
15.进一步的,所述油缸(1)驱动端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凸起(411)焊接连接到所述凹槽中。
16.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7.本装置通过多个进液口相互连通的油缸支撑下模具,能够实现无论上模具给下模具的受理点在哪儿,当贴合的时候一定是均匀的,实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接触面平整,当下部的进液口连通后,在收到压力的时候,能够形成液压与上压力平衡,类似连通器的原理。
18.同时设置的球头机构,本身能够适应下模具角度的变化,同时球头机构内部设置的弹性垫片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减震和调节作用。
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球头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23.图中:100-上模具;200-下模具;300-驱动装置;
24.1-油缸;2-输入管;3-分配机构;31-分配输入部;
25.4-球头机构;41-底部安装件;411-安装凸起;42-导柱;43-安装壳体;44-直线轴承;45-垫片;46-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
28.包括上模具100,设置到所述上模具100上部的驱动装置300,以及位于所述上模具100下部的,下模具200,所述下模具200由多个油缸1进行支撑,所述多个油缸1的进液口均连接到分配机构3中,所述分配机构3的分配输入部31连接外部的液压输入装置;
29.上模具100和下模具200上设置有对应的模具压槽。
30.所述油缸1的顶部连接有球头机构4,所述球头机构4的顶部连接都所述下模具200的底部球形槽中。
[0031]-所述油缸1的数量为四个,呈矩形分布,油缸1的数量为四个的时候,是油缸1数量最少的时候,四个油缸1能够保持下模具的稳定性。
[0032]-所述油缸1的数量为六个或八个,呈圆形分布,油缸1的数量较多的时候,是为了保持更好的稳定性。
[0033]-所述油缸1的液压输出端均连接到同一输出机构中,油缸1的液压回流部分,该部分图中未画出。
[0034]-所述球头机构4包括上部的球头46,连接到所述球头46下部的空心圆柱形安装壳体43,所述壳体43的顶部设置有垫片46,所述壳体43的内壁上设置有直线轴承44,所述直线轴承44内安装有导柱42,所述导柱42的底部连接有底部安装件41,所述底部安装件41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安装凸起411。球头机构4主要是为了实现上部和下模具的连接,能够实现下模具的平面度微调。
[0035]-所述垫片46为弹性垫片。
[0036]-所述弹性垫片为硬海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切片、橡胶垫中的任一种,采用弹性垫片之后,能够实现起到一定程度的减震和调节作用。
[0037]-所述油缸1驱动端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凸起411焊接连接到所述凹槽中。
[0038]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39]
本装置通过多个进液口相互连通的油缸支撑下模具,能够实现无论上模具给下模具的受理点在哪儿,当贴合的时候一定是均匀的,实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接触面平整,当下部的进液口连通后,在收到压力的时候,能够形成液压与上压力平衡,类似连通器的原理。
[0040]
同时设置的球头机构,本身能够适应下模具角度的变化,同时球头机构内部设置的弹性垫片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减震和调节作用。
[00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100),设置到所述上模具(100)上部的驱动装置(300),以及位于所述上模具(100)下部的,下模具(200),所述下模具(200)由多个油缸(1)进行支撑,所述多个油缸(1)的进液口均连接到分配机构(3)中,所述分配机构(3)的分配输入部(31)连接外部的液压输入装置;所述油缸(1)的顶部连接有球头机构(4),所述球头机构(4)的顶部连接都所述下模具(200)的底部球形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的数量为四个,呈矩形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的数量为六个或八个,呈圆形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的液压输出端均连接到同一输出机构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机构(4)包括上部的球头(46),连接到所述球头(46)下部的空心圆柱形安装壳体(43),所述壳体(43)的顶部设置有垫片(45),所述壳体(43)的内壁上设置有直线轴承(44),所述直线轴承(44)内安装有导柱(42),所述导柱(42)的底部连接有底部安装件(41),所述底部安装件(41)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安装凸起(4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45)为弹性垫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为硬海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切片、橡胶垫中的任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驱动端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凸起(411)焊接连接到所述凹槽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下模调吻合机构,包括上模具(100),设置到所述上模具(100)上部的驱动装置(300),以及位于所述上模具(100)下部的,下模具(200),所述下模具(200)由多个油缸(1)进行支撑,所述多个油缸(1)的进液口均连接到分配机构(3)中,所述分配机构(3)的分配输入部(31)连接外部的液压输入装置;所述油缸(1)的顶部连接有球头机构(4),所述球头机构(4)的顶部连接都所述下模具(200)的底部球形槽中。本装置能够实现在冲压时候,下模具能够完全贴合上模具。合上模具。合上模具。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小为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2/3/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