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稳定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9678发布日期:2023-04-22 10:2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水泵稳定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泵冲压领域,尤其涉及水泵稳定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1、水泵的制造,一般都是通过模具冲压成型,传统的成型模具都是通过冲压机上的凸模对冲压板上的凹模进行冲压,在连续冲压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冲力的影响,容易造成凸模和凹模松动,与冲压头连接松动的情况发生,从而容易出现冲压不精确,甚至冲压失败,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水泵稳定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泵稳定冲压模具,解决了现有部分水泵冲压模具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抖动,稳定性不好,从而导致冲压出的水泵质量不过关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底板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顶部设置有冲头,所述上模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设置有导向柱。

4、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还缓冲板的一端位于底板的上表面。

5、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在上模板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内部均设置有导向柱,且四个所述安装孔分别位于上模板的四角处。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在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每个所述支撑杆均位于底板和缓冲板之间。

7、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位于缓冲板的上方,所述缓冲板与下模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弹簧,每个所述缓冲弹簧均配置有阻尼器。

8、优选的,缓冲板与下模板的表面设置有穿孔,多个所述穿孔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缓冲板与下模板表面的穿孔与上模板表面的安装孔的位置相互对应。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导向柱的底部位于安装槽内部,所述导向柱穿过上模板、下模板和缓冲板。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在底板的四侧均有设置,每个所述固定板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每个所述固定螺栓均搭配一个固定螺母。

11、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

12、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槽匹配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定位板可以使装置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并避免移位,同时通过设置的固定板与固定板内部的固定螺栓进行定位固定,提升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避免装置在进行冲压的过程中发生移位。

15、2、通过设置在下模板与缓冲板之间的缓冲弹簧与相应的阻尼器,减少装置在工作时的冲击力,减少装置的震动,同时通过设置在安装块上表面的限位块与连接块内部的连接槽进行匹配连接,使上模板与下模板进行匹配连接,从而通过冲头进行冲压,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使装置的稳定性得到提升,避免装置因抖动造成的冲压失败,提升了装置的成型率。

16、综上所述,该装置可以对装置整体提供定位固定,使装置的稳定性得到提升,避免装置因抖动造成的冲压失败,提升了装置的成型率,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板(4),所述底板(1)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3),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7),所述上模板(7)的顶部设置有冲头(9),所述上模板(7)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0),所述安装孔(10)内部设置有导向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5),所述缓冲板(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远离还缓冲板(5)的一端位于底板(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在上模板(7)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10)内部均设置有导向柱(8),且四个所述安装孔(10)分别位于上模板(7)的四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7)在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每个所述支撑杆(17)均位于底板(1)和缓冲板(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下模板(6),所述下模板(6)位于缓冲板(5)的上方,所述缓冲板(5)与下模板(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弹簧(16),每个所述缓冲弹簧(16)均配置有阻尼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缓冲板(5)与下模板(6)的表面设置有穿孔(13),多个所述穿孔(13)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缓冲板(5)与下模板(6)表面的穿孔(13)与上模板(7)表面的安装孔(10)的位置相互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18),所述导向柱(8)的底部位于安装槽(18)内部,所述导向柱(8)穿过上模板(7)、下模板(6)和缓冲板(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在底板(1)的四侧均有设置,每个所述固定板(2)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3),每个所述固定螺栓(3)均搭配一个固定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7)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11),每个所述连接块(11)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12)。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泵稳定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6)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块(14),每个所述安装块(1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与连接槽(12)匹配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水泵稳定冲压模具,涉及水泵冲压领域,针对现有部分水泵冲压模具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抖动,稳定性不好,从而导致冲压出的水泵质量不过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底板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顶部设置有冲头,所述上模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该可以对装置整体提供定位固定,使装置的稳定性得到提升,避免装置因抖动造成的冲压失败,提升了装置的成型率,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海,张宁,董红,李正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江口市十诚汽车零部件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