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7162发布日期:2023-07-18 20:3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削,特别涉及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


背景技术:

1、一些管件在生产加工的时候,需要对管件进行车削,使管件具有更为精密合适的尺寸,而对于管件的车削就需要用到车削设备。

2、现有的车削设备在对管件进行车削的时候,为了降低车削时刀具的热量会喷出切削液进行冷却降温,但目前切削液的喷出工作是由专门的一个系统来提供的,而此系统的设置无疑会增加了车削设备的生产成本,现有的管件用车削设备不能较好的在完成进给车削的过程中,通过喷液实现对刀具的冷却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以解决现有的车削设备为了降低车削时刀具的热量会喷出切削液进行冷却降温,但目前切削液的喷出工作是由专门的一个系统来提供的,而此系统的设置无疑会增加了车削设备的生产成本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具体包括:主体a,所述主体a的右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右侧设置有主体b;所述主体a和主体b之间共同设置有一个导向件;所述主体b的右侧设置有电机b;所述主体a和主体b的内部前侧共同安装有一个联动轴;所述主体a的内部设置有丝杆a;所述丝杆a上安装有定位顶针;所述丝杆a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联动轴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手轮;所述联动轴的左端设置有第四链轮,且第四链轮通过一根链条与第一链轮相连接;所述联动轴的右端设置有丝杆d;

3、所述主体b的左侧设置有定位卡盘,且定位卡盘与电机b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定位卡盘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受力件;所述受力件的内侧与滑槽的内壁之间共同嵌装有弹簧a;所述受力件的右侧开设有受力槽;所述受力槽的内端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受力件的左侧设置有定位夹块;所述主体b的内部开设有行程槽;所述行程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触发环;所述触发环的内部左端为倾斜状结构;所述触发环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连接件a;所述连接件a与丝杆d相连接;所述导向件的底部右侧设置有电机a;所述导向件的底部设置有丝杆b;所述丝杆b的右端与电机a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导向件上滑动安装有滑动件,且滑动件与丝杆b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件的顶部设置有齿条a;所述滑动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部放置有储存筒;所述储存筒的内部盛装有车削冷却液;所述滑动件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前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前端设置有可拆卸更换的车削刀;所述调节件的左侧设置有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b为矩形结构;所述滑动件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丝杆c。

5、进一步的,所述丝杆c通过丝牙与连接件b相连接;所述丝杆c的后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滑动件的顶部居中位置设置有提供气囊;所述提供气囊的前端设置有喷管;所述提供气囊的后端设置有抽取管;所述抽取管为l形结构;所述抽取管的底部设置有沉底软管;所述沉底软管位于储存筒的内部;所述滑动件上还设置有导向板。

6、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挤压件;所述挤压件位于提供气囊的上方;所述挤压件的顶部与导向槽的顶部之间共同嵌入安装有弹簧b;所述挤压件的底部设置有齿条b;所述滑动件的右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传动轴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齿轮a;所述齿轮a与齿条a啮合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链轮;位于右侧所述导向板的底部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从动轴的前端设置有齿轮b;所述从动轴的后端设置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通过一根链条与第二链轮相连接;位于右侧所述导向板的右侧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前端设置有齿轮c;所述齿轮c与齿轮b啮合相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齿轮d;所述齿轮d与齿条b间歇啮合。

8、有益效果:

9、(一)本发明通过将管件放置在定位卡盘的合适位置,然后通过转动联动轴,使联动轴带动第四链轮和丝杆d旋转,使第四链轮在链条的作用下带动第一链轮和丝杆a旋转,使丝杆a通过旋转带动定位顶针向右移动,使定位顶针由左向右施压与定位卡盘配合对管件进行基础固定,便于接下来对于管件的车削,并且在丝杆d旋转的时候,丝杆d会在连接件a的作用下带动触发环沿行程槽向左移动,使触发环的斜面顶推受力槽的斜面,使其受力带动受力件和定位夹块沿滑槽向内移动,使定位夹块二次对管件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提高对于管件的固定效果,保证车削工作的稳定进行,而且两项定位工作只需要通过旋转联动轴便可同步实现,不仅提高了对于管件的定位效果,定位起来还较为的方便。

