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2527发布日期:2023-06-10 01:2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油槽的制作方法

本方案涉及放电加工,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油槽。


背景技术:

1、放电加工是利用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又称电火花加工或电蚀加工,进行放电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

2、放电机设有一个用于储油的油槽,待加工的物件设置于油槽内,随后通过电极进行放电加工,为了方便物件的取放,油槽上一般会设有门体,在传统的油槽门体设置上,多采用两种方式,翻转式或是升降式。

3、翻转式的油槽门体由于翻转,需要的空间大,且密封不易,而升降式的油槽门体,如cn201420163804.9所公开的一种放电加工机的油槽门结构,采用配重块的方式进行时升降辅助,并通过锁紧把手锁紧,这种门体的关闭和密封方式,会使得锁紧操作和打开过于复杂,使用不便。

4、并且,在放电加工的过程中,油槽内的油根据工艺的不同,或是浸没工件,或是喷淋,而且放电加工本身会产生加工蚀物,需要被排出,同时对于不同工件的加工,油路压力与油位高度均有不同,故而油槽的设计也应考虑通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油槽,包括油槽本体,所述油槽本体上设置有升降式门体结构,且所述油槽本体的侧壁分别设有出油工位和调节工位,所述出油工位包括出油通路和吸油通路;所述调节工位包括液面调节结构和泄油调节结构;所述升降式门体结构包括固定于门体本体两侧升降锁紧结构,还包括辅助所述门体本体升降的辅助升降结构,升降轨道槽用作于所述门体本体的升降轨道;压紧结构将所述门体本体与所述油槽本体密封,所述辅助升降结构和所述升降轨道槽平行设置于所述油槽本体两侧侧壁,所述门体本体封闭所述油槽本体上的油槽开口。

2、其中,升降锁紧结构,固定于所述门体本体两侧;

3、辅助升降结构,固定于油槽本体两侧,且与所述升降锁紧结构连接,辅助所述门体本体升降;

4、升降轨道槽,固定于所述油槽本体两侧,限制所述门体本体升降方向与所述辅助升降结构的升降方向同向;

5、压紧结构,铰接于所述门体本体两侧,控制所述门体本体与所述油槽本体压紧密封。

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锁紧结构包括:

7、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门体本体的固定端板;

8、压紧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辅助升降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升降结构通过在所述油槽本体上下侧均设有的滚轮固定皮带,所述压紧连接件与所述皮带连接。

10、进一步地,下侧两端的所述滚轮之间通过辅助杆固定,且所述辅助杆上套设有弹性件,辅助所述门体本体抬升。

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轨道槽的座体与所述皮带平行设置,所述座体上平行的设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用于限位所述固定端板上的导向柱。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为l型槽体,且所述第二槽体拐点处圆弧倒角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槽体拐点处的圆弧倒角尺寸。

13、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结构包括:

14、铰接板,铰接于所述固定端板;

15、压紧轮,固定于所述铰接板,并穿过所述固定端板上的通道孔作用于所述座体侧壁;

16、操作杆,凸出于所述门体本体外侧,两端分别与位居两侧的所述铰接板固定。

17、进一步地,所述液面调节结构和泄油调节结构均为提拉式结构,所述液面调节结构包括液位调节杆和伸缩油管,所述液位调节杆上侧超出所述油槽本体,下侧连接于所述伸缩油管上侧,所述伸缩油管下侧连接于所述油槽本体的底侧出油口,所述液位调节杆设有液位指示凸杆指向油槽本体内部,所述液位调节杆在所述油槽本体上侧被锁紧结构定位,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盘、滚珠和锁紧杆,所述液位调节杆穿过所述锁紧盘,被滚珠辅助限位,并被锁紧杆锁紧。

18、进一步地,所述泄油调节结构包括穿过所述油槽本体侧壁上盖板和辅助泄油结构的泄油杆,还包括位于所述泄油杆底侧的压块,所述辅助泄油结构为u型结构,连接于所述油槽本体内壁,其上设有开口槽,所述泄油杆上的定位凸出位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压块为圆形橡胶压块,堵住所述油槽本体底侧泄油口。

19、进一步地,所述出油工位包括油路管路,所述油路管路通过连接端分别连接出油阀门、回油阀口、压力表和至少一个喷淋阀口,所述出油阀门后端为油槽进油口,所述油槽进油口上设有吸油接口与所述连接端接通。

20、进一步地,所述油槽本体在所述调节工位一侧的侧壁上还设有放电头更换工位,所述放电头更换工位上设有放电头更换装置。

21、综上所述,本方案具备以下优点:

22、本方案提供的一种新型油槽,应用于放电机,门体升降操作便捷,密封采用转动压紧式密封,操作高效可靠,密封性能优,并且本方案通过升降轨道槽进行纵向定位和横向支撑,皮带配合滚轮进行升降辅助,弹性件助力升降,同时转动压紧式的锁紧更有利升降式门体与油槽本体的密封。

