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旋装置

文档序号:35455856发布日期:2023-09-14 19:5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旋装置

本发明涉及切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切旋装置。


背景技术:

1、双筒形结构具有广泛应用,如涡喷涡扇发动机火焰筒。双筒形结构包括底板、内筒、外筒。现有的切旋装置不能加工外筒,如《航空制造技术》期刊的《带底部法兰筒形件切旋成形工艺研究》中提出的切旋装置,现有的切旋装置包括垫板、芯轴、旋轮,在加工时,芯轴将毛坯板压紧在垫板上,然后旋轮沿毛坯板的径向运动并切旋毛坯板的上侧,使得毛坯板的边缘分叉形成基板和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翻边,当旋轮靠近芯轴后,旋轮向上运动并旋压喇叭状翻边,喇叭状翻边形变而形成贴合在芯轴的外侧的内筒。现有的切旋装置不能继续旋压基板而加工出外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切旋装置不能加工出外筒,提出一种切旋装置,可加工出外筒。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切旋装置,包括底座、用于支撑毛坯板的转动台、用于驱动转动台的转动机构、设置在转动台的上方的芯轴、用于驱动芯轴沿竖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动台的一侧设置有旋轮,底座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轮沿毛坯板的径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旋轮沿竖向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切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转动台的上方的挤压筒、用于驱动挤压筒沿竖向运动的第四驱动机构,挤压筒和芯轴同轴设置,转动台包括和底座转动连接的内板、套设置在内板的外侧且可沿内板轴向滑动的外板,以及用于固定外板的位置的固定机构,毛坯板的直径大于内板的直径而小于外板的外径,内板上侧和外板的上侧齐平,挤压筒的外径等于内板的直径。

4、通过上述设置,旋轮先切旋毛坯板,使毛坯板的边缘分叉形成基板和喇叭状翻边,而后旋轮向上运动并将喇叭状翻边旋压形成内筒,加工外筒时,外板向下运动并将基板的下侧暴露在空气中,由挤压筒将基板压紧在内板上后,旋轮沿毛坯板的径向运动,基板在旋轮的作用下边缘向上倾斜,当旋轮靠近挤压筒后,旋轮向上运动并使基板继续形变而形成贴合在挤压筒的外壁的外筒。

5、进一步的,旋轮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旋轮处于第一状态时,旋轮靠近转动台的一端向下倾斜,以便旋轮对毛坯板的上侧进行切旋并加工形成内筒;当旋轮处于第二状态时,旋轮靠近转动台的一端向上倾斜,以便旋轮旋压基板并加工形成外筒。

6、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在加工外筒时,不需要先加工基板的边缘,处于第二状态的旋轮直接向上运动就能对基板进行旋压而形成外筒,从而提高了本申请加工外筒的效率。

7、进一步的,转动台的一侧设置有升降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并和升降台连接,升降台的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座,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升降台上并和滑动座连接,滑动座靠近转动台的一侧设置有轮架,轮架靠近转动台的一端和旋轮转动连接,轮架和滑动座转动连接,以便通过转动轮架切换旋轮所处状态,滑动座设置有用于锁紧轮架的锁紧机构。

8、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切换旋轮的状态,从而进一步加快本申请的生产效率。

9、进一步的,轮架包括和滑动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固定连接在转动座靠近转动台的一侧的支架,旋轮转动连接在支架靠近转动台的一端,锁紧机构包括和滑动座固定连接的定位环,以及和定位环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转动座转动连接在定位环内,锁紧螺栓和转动座抵接。

10、通过上述设置,方便锁紧轮架。

11、进一步的,定位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定位环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转动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当转动杆和第一限位杆抵接时,旋轮处于第一状态;当转动杆和第二限位杆抵接时,旋轮处于第二状态。

12、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转动轮架切换旋轮的状态时,方便轮架的定位。

13、进一步的,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顶板,顶板通过连接板和底座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一油缸,第一油缸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侧的第一缸体、滑动连接在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固定连接在第一活塞的下侧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一缸体连接的第一油泵,第一活塞杆的下端和挤压筒转动连接。

14、进一步的,第四驱动机构包括套设置在第一缸体上的壳体,壳体和第一缸体之间形成围绕第一缸体设置的第一腔体,第四驱动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二活塞、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塞的下侧的第二活塞杆、和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油泵,第二活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挤压筒转动连接在安装板的下侧。

15、进一步的,安装板和挤压筒之间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和安装板均呈环形,第一活塞杆穿过转动板和安装板,转动板和挤压筒可拆卸连接,转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向环,导向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安装板的内侧设置在限位凸起和转动板之间,安装板和导向环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限位凸起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安装板和转动板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

16、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挤压筒的转动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得挤压筒的转动的阻力更小。

17、进一步的,转动机构包括和底座转动连接的输出座,内板设置在输出座的上侧并通过连接柱和输出座固定连接,转动机构还包括和输出座固定连接的从动轮、设置在底座的下侧的电机、和电机连接的驱动轮,驱动轮通过皮带和从动轮传动连接,驱动轮的半径小于从动轮的半径。

