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7955发布日期:2023-03-14 21:4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


背景技术:

2.汽车轮毂一般由铝合金依次经过低压铸造或锻造、机械加工和表面涂装三大主要工序制成。涂装是轮毂生产的最后工序,该工序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轮毂在驾驶过程中在各种环境下的抗腐蚀性和外表的美观。轮毂涂装工艺各个企业基本相同,一般流程为:预处理

底涂

色漆

透明层。其中,预处理的目的在于清除轮毂表面机械加工时沾附的油脂、油污、残留杂质以及铸造表面的氧化层等,并赋予被涂表现一定的化学物理特性,达到增加涂层附着力,增强轮毂防腐蚀性的目的。因此,预处理是涂装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是轮毂涂层良好质量的保证。
3.现有技术中,用于汽车轮毂涂装线预处理的挂具通常采用中心孔型挂具,方便机械臂将轮毂固定于挂具上。授权公告号为cn20311203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涂装线挂具,该涂装线挂具包括两根竖直平行的立杆,左立杆和右立杆,左、右立杆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固定,左立杆上固定有与之垂直的左支架一、左支架二和左支架三,右立杆上固定有与之垂直的右支架一、右支架二和右支架三,左支架一与右支架一水平高度相同,左支架二与右支架二水平高度相同,左支架三与右支架三水平高度相同;左、右立杆上端都连接有挂钩。由于该挂具使用了两根立杆和多个支架,立杆和支架为圆钢材质,挂具质量较重,增加了悬挂链的负载,为了保证前处理效率需要提高链速,链速提高后加剧了设备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包括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两个第一支撑杆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三横杆间隔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杆的一侧,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三横杆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分别设有挡柱。
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横杆的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悬挂链连接的连接结构。
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横杆的下侧面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布置的底杆。
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一横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加强杆。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使用时,通过连接结构将本实用新型悬挂在悬挂链上,将两个待处理的轮毂分别放置到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上,两个第一支撑杆端部和两个第二支撑杆端部的挡柱避免了待处理的轮毂从第一支撑杆上和第二支撑杆上脱出。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包括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两个第一支撑杆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轮毂前处理挂具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悬挂链的负载。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的主视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的侧视图;
14.图中:1、竖杆;2、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第三横杆;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挡柱;8、连接杆;9、连接结构;10、底杆;11、固定杆;12、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6.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竖杆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第三横杆4、两个第一支撑杆5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6,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以及第三横杆4间隔固定连接在竖杆1的一侧,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以及第三横杆4的中心位置与竖杆1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5垂直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杆2的两端,两个第二支撑杆6垂直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杆3的两端,两个第一支撑杆5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6的端部分别设有挡柱7。
17.本实施例中,第三横杆4的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悬挂链连接的连接结构9。第一横杆2的下侧面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布置的底杆10。两个第一横杆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两个固定杆1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加强杆12。
18.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使用时,通过连接结构9将本实用新型悬挂在悬挂链上,将两个待处理的轮毂分别放置到两个第一支撑杆5和两个第二支撑杆6上,两个第一支撑杆5端部和两个第二支撑杆6端部的挡柱7避免了待处理的轮毂从第一支撑杆5上和第二支撑杆6上脱出。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包括竖杆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第三横杆4、两个第一支撑杆5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6,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轮毂前处理挂具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悬挂链的负载。
1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两个第一支撑杆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三横杆间隔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杆的一侧,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三横杆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分别设有挡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杆的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悬挂链连接的连接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侧面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布置的底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加强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该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包括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两个第一支撑杆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三横杆间隔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杆的一侧,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三横杆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分别设有挡柱。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轮毂前处理挂具包括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两个第一支撑杆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轮毂前处理挂具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悬挂链的负载。了悬挂链的负载。了悬挂链的负载。


技术研发人员:乔文明 赵欢阳 陶生辉 许伟刚 李颖 席展飞 李昊 张磊 郭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9
技术公布日:2023/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