23、油槽本体下侧的防漏油槽可以预防小概率出现的漏油可能,进一步提高油槽使用的可靠性,防止漏油污染生产车间。

24、同时,本方案中调节工位,油位控制准确,泄油方便,进油控制高效可视化,并且具备液位报警结构,提高了放电加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整体适用性强。

25、本方案通过液位调节过程中利用滚珠结构的设计,减少提升摩擦,并通过锁紧杆锁紧,提高手感的同时有利于操作人员进行液位控制。

26、油槽底部设有的泄油口配合上侧操作的泄油杆,方便加工完成后的整体泄油,且易于排出沉淀物。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油槽,包括油槽本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本体(6)上设置有升降式门体结构,且所述油槽本体(6)的侧壁分别设有出油工位(500)和调节工位(400),所述出油工位(500)包括出油通路和吸油通路;所述调节工位(400)包括液面调节结构和泄油调节结构;所述升降式门体结构包括固定于门体本体(1)两侧升降锁紧结构(2),还包括辅助所述门体本体(1)升降的辅助升降结构(3),升降轨道槽(4)用作于所述门体本体(1)的升降轨道;压紧结构(5)将所述门体本体(1)与所述油槽本体(6)密封,所述辅助升降结构(3)和所述升降轨道槽(4)平行设置于所述油槽本体(6)两侧侧壁,所述门体本体(1)封闭所述油槽本体(6)上的油槽开口(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升降结构(3)固定于所述油槽本体(6)两侧,且与所述升降锁紧结构(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升降结构(3)通过在所述油槽本体上下侧均设有的滚轮(31)固定皮带(32),所述压紧连接件(22)与所述皮带(32)连接,下侧两端的所述滚轮(31)之间通过辅助杆(33)固定,且所述辅助杆(33)上套设有弹性件(34),辅助所述门体本体(1)抬升,所述升降轨道槽(4)的座体(41)与所述皮带(32)平行设置,所述座体(41)上平行的设有第一槽体(411)和第二槽体(412),用于限位所述固定端板(11)上的导向柱(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411)和所述第二槽体(412)为l型槽体,且所述第二槽体(412)拐点处圆弧倒角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槽体(411)拐点处的圆弧倒角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型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结构(5)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本体(6)在所述油槽开口(61)下侧还设有防漏油槽(62),围绕所述油槽开口(61)设有密封台面(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调节结构和泄油调节结构均为提拉式结构,所述液面调节结构包括液位调节杆(401)和伸缩油管(402),所述液位调节杆(401)上侧超出所述油槽本体(6),下侧连接于所述伸缩油管(402)上侧,所述伸缩油管(402)下侧连接于所述油槽本体(6)的底侧出油口,所述液位调节杆(401)设有液位指示凸杆(403)指向油槽本体(6)内部,所述液位调节杆(401)在所述油槽本体(6)上侧被锁紧结构(404)定位,所述锁紧结构(404)包括锁紧盘(4041)、滚珠(4042)和锁紧杆(4043),所述液位调节杆(401)穿过所述锁紧盘(4041),被滚珠(4042)辅助限位,并被锁紧杆(4043)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调节结构包括穿过所述油槽本体(6)侧壁上盖板和辅助泄油结构(302)的泄油杆(301),还包括位于所述泄油杆(301)底侧的压块(303),所述辅助泄油结构(302)为u型结构,连接于所述油槽本体(6)内壁,其上设有开口槽(3021),所述泄油杆(301)上的定位凸出(3011)位于所述开口槽(3021)内,所述压块(303)为圆形橡胶压块,堵住所述油槽本体(6)底侧泄油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工位(500)包括油路管路(501),所述油路管路(501)通过连接端(502)分别连接出油阀门(503)、回油阀口(504)、压力表(505)和至少一个喷淋阀口(506),所述出油阀门(503)后端为油槽进油口(507),所述油槽进油口(507)上设有吸油接口(5071)与所述连接端(502)接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本体(6)在所述调节工位(400)一侧的侧壁上还设有放电头更换工位(600),所述放电头更换工位(600)上设有放电头更换装置(700)。


技术总结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新型油槽,油槽本体上设置有升降式门体结构,且所述油槽本体的侧壁分别设有出油工位和调节工位,所述出油工位包括出油通路和吸油通路;所述调节工位包括液面调节结构和泄油调节结构;所述升降式门体结构包括固定于门体本体两侧升降锁紧结构,还包括辅助所述门体本体升降的辅助升降结构,升降轨道槽用作于所述门体本体的升降轨道;压紧结构将所述门体本体与所述油槽本体密封,所述辅助升降结构和所述升降轨道槽平行设置于所述油槽本体两侧侧壁,所述门体本体封闭所述油槽本体上的油槽开口。本方案中油槽门体升降操作便捷,密封可靠性高,油槽内液位控制便捷,泄油方便同时具备液位调控功能,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群基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