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05867发布日期:2024-01-23 12:3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筒内孔加工,尤其指一种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911156135.6名称为《一种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夹持机构夹紧机筒;将铣刀移动至机筒内孔一端开口前方;将铣刀的刀杆与限位机构相连接;刀头在机筒内孔内壁上铣槽;夹持部转动,刀头在机筒内孔内壁上铣出螺旋槽;刀杆移动至脱离机筒内孔的另一端开口时,刀杆回退至初始位置;在第二驱动部使机筒转过设定角度后,重复步骤四至六直至机筒内壁上等间隔地分布有设定数量的凹槽,刀头沿铣出的凹槽回退至脱离机筒内孔;打开夹持机构取出机筒,完成加工操作。该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机筒内孔内壁上铣出贯穿机筒内孔的凹槽;刀杆磨损后更换方便;能在机筒内孔中加工出螺旋槽;能改变刀杆在机筒内孔内壁上的铣槽深度。然而,该方法在加工时无论机筒长度大小均需安装到夹座上,效率较低,同时冷却液需要输送泵持续工作输液,因此该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机筒安装方便,机筒内孔铣槽效率高,铣槽质量高的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一、将机筒竖向置于铣槽机的定位座上,使所述定位座夹住机筒;

4、二、驱动夹持机构夹住机筒侧部;

5、三、启动定位座,使定位座带动机筒转动;

6、四、将铣槽部伸入至机筒内腔中从而在机筒内壁上铣槽,在铣槽的过程中,喷淋部向铣槽部的铣刀持续喷淋冷却液;

7、五、铣槽结束后,所述铣槽部退出机筒内壁,从定位座上取下加工后的机筒,即完成机筒内孔铣槽;

8、所述铣槽机包括铣槽部、喷淋部、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包括转动座和夹持机构,所述铣槽部设置在机筒的上方并与夹持座一侧的驱动座上的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驱动铣槽部相对机筒上下移动,所述喷淋部的喷淋管的喷淋口设置在铣槽部的底部侧壁上并能随铣槽部伸入机筒内腔。

9、作为改进,所述铣槽部可优选包括刀头、转动体、传动轴、外壳、刀头驱动电机,所述外壳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轴和喷淋管穿置在外壳内,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刀头驱动电机传动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转动体传动相连接,所述转动体转动地连接在外壳侧壁开口上,所述刀头定位在转动体上,所述喷淋管的喷淋口位于刀头上方的外壳侧壁上。

10、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可优选设置有连接传动轴的内腔支撑板,在所述内腔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传动轴穿过滚珠轴承。

11、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体可优选相对传动轴垂直设置,在转动体和传动轴的对应端部分别设置有能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

12、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头可优选可脱卸地插接在转动体上,所述外壳侧壁开口上设置有侧壁密封盖,所述侧壁密封盖盖住转动体。

13、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可优选包括限位滑轨、传动丝杆、传动丝杆驱动电机,所述传动丝杆驱动电机连接在驱动座上并与传动丝杆传动相连接,所述限位滑轨竖向设置在驱动座上,所述铣槽部连接在滑块上,所述滑块连接在限位滑轨上,所述传动丝杆与铣槽部传动相连接。

14、作为改进,所述转动座可优选包括转动底座和夹持盘,所述夹持盘能转动地连接在转动底座上,在所述转动底座上设置有夹持盘驱动电机,所述夹持盘驱动电机与夹持盘传动相连接,所述夹持盘上间隔设置有能伸缩而夹住机筒的夹块。

15、作为改进,所述夹持机构可优选包括能相对机筒打开和合拢的夹持臂、夹持臂驱动电机、夹持座,所述夹持座设置在转动座的一侧,所述夹持臂能转动地连接在夹持座上,所述夹持臂与夹持臂驱动电机传动相连接,在所述夹持臂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顶触机筒侧壁的支撑辊。

