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4090发布日期:2022-12-07 04:5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变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2.焊接过程中被焊工件受到不均匀温度场的作用而产生的形状、尺寸变化称为焊接变形,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称为焊接瞬时变形,被焊工件完全冷却到初始温度时的改变,称为焊接残余变形,钢构件在未受荷载前,由于施焊电弧高温引起的变形为焊接变形,包括缩短、角度改变、弯曲变形等,在针对焊接变形的现象就需要使用到反变形装置。
3.反变形装置是将被焊零件弯曲一定角度,在焊接完成后由于预留的角度零件会自动工件反向变形到标准的平面上,现有的反变形装置是通过人工通过垫板以及液压机或千斤顶来实现对零件的弯曲,这种弯曲程度不可控制且费时费力,焊接的效率较低。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反变形装置是将被焊零件弯曲一定角度,在焊接完成后由于预留的角度零件会自动工件反向变形到标准的平面上,现有的反变形装置是通过人工通过垫板以及液压机或千斤顶来实现对零件的弯曲,这种弯曲程度不可控制且费时费力,焊接的效率较低。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
7.两个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转轴,多个所述固定转轴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推块;
8.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零件,所述第一零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零件,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在靠近第一零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弧面板。
9.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固定板和液压缸为对称式结构。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能够对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均匀受力,通过液压缸的拉动使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紧贴在弧面板的表面。
11.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固定转轴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转动推块相对应的圆形通孔。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的弯曲,转动推块会随着弯曲的角度在固定转轴上转动,保证转动推块始终与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的曲面相切,避免转动推块对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造成划痕。
13.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面板在远离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滑条,且第二固定块在靠近弧面板的一侧开设有与t型滑条相对应的凹槽。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弧面板的快速安装,方便了对不同弯曲程度的弧面板进行更换,同时t型滑条也实现了对弧面板的限位。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液压缸来带动第一固定块,多个固定转轴使多个转动推块能够推动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并在弧面板上压弯,再对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零件本身的形变和焊接产生的变形相互抵消;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卡合连接的弧面板,在针对不同的材料焊接时需要弯曲不同的程度,滑动连接的弧面板可以随时更换不同弧面的弧面板;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多个转动推块,随着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在弧面板上弯曲,多个转动推块能够在固定转轴上随着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进行转动,避免对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变形结构图。
22.图中:1、装置底座;2、固定板;3、液压缸;4、第一固定块;5、固定转轴;6、转动推块;7、第一零件;8、第二零件;9、第二固定块;10、弧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4.请参阅图1-图3,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装置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两个固定板2和液压缸3为对称式结构,保证能够对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均匀受力,通过液压缸3的拉动使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紧贴在弧面板10的表面,两个固定板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
25.如图1所示,两个液压缸3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两个第一固定块4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转轴5,多个固定转轴5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推块6,多个固定转轴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转动推块6相对应的圆形通孔,随着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的弯曲,转动推块6会随着弯曲的角度在固定转轴5上转动,保证转动推块6始终与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的曲面相切,避免转动推块6对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造成划痕;
26.如图3所示,装置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零件7,第一零件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零件8,装置底座1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9,第二固定块9在靠近第一零件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弧面板10,弧面板10在远离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滑条,且第二固定块9在靠近弧面板10的一侧开设有与t型滑条相对应的凹槽,实现了对弧面板10的快速安装,方便了对不同弯曲程度的弧面板10进行更换,同时t型滑条也实现了对弧面板10的限位。
2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紧贴多个转动推块6,同时液压缸
3开始将第一固定块4拉回,使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在弧面板10上进行弯曲,此时转动推块6会在固定转轴5上随着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的弯曲程度进行转动,直至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完全紧贴弧面板10,再对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液压缸3解除对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的限制,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本身的弹性形变会和焊接后产生的形变相互抵消,进而使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趋向于标准平面。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两个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两个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两个第一固定块(4)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转轴(5),多个所述固定转轴(5)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推块(6);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零件(7),所述第一零件(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零件(8),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9),所述第二固定块(9)在靠近第一零件(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弧面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2)和液压缸(3)为对称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转轴(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转动推块(6)相对应的圆形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板(10)在远离第一零件(7)和第二零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滑条,且第二固定块(9)在靠近弧面板(10)的一侧开设有与t型滑条相对应的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装反变形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转轴,多个所述固定转轴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推块,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零件,所述第一零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零件,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在靠近第一零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弧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液压缸来带动第一固定块使多个转动推块能够推动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并在弧面板上压弯。并在弧面板上压弯。并在弧面板上压弯。


技术研发人员:陶诚 肖尊军 郭勇 胡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肇庆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