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加工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2631发布日期:2022-12-21 03:4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立式加工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加工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2.在大型装备制造领域中,需要对扁平型工件的立起加工时,由于工件高度相对底面长宽较小,立起工件时普通固定夹具难以使用。例如风力发电机的前端盖和后端盖等圆环形工件,单个工件的重量在100千克以上,立起时靠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很难固定不动,造成工件的稳定性差,难以加工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加工固定工装,解决了工件立起加工时的稳定性差,难以立起固定加工且不安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加工固定工装,立板与底板均为矩形且立板与底板垂直,所述立板与底板两侧固定焊接三角形的支撑架,所述立板在与支撑架焊接的对面沿高度方向加工有5个横向贯通的t型槽,螺栓头位于t型槽内部,通过螺栓螺母结构与工件连接。
5.优选的,立板与底板为两直角边,支撑架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顶角角度为20
°
~35
°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结构简单,固定牢固,能够确保工件立起时的稳定性,便于工件的加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提高了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7.图1为立式加工固定工装结构示意图;
8.图2为立式加工固定工装立体图。
9.附图标记:1-立板,2-底板,3-支撑架,4-螺栓,11-t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文中所说的“上部”与“下部”与图中的上下方向一致。
11.本固定工装的原理是利用自身三角形的稳定性结构,加之利用工件原本自带的通孔结构通过螺栓与工件连接一体,进而提高工件立起后的稳定性。
1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式加工固定工装,立板1与底板2均为矩形且立板1与底板2垂直,立板1与底板2两侧固定焊接三角形的支撑架3,立板1在与支撑架3焊接的对面沿高度方向加工有5个横向贯通的t型槽11,用于与立起的工件固定,通过将螺栓4的螺栓头穿入t型槽11中,螺栓杆穿过工件的通孔后用螺母把紧。
13.立板1与底板2为两直角边,支撑架3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
顶角角度为20
°
~35
°
,优选顶角角度为27
°
,立板1与底板2的长度比近似2:1,既保证底板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也节省了场地空间。
14.使用时,将工件立起,选择合适位置将多个螺栓4插入多层t型槽11中,调节螺栓4在t型槽11中的位置,使得螺栓4的螺栓杆与工件的通孔对位,将工件向立板1方向移动使螺栓杆穿过工件的通孔,然后用螺母将工件与固定工装把紧,如果工件的通孔直径大于螺母直径,在螺母与工件之间加装直径大于工件通孔直径的垫板再用螺母把紧。
15.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任何修改、等效变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立板(1)与底板(2)均为矩形且立板(1)与底板(2)垂直,所述立板(1)与底板(2)两侧固定焊接三角形的支撑架(3),所述立板(1)在与支撑架(3)焊接的对面沿高度方向加工有5个横向贯通的t型槽(11),螺栓头位于t型槽(11)内部,通过螺栓螺母结构与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与底板(2)为两直角边,支撑架(3)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顶角角度为20
°
~35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加工固定工装,立板与底板均为矩形且立板与底板垂直,所述立板与底板两侧固定焊接三角形的支撑架,所述立板在与支撑架焊接的对面沿高度方向加工有5个横向贯通的T型槽。立板与底板为两直角边,支撑架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顶角角度为20


技术研发人员:靳向阳 张其峰 潘永臻 宁鹏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金山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