10、(二)本发明通过电机a带动丝杆b旋转,使丝杆b通过旋转带动滑动件以及车削刀向右移动,使车削刀通过向右移动对安装好的管件进行车削,移动过程中,齿轮a会在与齿条a啮合的作用下带动传动轴和第二链轮旋转,使第二链轮在链条的作用下带动第三链轮和从动轴及齿轮b旋转,使齿轮b在与齿轮c啮合的作用下带动驱动轴和齿轮d旋转,使齿轮d利用自身与齿条b间歇啮合的特性与弹簧b配合使挤压件沿导向槽往复下降,使挤压件往复挤压提供气囊,使提供气囊受挤压的影响利用抽取管和沉底软管将储存筒内的冷却液抽取并通过喷管向外喷洒,使被车削的管件以及车削刀都能够接触到冷却液,有效的对车削刀及管件降温,进而使本发明利用车削过程中的行动步骤来间接实现冷却液的供应,不需要配备专属的系统也能够及时的给管件和车削刀提供冷却液,节省了一套冷却液供应系统,降低了本车削设备的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a(1),所述主体a(1)的右侧设置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的右侧设置有主体b(2);所述主体a(1)和所述主体b(2)之间共同设置有一个导向件(4);所述主体b(2)的右侧设置有电机b(5);所述主体a(1)和所述主体b(2)的内部前侧共同安装有一个联动轴(6);所述主体a(1)的内部设置有丝杆a(101);所述丝杆a(101)上安装有定位顶针(102);所述丝杆a(10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链轮(103);所述联动轴(6)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手轮;所述联动轴(6)的左端设置有第四链轮(601),且所述第四链轮(601)通过一根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103)相连接;所述联动轴(6)的右端设置有丝杆d(6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07)的前端安装有安装座(408);所述安装座(408)的前端设置有可拆卸更换的车削刀(409);所述调节件(407)的左侧设置有连接件b(4010);所述连接件b(4010)为矩形结构;所述滑动件(404)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丝杆c(40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c(4011)通过丝牙与所述连接件b(4010)相连接;所述丝杆c(4011)的后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滑动件(404)的顶部居中位置设置有提供气囊(4012);所述提供气囊(4012)的前端设置有喷管(40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气囊(4012)的后端设置有抽取管(4014);所述抽取管(4014)为l形结构;所述抽取管(4014)的底部设置有沉底软管(4015);所述沉底软管(4015)位于所述储存筒(406)的内部;所述滑动件(404)上侧的左端、右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板(401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4016)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4017);所述导向槽(4017)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挤压件(4018);所述挤压件(4018)位于所述提供气囊(4012)的上方;所述挤压件(4018)的顶部与所述导向槽(4017)的顶部之间共同嵌入安装有弹簧b(401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4018)的底部设置有齿条b(4020);所述滑动件(404)的右侧设置有传动轴(4021);所述传动轴(402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传动轴(402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齿轮a(4022);所述齿轮a(4022)与所述齿条a(401)啮合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402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链轮(4023);位于右侧的所述导向板(4016)的底部设置有从动轴(4024);所述从动轴(4024)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从动轴(4024)的前端设置有齿轮b(40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4024)的后端设置有第三链轮(4026);所述第三链轮(4026)通过一根链条与所述第二链轮(4023)相连接;位于右侧所述导向板(4016)的右侧设置有驱动轴(402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027)的前端设置有齿轮c(4028);所述齿轮c(4028)与所述齿轮b(4025)啮合相连接;所述驱动轴(4027)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齿轮d(4029);所述齿轮d(4029)与所述齿条b(4020)间歇啮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用于管件的车削设备,涉及车削领域,包括:主体A,所述主体A的右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右侧设置有主体B;所述主体A和主体B之间共同设置有一个导向件;所述主体B的右侧设置有电机B;所述主体A和主体B的内部前侧共同安装有一个联动轴;所述主体A的内部设置有丝杆A;所述丝杆A上安装有定位顶针;所述丝杆A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链轮,本发明利用车削过程中的行动步骤来间接实现冷却液的供应,不需要配备专属的系统也能够及时的给管件和车削刀提供冷却液,节省了一套冷却液供应系统,降低了本车削设备的制造成本,解决了不能在完成进给车削的过程中,自主实现喷液对于刀具冷却降温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甘敬洪,苏毅强,陈伟西,黄国列,邢俊,何永翠,姚维彬,覃家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亚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