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01221发布日期:2023-07-06 22: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锻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自由锻,尤其涉及一种锻件模具。


背景技术:

1、传统制造业中,很多关键部件都是带凸台的法兰类零件,如齿轮、接套、法兰盘等。为节约原材料、提高车削加工效率,降低企业制造成本,通常该类零件采集模具锻造的方式来生产。

2、胎模锻是指利用简单的工具和开放式的模具对金属进行锻造成型的方法。胎模锻过程中,需先将坯料装入模具内,然后对坯料或模具施加压力,使金属沿模具型腔变形,待坯料充满模具后取出锻件的制造方法。

3、相关技术中,需使用多个不同锻腔尺寸的模具组合,并将多个模具对位,以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锻腔,从而形成法兰类零件的外部凸台结构。但是,由于每次锻件成型后均需将多个模具逐一拆除,以取出锻件,因此,每次使用模具时,均需要对多个模具进行精准对位。如此,增大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锻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锻件模具,以解决传统锻件由于使用的模具组合复杂而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2、为此,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锻件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连通的第一锻腔段和第二锻腔段,第一锻腔段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锻腔段的径向尺寸,第一锻腔段的轴向尺寸小于第二锻腔段的轴向尺寸。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锻腔段具有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在远离第一锻腔段的方向上逐渐收拢。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锻腔段的轴向上,第一倾斜面与轴线的第一夹角为0.8°~1.8°。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锻腔段包括倾斜部和横部,横部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锻腔段,横部的另一端连接于倾斜部,倾斜部朝远离第二锻腔段的方向延伸。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锻腔段的轴向上,倾斜部与轴线的第二夹角为0.5°~1.2°。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模具本体设有第一倒角结构,第一倒角结构设于横部和第二锻腔段的连接处;和/或,模具本体设有第二倒角结构,第二倒角结构设于横部和倾斜部的连接处。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模具本体还包括第三锻腔段,第三锻腔段设于第一锻腔段远离第二锻腔段的一侧,第三锻腔段连通第一锻腔段,第三锻腔段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锻腔段的径向尺寸。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锻腔段具有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在远离第一锻腔段的方向上逐渐扩张。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模具本体上设有第三倒角结构,第三倒角结构设于模具本体的外壁;和/或,

11、模具本体上设有夹持槽,夹持槽环设于模具本体的外壁,夹持槽对应第二锻腔段设置。

12、根据本公开提供的锻件模具,该锻件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连通的第一锻腔段和第二锻腔段,第一锻腔段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锻腔段的径向尺寸,第一锻腔段的轴向尺寸小于第二锻腔段的轴向尺寸。本公开技术方案,通过优化设置锻件模具的具体结构,以使得仅利用一个模具即可实现对锻件的锻造成型,规避了作业人员对多个模具的搭建、对位作业,有效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人员的锻造效率,提高了锻件的生产效率。具体而言,将模具本体的锻造内腔配置为至少包括第一锻腔段和第二锻腔段的组合构造,如此,以使得通过该模具本体锻造成型的法兰类锻件具有外部凸台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锻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连通的第一锻腔段和第二锻腔段,所述第一锻腔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锻腔段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锻腔段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锻腔段的轴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锻腔段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在远离所述第一锻腔段的方向上逐渐收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锻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锻腔段的轴向上,所述第一倾斜面与轴线的第一夹角为0.8°~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锻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锻腔段包括倾斜部和横部,所述横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锻腔段,所述横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朝远离所述第二锻腔段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锻腔段的轴向上,所述倾斜部与轴线的第二夹角为0.5°~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设有第一倒角结构,所述第一倒角结构设于所述横部和所述第二锻腔段的连接处;和/或,所述模具本体设有第二倒角结构,所述第二倒角结构设于所述横部和所述倾斜部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还包括第三锻腔段,所述第三锻腔段设于所述第一锻腔段远离所述第二锻腔段的一侧,所述第三锻腔段连通所述第一锻腔段,所述第三锻腔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锻腔段的径向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锻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锻腔段具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在远离所述第一锻腔段的方向上逐渐扩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第三倒角结构,所述第三倒角结构设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壁;和/或,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锻件模具和锻件,该锻件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连通的第一锻腔段和第二锻腔段,第一锻腔段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锻腔段的径向尺寸,第一锻腔段的轴向尺寸小于第二锻腔段的轴向尺寸。本公开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锻件由于使用的模具组合复杂而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才,张渝,邓永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焱炼重型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