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4983发布日期:2023-06-03 08:1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支座。


背景技术:

1、锅炉吊杆、受热面直排管、细长轴及管子类产品的端面及倒角一般采用车床进行加工,采用车床加工的特点是每次批量大、品种多,零件在探出车床主轴尾端部分大于800mm以上时,工件容易产生振动,当工件与机床共振时,易甩弯产生人身或设备安全事故,同时也因工件偏摆振动加速了对车床主轴轴承的磨损,操作者在操作时仅能采用小切削量进行加工,不能采用大切销量加工,影响工件加工的效率,制约锅炉吊杆、受热面直排管、细长轴及管子类产品的加工生产。

2、目前在生产中,长轴类工件的加工通常会使用到支撑架,通过支撑架来保证加工工件的中心位置,现有技术中车床的支撑架移动不便,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轴类的长工件在加工至中间位置时,工件上容易产生振纹,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工件的震颤容易造成废品的产生。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支撑牢固、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专用于超长超重轴类产品加工轴件的端面加工辅助中心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长轴类工件支撑架结构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振纹,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支座,包括下横梁角钢、垂直支管、中央台板、上平台板、轴承、轴承内套、轴承套下半座和轴承套上半座,垂直支管的一端安装在下横梁角钢上,垂直支管的另一端与中央台板建立连接,中央台板上设置有多个下支螺栓,上平台板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支螺栓上,上平台板上设置有轴承套下半座,轴承套下半座与轴承套上半座铰接,轴承套下半座与轴承套上半座内设置有轴承,轴承内设置有轴承内套,轴承内套用于安装轴类管类工件。

4、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梁角钢焊接在配重底座上。

5、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梁角钢上焊接有斜支加强管,斜支加强管的另一端与中央台板焊接,斜支加强管与中央台板所呈角度范围在40°~50°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台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底角销,底角销对称布置轴承套下半座的两侧,每个底角销分别与中央台板和轴承套下半座焊接。

7、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套下半座与轴承套上半座上分别设置有轴承座铰链套,轴承套下半座与轴承套上半座的轴承座铰链套通过铰链轴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套下半座与轴承套上半座上分别设置有铰链耳,轴承套下半座与轴承套上半座上的铰链耳纵向对齐,两个铰链耳通过铰链螺栓连接并通过铰链螺母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套上半座上设置有吊环,吊环通过吊环螺钉与轴承套上半座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座克服现有技术在车床上车削大型的轴类工件时,因振动大不敢使用大切削量,效率低,且车削精度低的问题,减少了因车床震刀影响的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消除了工件与车床共振所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1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移动且使用方便,专用于超长超重轴类产品加工轴件的端面加工辅助支撑支架,提高长轴类工件加工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横梁角钢(2)、垂直支管(4)、中央台板(5)、上平台板(7)、轴承(11)、轴承内套(12)、轴承套下半座(13)和轴承套上半座(19),垂直支管(4)的一端安装在下横梁角钢(2)上,垂直支管(4)的另一端与中央台板(5)建立连接,中央台板(5)上设置有多个下支螺栓(6),上平台板(7)通过螺栓(9)安装在下支螺栓(6)上,上平台板(7)上设置有轴承套下半座(13),轴承套下半座(13)与轴承套上半座(19)铰接,轴承套下半座(13)与轴承套上半座(19)内设置有轴承(11),轴承(11)内设置有轴承内套(12),轴承内套(12)用于安装轴类管类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角钢(2)焊接在配重底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角钢(2)上焊接有斜支加强管(3),斜支加强管(3)的另一端与中央台板(5)焊接,斜支加强管(3)与中央台板(5)所呈角度范围在40°~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台板(5)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底角销(8),底角销(8)对称布置轴承套下半座(13)的两侧,每个底角销(8)分别与中央台板(5)和轴承套下半座(13)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下半座(13)与轴承套上半座(19)上分别设置有轴承座铰链套(14),轴承套下半座(13)与轴承套上半座(19)的轴承座铰链套(14)通过铰链轴(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下半座(13)与轴承套上半座(19)上分别设置有铰链耳(16),轴承套下半座(13)与轴承套上半座(19)上的铰链耳(16)纵向对齐,两个铰链耳(16)通过铰链螺栓(17)连接并通过铰链螺母(18)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上半座(19)上设置有吊环(20),吊环(20)通过吊环螺钉(10)与轴承套上半座(19)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支座,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长轴类工件支撑架结构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振纹,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的垂直支管的一端安装在下横梁角钢上,垂直支管的另一端与中央台板建立连接,中央台板上设置有多个下支螺栓,上平台板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支螺栓上,上平台板上设置有轴承套下半座,轴承套下半座与轴承套上半座铰接,轴承套下半座与轴承套上半座内设置有轴承,轴承内设置有轴承内套,轴承内套用于安装轴类管类工件。本技术的一种支座减少因车床震刀影响的产品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消除了工件与车床共振所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孝,刘金波,苏维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