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

文档序号:36072812发布日期:2023-11-17 23:3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

本发明涉及焊装加工,具体为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中,车身焊装输送线是装焊生产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各工位之间的制件传送的装置,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环节;由于汽车制造工作区间中,包含多个步骤,其作业线工序有焊接、冲压、涂装、动力总成等,全都囊括在一个工作区间内,因此为了节省空间,车身焊装输送线往往会采用具有弯曲角度的传送方式,以此来改变车身传送的轨迹,但是对于一些弯曲的输送线传送车身时,往往在经过拐弯处的输送线时,车身本体不会改变方向,只是运输方向改变,因此车身的初次摆放状态在转弯运输后,往往不符合焊接摆放的位置,无法对转弯运输的车身调整方向,进而达不到标准焊接车身的方向;另外,在人工将车身放入输送线上部时,由于人为操作无法精准把握车身的放置是否处于同一水平线,并且随着车身的持续传送,会导致原本倾斜放置的车身持续偏移,进而无法顺利的传送至弯曲输送线的下一个传送方向;于是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包括输送框,所述输送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输送框的内壁均匀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送带一,所述输送框的内壁均匀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送带二,所述输送框上安装有方向自调整组件,所述输送框上安装有车身矫正组件;

3、所述方向自调整组件包括安装框、控制模块、电动伸缩杆、滑板、支撑轴、气缸夹爪机构、凸板、滑动轮、斜槽框、红外线传感器、蜗轮、转轮一、蜗杆、转轮二,所述输送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安装框下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面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远离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夹爪机构,所述支撑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安装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斜槽框,所述凸板靠近斜槽框的一面转动连接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贯穿安装于斜槽框内部,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安装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二转轴贯穿输送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第一转轴贯穿输送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转轮一,所述输送框的一面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转轮二。

4、优选的,所述滑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框下部的凹槽内,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转轮二与转轮一的外表面相贴合。

5、优选的,所述车身矫正组件包括带轮轴一、带轮轴二、皮带,所述安装框的内腔顶对称转动连接有带轮轴一、带轮轴二,所述带轮轴一与带轮轴二的外壁传动连接有皮带。

6、优选的,所述车身矫正组件还包括双向凸轮、横柱、辅助弹簧,所述带轮轴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凸轮,所述安装框的左右腔壁对称贯穿滑动连接有横柱,所述横柱贯穿安装框侧壁一端的外壁套设有辅助弹簧。

7、优选的,所述车身矫正组件还包括滚轮,所述辅助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弹簧的另一端与横柱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柱靠近双向凸轮的一端连接滚轮。

8、优选的,所述车身矫正组件还包括弯折滑杆、支撑衔接板,所述横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弯折滑杆,所述弯折滑杆贯穿安装框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衔接板。

9、优选的,所述车身矫正组件还包括侧板、弹簧伸缩拉杆,所述支撑衔接板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拉杆。

10、优选的,所述车身矫正组件还包括拨正板、限位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正板,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伸缩杆。

11、优选的,所述限位伸缩杆的一端与皮带外表面固定连接。

12、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由于第一转轴一端的转轮一与转轮二相互啮合,便可以在第一转轴与转轮一转动时,使得转轮一贴合摩擦转轮二发生转动,此时由于转轮二与蜗杆固定连接,且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因此会同步带动蜗轮与第二转轴发生转动,进而传动传送带二移动,便可以通过一个驱动电机,传动车身输送框上两节不同方向的传送带,从而可以适应室内直角设置的传送带,节省了传统采用多个驱动电机启动车身输送线的电力成本;

14、由于凸板上的滑动轮位于斜槽框内部,因此凸板在移动时其上部的滑动轮会受到斜槽框的挤压,进而抵触凸板发生偏转,由于凸板与支撑轴为固定连接关系,便会同步带动支撑轴以及气缸夹爪机构同步发生转动,便可在移动车身至传送带二上部时对夹持的车身进行旋转,可以通过夹持旋转的方式将车身的头部位置朝向传送带二的左侧方,便于在输送车身进行焊接时,针对转弯式的输送线达到了调整方向的目的,省去了焊接时需要调整车身方向的步骤,提高后续焊接车身的工作效率;