18、通过上述设置,输出座输出的力变大。

19、进一步的,挤压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端板,端板和转动板可拆卸连接,第一活塞杆穿过端板并和端板密封连接,第一活塞杆和端板之间设置有o型圈,端板上设置有贯穿端板的上下两侧的第一气道,第一气道的下端延伸至挤压筒的内侧,第一气道设置有朝向挤压筒的内侧的单向阀,固定机构包括套设置在连接柱上的滑套、和滑套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和连接柱抵接,内板的上侧设置有若干吸附槽,连接柱内设置有第二气道,第二气道的上端和吸附槽连通,输出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第三活塞将第二腔体分成位于第三活塞的上侧的上腔室和位于第三活塞的下侧的下腔室,上腔室和第二气道连通,下腔室和大气连通,下腔室设置有用于对第三活塞施加向上的力的弹簧,第三活塞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上端和滑套抵接。

20、通过上述设置,内筒加工完成后,挤压筒将基板压紧在内板上后,方便将芯轴从内筒中拔出来,外筒加工时,外板向下运动并使第三活塞向下运动,第三活塞抽出吸附槽内的空气,吸附槽吸住毛坯板,当外筒加工完成后,第一活塞杆向下运动,以增加挤压筒内的气压,使挤压筒容易从外筒中拔出,从而提高本申请的脱模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切旋装置,包括底座、用于支撑毛坯板的转动台、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台的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台的上方的芯轴、用于驱动所述芯轴沿竖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动台的一侧设置有旋轮,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轮沿所述毛坯板的径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旋轮沿竖向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台的上方的挤压筒、用于驱动所述挤压筒沿竖向运动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挤压筒和所述芯轴同轴设置,所述转动台包括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内板、套设置在所述内板的外侧且可沿所述内板轴向滑动的外板,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外板的位置的固定机构,所述毛坯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内板的直径而小于外板的外径,所述内板上侧和所述外板的上侧齐平,所述挤压筒的外径等于所述内板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轮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旋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旋轮靠近所述转动台的一端向下倾斜,以便所述旋轮对所述毛坯板的上侧进行切旋并加工形成内筒;当所述旋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旋轮靠近所述转动台的一端向上倾斜,以便所述旋轮旋压基板并加工形成外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台的一侧设置有升降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和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升降台的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并和所述滑动座连接,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转动台的一侧设置有轮架,所述轮架靠近所述转动台的一端和所述旋轮转动连接,所述轮架和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以便通过转动所述轮架切换所述旋轮所处状态,所述滑动座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轮架的锁紧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包括和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座靠近所述转动台的一侧的支架,所述旋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靠近所述转动台的一端,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和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的定位环,以及和所述定位环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定位环内,所述锁紧螺栓和所述转动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切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定位环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当所述转动杆和所述第一限位杆抵接时,所述旋轮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转动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抵接时,所述旋轮处于第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通过连接板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下侧的第一缸体、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的下侧的第一活塞杆、和所述第一缸体连接的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下端和所述挤压筒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切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套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缸体之间形成围绕所述第一缸体设置的第一腔体,所述第四驱动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二活塞、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塞的下侧的第二活塞杆、和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挤压筒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切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挤压筒之间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和所述安装板均呈环形,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所述转动板和所述安装板,所述转动板和所述挤压筒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安装板的内侧设置在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转动板之间,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导向环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转动板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切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输出座,所述内板设置在所述输出座的上侧并通过连接柱和所述输出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和所述输出座固定连接的从动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侧的电机、和所述电机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皮带和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半径小于所述从动轮的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切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和所述转动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所述端板并和所述端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和所述端板之间设置有o型圈,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端板的上下两侧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挤压筒的内侧,所述第一气道设置有朝向所述挤压筒的内侧的单向阀,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的滑套、和所述滑套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和所述连接柱抵接,所述内板的上侧设置有若干吸附槽,所述连接柱内设置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上端和所述吸附槽连通,所述输出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将所述第二腔体分成位于所述第三活塞的上侧的上腔室和位于所述第三活塞的下侧的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下腔室和大气连通,所述下腔室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三活塞施加向上的力的弹簧,所述第三活塞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和所述滑套抵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旋装置,包括底座、用于支撑毛坯板的转动台、用于驱动转动台的转动机构、设置在转动台的上方的芯轴、用于驱动芯轴沿竖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动台的一侧设置有旋轮,底座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轮沿毛坯板的径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旋轮沿竖向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切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转动台的上方的挤压筒、第四驱动机构,挤压筒和芯轴同轴设置,转动台包括和底座转动连接的内板、套设置在内板的外侧且可沿内板轴向滑动的外板,以及用于固定外板的位置的固定机构,毛坯板的直径大于内板的直径而小于外板的外径,内板上侧和外板的上侧齐平,挤压筒的外径等于内板的直径。本发明可加工出外筒。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轩,束学道,冷俊锟,牛小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