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线缆的打圈工具和打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15302发布日期:2024-01-16 12:1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用于线缆的打圈工具和打圈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电线路连接,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线缆的打圈工具和打圈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接线现场工作中,有一些特定的接线如ct(current transformer,电流互感器)或pt(potential transformer,电压互感器)根部接线需经螺丝固定,这类接线如果出现松动或者虚接会对机组安全可靠运行产生威胁,因此经常会将线缆线端部打圈再经螺丝固定,防止出现接线脱落的情况,能让线缆和电器连接更牢固、更安全。

2、相关技术中,线缆打圈方式主要通过尖嘴钳等其他现场常用工具手动给线缆端部打圈。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熟练度,对新手不友好,效率低且线缆打圈处与螺丝贴合度不高,做出来的线缆端部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线缆的打圈工具,该打圈工具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的打圈方法,该打圈方法使用本公开提供的打圈工具对线缆进行打圈。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线缆的打圈工具,包括:

4、底板,用于将线缆沿水平方向放置其上;

5、转动杆,沿水平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部;

6、第一打圈杆,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和所述转动杆之间,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杆绕所述第一打圈杆的轴线相对于所述底板转动;

7、第二打圈杆,垂直固定在所述转动杆的底面上;以及

8、第三打圈杆,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

9、其中,所述第一打圈杆和所述第二打圈杆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打圈杆和所述第三打圈杆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使得在所述线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间隙和所述第一间隙的情况下,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时,所述第二打圈杆能够朝靠近所述第一打圈杆的方向推动所述线缆,所述第三打圈杆能够将所述线缆限制在当前位置。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间隙的尺寸l1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尺寸l2。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打圈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

12、可选地,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端穿过,以使所述第二端能够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的过孔。

13、可选地,所述第一打圈杆还包括沿径向凸出形成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呈阶梯状分布的主体段,所述主体段沿轴向的两个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转动杆。

14、可选地,还包括导向辊轮组,所述导向辊轮组包括两个辊轮,所述两个辊轮夹持在所述线缆沿径向的两侧,并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顶面上。

15、可选地,所述辊轮的周壁上形成有向内凹入的环型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截面构造为内径与所述线缆外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16、可选地,所述导向辊轮组还包括一端与所述辊轮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的连接柱。

17、可选地,所述打圈方法通过根据权利要求以上中任一项所述打圈工具对线缆打圈,所述打圈方法包括:

18、在所述转动杆位于初始位置时,将所述线缆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

19、驱动所述转动杆绕所述第一打圈杆相对于所述底板转动至终止位置,以完成线缆的打圈。

20、可选地,

21、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转动杆的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

22、在所述终止位置时,所述转动杆的轴向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转动杆绕第一打圈杆相对于底板转动,从而使第二打圈杆能够朝靠近第一打圈杆的方向推动线缆,第三打圈杆能够将线缆限制在当前位置,使得线缆端部能够跟随转动杆的转动而弯折,从而完成线缆端部的打圈工作,本公开提供的打圈工具构造简单生产成本低,且操作难度低,使得线缆打圈更加方便,且能够保证线缆打圈处与螺丝贴合度高,避免存在安全隐患。

24、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线缆的打圈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尺寸l1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尺寸l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圈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端穿过,以使所述第二端能够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的过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圈杆还包括沿径向凸出形成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呈阶梯状分布的主体段,所述主体段沿轴向的两个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转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圈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辊轮组,所述导向辊轮组包括两个辊轮,所述两个辊轮夹持在所述线缆沿径向的两侧,并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顶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的周壁上形成有向内凹入的环型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截面构造为内径与所述线缆外径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轮组还包括一端与所述辊轮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的连接柱。

9.一种线缆的打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圈方法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打圈工具对线缆打圈,所述打圈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圈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线缆的打圈工具和打圈方法,包括:底板,用于将线缆沿水平方向放置其上;转动杆,沿水平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在底板顶部;一打圈杆,垂直连接在底板和转动杆之间,用于带动转动杆绕第一打圈杆的轴线相对于底板转动;第二打圈杆,垂直固定在转动杆的底面上;以及第三打圈杆,垂直固定在底板的顶面上;其中,第一打圈杆和第二打圈杆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第一打圈杆和第三打圈杆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使得在线缆依次穿过第二间隙和第一间隙的情况下,驱动转动杆转动时,第二打圈杆能够朝靠近第一打圈杆的方向推动线缆,第三打圈杆能够将线缆限制在当前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弘历,韩丽,张明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石横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