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式铆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3350发布日期:2023-04-20 00:2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转盘式铆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生产自动化机械,尤其是涉及转盘式铆接机。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电机的生产都依靠动化生产设备完成,但在很多情况下,电机齿轮板针的铆接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不仅效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而且很难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转盘式铆接机,包括机台,机台的顶面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治具,若干个定位治具以转盘的中心为圆心环形分布,机台上沿转盘外周依次设有送针机构、铜套装料机构、齿轮板装料机构、铆接机构与退料机构。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送针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侧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动板,第一安装板的顶面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板连接,以驱动第一活动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活动板上设有下压针定位板,下压针定位板的顶面设有送料座,送料座上开设有行程槽,行程槽内活动设置有送料块,送料块上开设有接料孔,行程槽分为接料室与放料室,下压针定位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送料块连接,以驱动送料块在接料室与放料室来回移动,送料座的顶面设有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上设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针,第三气缸可驱动压针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送料座的顶面开设有供压针伸入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放料室相通,第一活动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放料室相通,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送料座的顶面还开设有与接料室相通的进料孔,送针机构还包括齿轮板针振动盘,齿轮板针振动盘的出料端与进料孔通过管道连通。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铜套装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侧面滑动安装有第二活动板,第二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板连接,以驱动第二活动板朝转盘方向往复移动,第二活动板的侧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板的顶面设有第五气缸,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块连接,以驱动第一活动块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活动块的底面设有第一气动夹爪,第二支架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气动夹爪的下端设有接料座,铜套装料机构还包括铜套振动盘,铜套振动盘设置在机台的一侧,铜套振动盘的出料端与接料座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齿轮板装料机构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设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的侧面滑动安装有第三活动板,第三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第六气缸,第六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三活动板连接,以驱动第三活动板朝转盘方向往复移动,第三活动板的侧面滑动安装有第二活动块,第三活动板的顶面设有第七气缸,第七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块连接,以驱动第二活动块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第二活动块的底面设有第二气动夹爪,第三支架上位于第四安装板的下方设有中转板,齿轮板装料机构还包括齿轮板储料箱,齿轮板储料箱设置在机台的一侧,齿轮板储料箱的出料端与中转板之间架设有进料导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铆接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板,两个支板之间设有油缸支撑板,油缸支撑板上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铆接压头,油缸可驱动铆接压头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退料机构包括第四支架,第四支架的上端设有第八气缸,第八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板,第八气缸可驱动连接板向转盘方向往复移动,连接板的上端设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九气缸,第九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出料吸盘,第九气缸可驱动出料吸盘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连接板的下端设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上开设有避让孔,出料吸盘穿设于避让孔中,第四支架上位于出料吸盘的下方倾斜设置有出料导板,退料机构还包括第十气缸,第十气缸设置在转盘的下方,第十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顶料块,第十气缸的活塞杆可驱动顶料块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顶料块上设有顶杆,定位治具上开设有供顶杆穿入的中心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合理,通过转盘转动依次经过送针机构、铜套装料机构、齿轮板装料机构、铆接机构与退料机构,将齿轮板针和齿轮板进行铆接,操作过程自动化上料和下料,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操作安全系数,避免操作人员手工操作过程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转盘式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机台的顶面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治具,若干个定位治具以转盘的中心为圆心环形分布,机台上沿转盘外周依次设有送针机构、铜套装料机构、齿轮板装料机构、铆接机构与退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铆接机,其特征在于:送针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侧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动板,第一安装板的顶面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板连接,以驱动第一活动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活动板上设有下压针定位板,下压针定位板的顶面设有送料座,送料座上开设有行程槽,行程槽内活动设置有送料块,送料块上开设有接料孔,行程槽分为接料室与放料室,下压针定位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送料块连接,以驱动送料块在接料室与放料室来回移动,送料座的顶面设有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上设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针,第三气缸可驱动压针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送料座的顶面开设有供压针伸入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放料室相通,第一活动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放料室相通,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送料座的顶面还开设有与接料室相通的进料孔,送针机构还包括齿轮板针振动盘,齿轮板针振动盘的出料端与进料孔通过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铆接机,其特征在于:铜套装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侧面滑动安装有第二活动板,第二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板连接,以驱动第二活动板朝转盘方向往复移动,第二活动板的侧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板的顶面设有第五气缸,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块连接,以驱动第一活动块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活动块的底面设有第一气动夹爪,第二支架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气动夹爪的下端设有接料座,铜套装料机构还包括铜套振动盘,铜套振动盘设置在机台的一侧,铜套振动盘的出料端与接料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铆接机,其特征在于:齿轮板装料机构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设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的侧面滑动安装有第三活动板,第三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第六气缸,第六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三活动板连接,以驱动第三活动板朝转盘方向往复移动,第三活动板的侧面滑动安装有第二活动块,第三活动板的顶面设有第七气缸,第七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块连接,以驱动第二活动块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第二活动块的底面设有第二气动夹爪,第三支架上位于第四安装板的下方设有中转板,齿轮板装料机构还包括齿轮板储料箱,齿轮板储料箱设置在机台的一侧,齿轮板储料箱的出料端与中转板之间架设有进料导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铆接机,其特征在于:铆接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板,两个支板之间设有油缸支撑板,油缸支撑板上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铆接压头,油缸可驱动铆接压头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铆接机,其特征在于:退料机构包括第四支架,第四支架的上端设有第八气缸,第八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板,第八气缸可驱动连接板向转盘方向往复移动,连接板的上端设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九气缸,第九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出料吸盘,第九气缸可驱动出料吸盘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连接板的下端设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上开设有避让孔,出料吸盘穿设于避让孔中,第四支架上位于出料吸盘的下方倾斜设置有出料导板,退料机构还包括第十气缸,第十气缸设置在转盘的下方,第十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顶料块,第十气缸的活塞杆可驱动顶料块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顶料块上设有顶杆,定位治具上开设有供顶杆穿入的中心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机生产自动化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转盘式铆接机,包括机台,机台的顶面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治具,若干个定位治具以转盘的中心为圆心环形分布,机台上沿转盘外周依次设有送针机构、铜套装料机构、齿轮板装料机构、铆接机构与退料机构,本技术的结构紧凑合理,通过转盘转动依次经过送针机构、铜套装料机构、齿轮板装料机构、铆接机构与退料机构,将齿轮板针和齿轮板进行铆接,操作过程自动化上料和下料,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操作安全系数,避免操作人员手工操作过程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彭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威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