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5909发布日期:2023-04-19 10:0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轧辊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1、轧机工作辊换辊时需要对轧辊进行抽辊作业,在原有的换辊工作过程中需先将轧辊卡环卸下后使用换辊小车缓慢的将轧辊从轧机中抽出,由于卡环拆卸后两端轴承未被完全固定不吃力,因而存在一定几率会发生轴承脱落的问题。

2、由于宝钢1550ucmw冷连轧机组属于重型机械设备,因此轴承的脱落一方面容易损伤轧辊和轧机组件,另一方面还需额外增加2-4小时工时用以重新装配轴承和维修设备。严重影响轧机组与钢厂的同步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包括:

3、设置在主杆两端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朝内侧翻折,所述第二折弯部也同向的朝所述内侧翻折,

4、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分别固定在轧辊两端的轴承上,使轴承相向受力防止向外脱落。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杆为由外杆和内杆组成的复合结构构成,所述外杆套设在所述内杆外周,所述外杆和内杆通过一伸缩节连接固定,通过所述伸缩节控制内杆从外杆一端伸出从而改变主杆长度,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内杆相连,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外杆一端相连。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通过所述定位孔和固定孔固定在所述轧辊两端。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是腰孔,所述固定孔是圆孔。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外径。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固定孔通过沉头螺栓进行固定。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通过设置在主杆两端的折弯固定部对轴承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设置复合结构的内外杆机构以适应不同长度尺寸的轧辊,避免了轧辊和轴承座在移动过程中发生,降低了安全风险和轧辊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为由外杆和内杆组成的复合结构构成,所述外杆套设在所述内杆外周,所述外杆和内杆通过一伸缩节连接固定,通过所述伸缩节控制内杆从外杆一端伸出从而改变主杆长度,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内杆相连,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外杆一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通过所述定位孔和固定孔固定在所述轧辊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是腰孔,所述固定孔是圆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固定孔通过沉头螺栓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轧机抽辊辅助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杆两端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朝内侧翻折,所述第二折弯部也同向的朝所述内侧翻折,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分别固定在轧辊两端的轴承上,使轴承相向受力防止向外脱落。通过设置在主杆两端的折弯固定部对轴承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设置复合结构的内外杆机构以适应不同长度尺寸的轧辊,避免了轧辊和轴承座在移动过程中发生,降低了安全风险和轧辊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吕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科德轧辊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