16、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座可优选包括夹持底座和夹持移动座,所述夹持臂设置在夹持移动座上,所述夹持移动座能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夹持底座上,在所述夹持底座上设置有夹持移动座驱动机构,所述夹持移动座驱动机构与夹持移动座相连接。

17、作为改进,可优选还包括能实现铣槽机整体搬运的外箱体,在所述外箱体的前侧设置有能装入机筒的前门,所述前门是能观察外箱体内情况的玻璃门,所述铣槽部和定位座均设置在外箱体中。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机筒竖向放置在定位座上,相比于横向设置机筒时需要至少三处定位机筒,减少了机筒的固定结构,机筒安装效率更高,安装更方便;竖向设置机筒后,铣槽的刀具在铣槽时是垂直升降,因此行程上重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铣槽质量更高、效果更好;由于机筒和铣槽部竖向设置,只需将冷却液储藏罐置于高处,就能实现冷却液的自动出液,铣槽过程中无需持续地通过循环泵输送冷却液,降低了生产能耗,更加环保;本方法采用的铣槽机结构紧凑,集成程度高,整体结构能装在外箱体中,便携化程度高,方便搬运和异地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铣槽部包括刀头、转动体、传动轴、外壳、刀头驱动电机,所述外壳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轴和喷淋管穿置在外壳内,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刀头驱动电机传动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转动体传动相连接,所述转动体转动地连接在外壳侧壁开口上,所述刀头定位在转动体上,所述喷淋管的喷淋口位于刀头上方的外壳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设置连接传动轴的内腔支撑板,在所述内腔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传动轴穿过滚珠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相对传动轴垂直设置,在转动体和传动轴的对应端部分别设置有能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可脱卸地插接在转动体上,所述外壳侧壁开口上设置有侧壁密封盖,所述侧壁密封盖盖住转动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限位滑轨、传动丝杆、传动丝杆驱动电机,所述传动丝杆驱动电机连接在驱动座上并与传动丝杆传动相连接,所述限位滑轨竖向设置在驱动座上,所述铣槽部连接在滑块上,所述滑块连接在限位滑轨上,所述传动丝杆与铣槽部传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包括转动底座和夹持盘,所述夹持盘能转动地连接在转动底座上,在所述转动底座上设置有夹持盘驱动电机,所述夹持盘驱动电机与夹持盘传动相连接,所述夹持盘上间隔设置有能伸缩而夹住机筒的夹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能相对机筒打开和合拢的夹持臂、夹持臂驱动电机、夹持座,所述夹持座设置在转动座的一侧,所述夹持臂能转动地连接在夹持座上,所述夹持臂与夹持臂驱动电机传动相连接,在所述夹持臂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顶触机筒侧壁的支撑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包括夹持底座和夹持移动座,所述夹持臂设置在夹持移动座上,所述夹持移动座能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夹持底座上,在所述夹持底座上设置有夹持移动座驱动机构,所述夹持移动座驱动机构与夹持移动座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实现铣槽机整体搬运的外箱体,在所述外箱体的前侧设置有能装入机筒的前门,所述前门是能观察外箱体内情况的玻璃门,所述铣槽部和定位座均设置在外箱体中。


技术总结
一种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机筒竖向置于铣槽机的定位座上,使所述定位座夹住机筒;驱动夹持机构夹住机筒侧部;使定位座带动机筒转动;将铣槽部伸入至机筒内腔中从而在机筒内壁上铣槽,在铣槽的过程中,喷淋部向铣槽部的铣刀持续喷淋冷却液;铣槽部退出机筒内壁,取下机筒;铣槽机包括铣槽部、喷淋部、定位座,定位座包括转动座和夹持机构,铣槽部设置在机筒的上方并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能驱动铣槽部相对机筒上下移动,喷淋口设置在铣槽部的底部侧壁上并能随铣槽部伸入机筒内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机筒安装方便,机筒内孔铣槽效率高,铣槽质量高。

技术研发人员:夏瑜键,夏增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