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上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4100发布日期:2023-05-27 22:5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连杆上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夹模具,特别涉及连杆上料模具。


背景技术:

1、发动机连杆,又称发动机活塞连杆,其作用是连接活塞与曲轴,并把活塞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曲轴,使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做功。发动机连杆包括杆身、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连杆轴承和定位销钉,杆身上和连杆轴承盖上均设置有连杆螺栓穿孔和销钉孔。发动机连杆杆身的结构如图9所示。

2、为了保证发动机连杆杆身和连杆轴承盖之间的装配精度及提高装配的操作便利性,一般先要将销钉压装在发动机连杆杆身上的销钉孔内,使销钉起到装配定位的作用。在发动机连杆杆身上压装销钉时,要先进行发动机连杆杆身的装夹固定,且在销钉压装前,要保证发动机连杆杆身装夹到位,在销钉压装过程中,要保证发动机连杆杆身的夹持固定稳定性,在销钉压装后,要便于发动机连杆杆身的取下,这就导致现有设备的结构极其复杂,零部件增多导致可靠性下降,从而导致组装效率低下,并且其占用空间较大,增加了组装设备的工位占用面积。故此,我们提出连杆上料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连杆上料模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连杆上料模具,用于在发动机连杆杆身上的销钉孔内压装销钉的过程中装夹固定发动机连杆杆身,其包括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内活动安装有抬杆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后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连接板向垂直;所述连接座上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活动贯穿连接座并与抬杆结构传动连接,所述安装结构的上端安装有压钉模具,所述抬杆结构的上端延伸至安装结构的上方并位于压钉模具的下方,所述安装结构的前端下部安装有顶杆结构,所述顶杆结构位于压钉模具的下方。

4、优选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侧板,且一侧的侧板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穿梭槽;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共同安装有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位于后板的前侧且通过螺栓与后板相连;后板的前端开设有一号滑槽和二号滑槽,所述一号滑槽呈左右设置,所述二号滑槽呈竖直设置,且一号滑槽与二号滑槽呈十字交叉分布,所述穿梭槽与一号滑槽相连通;所述压钉模具安装在两个侧板的上端,且压钉模具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置杆槽,置杆槽的槽顶面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发动机连杆杆身上的连杆螺栓穿孔配合;所述连接板安装在两个侧板的后端。

5、优选的,所述抬杆结构包括分别位于一号滑槽和二号滑槽内的驱动杆和升降块,所述驱动杆活动穿插安装在升降块上,且驱动杆和升降块之间构成斜面传动结构,所述驱动杆的一端穿过穿梭槽并与二号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块的前端穿插活动安装有托杆架,托架位于前板的上方,所述托杆架为拨叉状结构;所述托杆架的上端两侧均安装有托杆垫片,托杆垫片位于压钉模具的下方。

6、优选的,所述升降块包括纵滑块,所述纵滑块的前端上部开设有插孔,所述纵滑块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贯穿纵滑块的左、右端且呈左右倾斜设置,所述纵滑块的一端下部设置有一号止位面,所述一号止位面的上侧向纵滑块的左右对称面倾斜,且与传动槽的下槽壁面的高的一侧相接。

7、优选的,所述驱动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穿过穿梭槽并通过轴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杆体的上端远离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为倾斜的上驱动斜面,所述杆体的下端远离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为倾斜的下驱动斜面,所述上驱动斜面和下驱动斜面分别与传动槽的上槽壁面和下槽壁面接触配合;在所述杆体的下端靠近驱动组件的一侧和下驱动斜面之间共同设置有二号止位面,所述二号止位面与一号止位面配合。

8、优选的,所述托杆架包括穿插活动安装在插孔内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托块,两个所述托杆垫片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两个托块的上端。

