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5309发布日期:2023-08-14 05:5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铜线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


背景技术:

1、导线,指的是用作电线电缆的材料,工业上也指电线,一般由铜或铝制成,也有用银线所制,用来疏导电流或者是导热,铜线导电性很好,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等,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可制成管、棒、线、条、带、板、箔等铜材。

2、目前,导线几乎都是圆形的导线,在生产方形导线时需要通过使用特定尺寸模具,使用拉丝机拉出,缺点是不同尺寸需要使用不同尺寸模具,降低了生产时的效率,并且在铜线拉丝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入口润滑区注入拉丝油,有效降低磨损,为铜线提供良好的润滑保护,铜线在与工作区磨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被拉丝油吸收,如果不及时排出,会引起表面的局部高温,而导致铜线性质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旨在解决大的不同尺寸需要使用不同尺寸模具、不及时排出拉丝油引起局部高温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包括安装板、进料口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后表面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油路,且进料口开口的内壁安装有润滑管,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贯穿安装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挤压块,所述安装板的空腔中连接有限位圆盘,且限位圆盘与挤压块的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滑块,所述安装板空腔的内壁开设有集油腔,且集油腔的底表面设置有出油管。

3、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侧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进料口为圆环状设计,所述进油管与环形油路之间相连通,且环形油路与润滑管之间相连通。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通过安装板侧表面的开口从而便于铜丝的经过,随后通过进油管向进料口中进油,最后通过环形油路向润滑管流动进行喷油从而对铜线进行均匀上油。

5、优选的,所述丝杆与安装板构成螺纹连接,且丝杆与连接板构成转动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通过转动丝杆使其带动一端的连接板进行运动。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设置有凹槽,且连接板与挤压块构成滑动连接,并且连接板与挤压块之间连接有弹簧。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通过连接板的运动带动挤压块进行运动,使得挤压块在运动后相对连接板的表面进行滑动。

9、优选的,所述滑块为圆柱设计,所述限位圆盘的侧表面设置有滑槽,且限位圆盘与滑块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滑块的表面设置有开口。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通过挤压块的运动带动滑块在限位圆盘侧表面的滑槽中进行滑动。

11、优选的,所述集油腔的直径大于安装板侧表面开口的直径,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贯穿安装板的侧表面。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通过集油腔对加工过的铜丝表面的油液进行收集,随后通过出油管对使用后的拉丝油进行排出。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

14、1.设置有润滑管与环形油路,使本装置在工作时通过环形油路将拉丝油导向润滑管,使得润滑管在不同方向对铜丝原料进行润滑,提高本装置在润滑铜线时的均匀性,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15、2.设置有挤压块与限位圆盘,使本装置通过转动丝杆带动连接板和挤压块运动,使得挤压块通过表面的滑块在限位圆盘侧表面的滑槽滑动,使得挤压块随着滑槽滑动从而展开方形开口便于铜线加工,通过丝杆带动挤压块改变位置从而改变方形开口的尺寸,减少更换模具的时间;

16、3.设置有集油腔与出油管,使本装置通过集油腔对加工后的铜线进行环绕,使得加工后铜线表面的拉丝油被集油腔所收集,随后通过出油管对油液进行快速排出,提高本装置清排拉丝油的速度,保证本装置加工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包括安装板(1)、进料口(2)和连接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后表面安装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油管(3),所述进料口(2)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油路(4),且进料口(2)开口的内壁安装有润滑管(5),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贯穿安装有丝杆(6),且丝杆(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7),并且连接板(7)的一端安装有挤压块(8),所述安装板(1)的空腔中连接有限位圆盘(10),且限位圆盘(10)与挤压块(8)的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滑块(9),所述安装板(1)空腔的内壁开设有集油腔(11),且集油腔(11)的底表面设置有出油管(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侧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进料口(2)为圆环状设计,所述进油管(3)与环形油路(4)之间相连通,且环形油路(4)与润滑管(5)之间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与安装板(1)构成螺纹连接,且丝杆(6)与连接板(7)构成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的表面设置有凹槽,且连接板(7)与挤压块(8)构成滑动连接,并且连接板(7)与挤压块(8)之间连接有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为圆柱设计,所述限位圆盘(10)的侧表面设置有滑槽,且限位圆盘(10)与滑块(9)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滑块(9)的表面设置有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腔(11)的直径大于安装板(1)侧表面开口的直径,所述出油管(12)的一端贯穿安装板(1)的侧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于铜线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四辊面轧边模具,包括安装板、进料口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后表面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油路,且进料口开口的内壁安装有润滑管,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贯穿安装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挤压块,所述安装板的空腔中连接有限位圆盘,且限位圆盘与挤压块的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滑块。该四辊面轧边模具,设置有润滑管与环形油路,使本装置在工作时通过环形油路将拉丝油导向润滑管,使得润滑管在不同方向对铜丝原料进行润滑,提高本装置在润滑铜线时的均匀性,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棋瑞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