15、由于滑动轮与凸板的转动角度,是通过斜槽框的长度来控制凸板、支撑轴与气缸夹爪机构的转动角度,因此在针对不同弯曲的输送线时,即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电动伸缩杆收回的长度,便能够控制支撑轴以及气缸夹爪机构的旋转角度,从而适用于不同弯曲角度的输送线进行使用,提高了调整方向的灵活性;

16、在横柱滑动时会通过弯折滑杆拉动两个支撑衔接板相互靠近,进而带动多个弹簧伸缩拉杆以及拨正板相互靠近,便可将正在传送的车身进行校正,使车身能够校正为同一水平状态,避免由于车身在放入时无法处于同一水平面,而导致输送线上的夹持装置无法夹持倾斜的车身情况,提高了夹持的精准度,可以确保传送的车身不会发生偏移倾斜;

17、通过在侧板上设置有多个弹簧伸缩拉杆配合拨正板的作用,能够在相互靠近触碰车身时,达到适应不同外形车身的目的,避免因校正的力度过大而导致车身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包括输送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框(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输送框(1)的内壁均匀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端与第一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送带一(4),所述输送框(1)的内壁均匀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所述第二转轴(5)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送带二(6),所述输送框(1)上安装有方向自调整组件,所述输送框(1)上安装有车身矫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74)滑动连接于安装框(71)下部的凹槽内,所述红外线传感器(710)与控制模块(72)电性连接,所述转轮二(714)与转轮一(712)的外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矫正组件包括带轮轴一(81)、带轮轴二(82)、皮带(83),所述安装框(71)的内腔顶对称转动连接有带轮轴一(81)、带轮轴二(82),所述带轮轴一(81)与带轮轴二(82)的外壁传动连接有皮带(8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矫正组件还包括双向凸轮(84)、横柱(85)、辅助弹簧(86),所述带轮轴二(8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凸轮(84),所述安装框(71)的左右腔壁对称贯穿滑动连接有横柱(85),所述横柱(85)贯穿安装框(71)侧壁一端的外壁套设有辅助弹簧(8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矫正组件还包括滚轮(87),所述辅助弹簧(86)的一端与安装框(7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弹簧(86)的另一端与横柱(85)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柱(85)靠近双向凸轮(84)的一端连接滚轮(8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矫正组件还包括弯折滑杆(812)、支撑衔接板(813),所述横柱(8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弯折滑杆(812),所述弯折滑杆(812)贯穿安装框(71)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衔接板(8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矫正组件还包括侧板(88)、弹簧伸缩拉杆(89),所述支撑衔接板(813)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侧板(88),所述侧板(88)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拉杆(8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矫正组件还包括拨正板(810)、限位伸缩杆(811),所述弹簧伸缩拉杆(8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正板(810),所述电动伸缩杆(7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伸缩杆(8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伸缩杆(811)的一端与皮带(83)外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焊装输送线中具有自动调整方向的夹持装置,涉及焊装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输送框,输送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输送框的内壁均匀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本发明便于在输送车身进行焊接时,针对转弯式的输送线达到了调整方向的目的,达到了调整方向的目的,节省了焊接时需要调整车身方向的步骤,提高后续焊接车身的工作效率,可以将正在传送的车身进行校正,使车身能够校正为同一水平状态,避免由于车身在放入时无法处于同一水平面,而导致输送线上的夹持装置无法顺利夹持倾斜车身进行输送的情况,可以确保传送的车身不会发生偏移倾斜。

技术研发人员:于征磊,张乂文,王文瑞,董雷,刘菁茹,刘宙元,阮守新,李鑫,顾莉栋,宋林森,刘广岩,刘宏波,矫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