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4954发布日期:2023-10-25 12:1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1、电动工具可以通过旋转的带齿工作附件切割多种材料,例如木材,纤维板,塑料等。电动工具通常包括一个深度调节装置。当用户需要切割不同厚度的材料时,用户可以使用深度调节装置调节电动工具的切割深度。但是,对于现有的电动工具而言,用户需要进行多个操作步骤,才能完成对电动工具切割深度的调节,其过程复杂,耗时耗力且效率低。而且,深度调节装置的调节过程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结构简单、稳定的电动工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驱动装置,驱动工作附件旋转;壳体,容纳至少部分驱动装置;第一护罩,与壳体构成固定连接,且覆盖至少部分工作附件;底板,设置为绕第一轴线相对于第一护罩转动;深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护罩绕第一轴线相对于底板枢转的角度;深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锁止件;以及第二锁止件,具有与第一锁止件至少部分啮合的啮合状态,和与第一锁止件脱离的释放状态;在啮合状态下,第一锁止件能够跟随第二锁止件移动。

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啮合状态下,第一锁止件在弹力的作用下跟随第二锁止件移动。

5、在一些实施例中,弹力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弹性机构作用在第一锁止件上。

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啮合状态下,弹性机构将第一锁止件朝向第二锁止件抵持,以使第二锁止件保持啮合状态。

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工具还包括:与第一护罩构成活动连接的支架,支架可拆分地与底板构成转动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件包括第一啮合部,第二锁止件包括用于与第一啮合部配合的第二啮合部和供用户操作的柄部。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件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护罩上,第二锁止件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架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深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滚动连接第一护罩与支架的滚动组件,滚动组件限制第一护罩绕第一轴线相对于底板枢转的角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滚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护罩上的固定件和套装在固定件上的滚动件。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驱动装置,驱动工作附件旋转;壳体,容纳至少部分驱动装置;第一护罩,与壳体构成固定连接,且覆盖至少部分工作附件;底板,设置为绕第一轴线相对于第一护罩转动;深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护罩绕第一轴线相对于底板枢转的角度;深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锁止件;第二锁止件,具有与第一锁止件至少部分啮合的啮合状态,和与第一锁止件脱离的释放状态;以及允许第一锁止件移动的限位机构。

13、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简单、稳定的结构,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调节电动工具的切割深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啮合状态下,所述第一锁止件在弹力的作用下跟随所述第二锁止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弹性机构作用在所述第一锁止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啮合状态下,所述弹性机构将所述第一锁止件朝向所述第二锁止件抵持,以使所述第二锁止件保持所述啮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护罩构成活动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可拆分地与所述底板构成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件包括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二锁止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啮合部配合的第二啮合部和供用户操作的柄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护罩上,所述第二锁止件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滚动连接所述第一护罩与所述支架的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限制所述第一护罩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底板枢转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护罩上的固定件和套装在所述固定件上的滚动件。

10.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包括:驱动装置,驱动工作附件旋转;壳体,容纳至少部分驱动装置;第一护罩,与壳体构成固定连接,且覆盖至少部分工作附件;底板,设置为绕第一轴线相对于第一护罩转动;深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护罩绕第一轴线相对于底板枢转的角度;深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锁止件;第二锁止件,具有与第一锁止件至少部分啮合的啮合状态,和与第一锁止件脱离的释放状态;在啮合状态下,第一锁止件能够跟随第二锁止件移动。该电动工具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王少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