9、优选的,所述顶杆结构包括安装在前板前端下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为倒t形腔且贯穿安装座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卡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上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安装腔内,且弹簧的上端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通过安装腔延伸至安装座的上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连杆上料模具,将安装结构、抬杆结构、压钉模具、顶杆结构和驱动组件组成装夹固定发动机连杆杆身的模具,驱动组件驱动位于安装结构内的抬杆结构运动,使升降块上下移动,压钉模具位于安装结构的上端,顶杆结构位于压钉模具的下方且与安装结构相连,装夹固定发动机连杆杆身的模具呈立式分布,使得在装夹发动机连杆杆身时可以将发动机连杆杆身装夹固定成竖直状态,结构更紧凑,在水平面上占用的空间更小,工位占用面积更小,发动机连杆杆身的装夹固定操作也更方便,提高装夹固定发动机连杆杆身的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连杆上料模具,抬杆结构安装在安装结构内,安装结构起到安装抬杆结构和给抬杆结构的运动进行导向的作用,压钉模具和顶杆结构均与安装结构相连,在装配上,抬杆结构、压钉模具和顶杆结构相对安装结构形成一内二外部装配布局,且压钉模具和顶杆结构形成一上一下的装配布局,使得在装配过程中,不会互相影响,装配更方便,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13、3.本实用新型连杆上料模具,在驱动组件驱动抬杆结构运动时,抬杆结构内的驱动杆和升降块构成斜面传动结构,在后板上的一号滑槽和二号滑槽的作用下,当驱动杆在一号滑槽内滑动时,升降块在二号滑槽内滑动,从而可以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实现升降块的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方便发动机连杆杆身装夹固定和取出,利用斜面传动结构,传动可靠性高,对发动机连杆杆身的装夹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可以减少用于装夹固定发动机连杆杆身的结构数量,装配更加简单方便,同时,设置的一号滑槽和二号滑槽用于安装驱动杆和升降块,并可以对驱动杆和升降块的运动进行导向,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结构用于驱动杆和升降块的运动导向,结构数量上更加精简,也可以更加方便抬杆结构和安装结构之间的装配,进一步提高装配便利性,使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特征:

1.连杆上料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安装结构(2),所述安装结构(2)内活动安装有抬杆结构(3),所述安装结构(2)的后端安装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与连接板(5)向垂直;所述连接座(6)上远离连接板(5)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组件(7),所述驱动组件(7)的输出端活动贯穿连接座(6)并与抬杆结构(3)传动连接,所述安装结构(2)的上端安装有压钉模具(4),所述抬杆结构(3)的上端延伸至安装结构(2)的上方并位于压钉模具(4)的下方,所述安装结构(2)的前端下部安装有顶杆结构(8),所述顶杆结构(8)位于压钉模具(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上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2)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侧板(21),且一侧的侧板(21)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穿梭槽(211);两个所述侧板(21)之间共同安装有前板(22)和后板(23),所述前板(22)位于后板(23)的前侧且通过螺栓与后板(23)相连;所述后板(23)的前端开设有一号滑槽(231)和二号滑槽(232),所述一号滑槽(231)呈左右设置,所述二号滑槽(232)呈竖直设置,且一号滑槽(231)与二号滑槽(232)呈十字交叉分布,所述穿梭槽(211)与一号滑槽(231)相连通;所述压钉模具(4)安装在两个侧板(21)的上端,且压钉模具(4)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置杆槽,所述连接板(5)安装在两个侧板(21)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上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抬杆结构(3)包括分别位于一号滑槽(231)和二号滑槽(232)内的驱动杆(32)和升降块(31),所述驱动杆(32)活动穿插安装在升降块(31)上,且驱动杆(32)和升降块(31)之间构成斜面传动结构,所述驱动杆(32)的一端穿过穿梭槽(211)并与二号驱动组件(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块(31)的前端穿插活动安装有托杆架(33),所述托杆架(33)位于前板(22)的上方,所述托杆架(33)为拨叉状结构;所述托杆架(33)的上端两侧均安装有托杆垫片(34),所述托杆垫片(34)位于压钉模具(4)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上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结构(8)包括安装在前板(22)前端下部的安装座(81),所述安装座(81)的下端开设有安装腔(82),所述安装腔(82)为倒t形腔且贯穿安装座(81)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座(81)的下端卡接有封板(83),所述封板(83)的上端设置有弹簧(84),所述弹簧(84)位于安装腔(82)内,且弹簧(84)的上端设置有顶柱(85),所述顶柱(85)通过安装腔(82)延伸至安装座(81)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连杆上料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内活动安装有抬杆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后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活动贯穿连接座并与抬杆结构传动连接,所述安装结构的上端安装有压钉模具,所述抬杆结构的上端延伸至安装结构的上方并位于压钉模具的下方,所述安装结构的前端下部安装有顶杆结构。本技术所述的连杆上料模具,呈立式分布,可以将发动机连杆杆身装夹固定成竖直状态,工位占用面积更小,驱动杆和升降块构成斜面传动结构,传动可靠性高,对发动机连杆杆身的装夹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邱丰成,邱志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力比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