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线的接合方法以及医疗用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85899发布日期:2023-12-14 23:2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操作线的接合方法以及医疗用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操作线的接合方法以及医疗用设备。


背景技术:

1、以往,在医疗领域中,在观察患者等被检体的脏器时使用内窥镜系统。内窥镜系统属于医疗用设备。作为这样的内窥镜系统,已知具有插入部、摄像元件和外部装置的内窥镜系统。插入部具有挠性,呈细长形状,被插入到被检体的体腔内。摄像元件设置在插入部的前端,对体内图像进行摄像。外部装置经由线缆与插入部连接,对摄像元件拍摄到的体内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使体内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等。

2、在上述内窥镜系统中使用的处置器具具有功能部件、操作线和挠性护套。功能部件呈大致线状,是用于实施规定的处置的部件。操作线与功能部件连接。挠性护套设置于插入部的内部,是供功能部件和操作线进退自如地插通的管状的部件。作为该功能部件,例如可举出高频刀、篮式钳子、手术针(活检针)等。高频刀切除粘膜等生物体组织。篮式钳子呈篮子状,在篮子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中捕捉体内的组织等。手术针(活检针)能够穿刺体腔内的壁面,经由筒状的中空空间采集细胞或组织。

3、例如使用由sus等不锈钢构成的金属管等连结部件和硬焊料、软焊料等接合材料来连结功能部件以及操作线。另外,操作线彼此之间也同样地使用连结部件和接合材料来连结。具体而言,从连结部件的两端分别插入功能部件和操作线,在连结部件的内部使功能部件和操作线的端部彼此抵接或接近。处于该抵接或接近的功能部件与操作线的连接部分被连结部件覆盖的状态。在该覆盖状态下向连结部件的内部注入熔化的接合材料而将连结部件、功能部件以及操作线一体地接合,由此将功能部件以及操作线连接。

4、若在操作线和功能部件的表面存在氧化物,则会妨碍接合。因此,在对操作线和功能部件涂敷助焊剂(flux),除去氧化物后进行接合。从连结部件的端部溢出的多余的接合材料被称为焊脚。在此,根据助焊剂的涂敷区域、操作线及功能部件与连结部件之间的间隙的偏差、接合材料的供给量等,存在形成于连结部件端部的焊脚的长度变化的情况。图6的(a)~(b)是说明以往的接合方法的图。使接合材料69a熔化,从连结部件68的中央部的供给孔68a导入到连结部件68内部。在连结部件68内部以端面接触的状态收纳有2根操作线67。从连结部件68的两端溢出的接合材料69a固化而成为接合材料69b。该固化后的接合材料69b是焊脚。此时,从形成于连结部件68的两端的焊脚(固化的接合材料69b)的端部到端部成为硬质长度。如图6的(a)所示,若接合材料69b从连结部件68的端部溢出得较长,则硬质长度变长。若硬质长度过长,则弯曲量将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如图6的(b)所示,若接合材料69b未在连结部件68的端部溢出而未形成焊脚,则硬质长度较短。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基于焊脚的斜坡,因此形成台阶部,由于连结部件69的端部与操作线67之间的台阶部而产生无法顺畅地进行线插入这样的不良情况。

5、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布线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利用熔化硬焊料来接合电子部件的导电电路上的适当部位,作为熔化硬焊料的润湿扩展防止手段而设置有氧化钽层。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637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高温的氧化气氛下对氮化钽层进行氧化处理而形成氧化钽层,因此需要预先通过溅射等形成氮化钽层,工序变得复杂。

3、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操作线的接合区域的相邻区域形成硬焊料等接合材料的润湿扩展防止区域,从而能够简单且高精度地控制硬质长度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以及采用了该操作线的接合法的医疗用设备。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是在医疗用设备中使用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局部加热工序,对所述操作线的接合区域的相邻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在所述相邻区域生成氧化物;氧化物除去工序,用助焊剂覆盖所述接合区域及相邻区域,除去所述接合区域及相邻区域的氧化物;以及接合工序,使所述操作线的接合端部抵接或接近连结部件的贯通孔而插入到所述贯通孔,向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操作线之间注入熔化的接合材料,将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操作线一体地接合,在所述接合工序中,残留于所述相邻区域的氧化物防止所述接合材料的润湿扩展。

6、另外,本发明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操作线与功能部件接合,在所述局部加热工序中,对所述操作线和功能部件的接合区域的相邻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在所述相邻区域生成氧化物,在所述接合工序中,使所述操作线和功能部件的接合端部抵接或接近所述连结部件的贯通孔而插入所述贯通孔,向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操作线及功能部件之间注入熔化的接合材料,将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操作线及功能部件一体地接合。

7、另外,本发明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操作线为不锈钢线,所述氧化物为氧化铬。

8、另外,本发明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操作线由将多根细线绞合而成的绞合线构成,所述氧化物还形成于绞合线内部的细线表面。

9、另外,本发明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连结部件是金属管。

10、另外,本发明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局部加热利用激光照射来进行。

11、另外,本发明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接合材料是硬焊料。

12、并且,本发明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医疗设备是内窥镜或医疗用处置器具。

13、另外,本发明的医疗用设备的插入到连结部件的贯通孔中的操作线的端部利用接合材料来接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材料在所述连结部件的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操作线在与利用所述接合材料接合的接合区域相邻的区域具有由氧化物构成的所述接合材料的润湿扩展防止区域。

14、[发明效果]

15、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控制了硬质长度的内窥镜和医疗用处置器具等医疗用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操作线的接合方法,所述操作线在医疗用设备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线为不锈钢线,所述氧化物为氧化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线由将多根细线绞合而成的绞合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是金属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加热利用激光照射来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材料是硬焊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用设备是内窥镜或医疗用处置器具。

9.一种医疗用设备,所述医疗用设备的插入到连结部件的贯通孔中的操作线的端部利用接合材料来接合,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线的接合方法以及医疗用设备,能够简单且高精度地控制硬质长度。本发明的操作线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局部加热工序,对所述操作线的接合区域的相邻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在所述相邻区域生成氧化物;氧化物除去工序,用助焊剂覆盖所述接合区域及相邻区域,除去所述接合区域及相邻区域的氧化物;以及接合工序,使所述操作线的接合端部抵接或接近连结部件的贯通孔而插入到所述贯通孔,向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操作线之间注入熔化的接合材料,将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操作线一体地接合,在所述接合工序中,残留于所述相邻区域的氧化物防止所述接合材料的润湿扩展。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雄大,浅见桂一,今村友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