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盖折边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53437发布日期:2024-03-28 18:3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盖折边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生产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盖折边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因汽车机盖等钣金件对外观的要求非常高,机盖总成的各层板件厚度较薄不便施加焊接,通过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弯折压合进行固定,故现在汽车机盖在制造时通常使用包边工艺。为适应现在各汽车制造厂一线多品的汽车门盖生产线,实现门盖总成生产的柔性化,节约生产线的占地空间,降低调试和制造成本,同时改善包边质量并提高整个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机器人滚边已经成为门盖包边生产的发展方向。

2、采用机器人进行滚边时,先将钣金件固定在工装夹具上,并确定需要滚边的位置和大小,机器人的滚轮对钣金件边缘进行滚动,使其变形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在变形后对滚边处进行修整和打磨,以去除毛刺和不平整的地方,确保表面光滑;机盖外沿包边的轮廓线较长,为提高质量在滚边时需要保证其连续性,尽可能减少断点以避免受力偏差造成过缺陷,若采用机器人滚边工艺,单一机器人固定底座位置后难以覆盖所有包边轮廓位置,为其配置移动底座也需要占用较大的工作空间,在紧凑的生产线中不便布置;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辅助折边的设备,但其多用于滚边不便操作位置的补充加工,而并不适用于整个工件包边位置的折边加工,仍然存在包边轮廓位置难以连续折边导致成形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机盖折边装置及方法,采用沿包边轮廓分布的多个折边机构对工件边沿进行弯折,将折边机构上的压刀配置为异形结构,适应初始抵接、挤压折边和后退复位的流程,压刀头的轮廓线与其所抵接位置处工件的目标形状一致,利用压刀头控制折边后的轮廓形状,预留折弯角空间,实现连续折边并能够满足成形效果的需求。

2、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盖折边装置,采用以下方案:

3、包括:

4、定位夹具,设有承载部,用于承载并定位工件;

5、折边组件,包括沿工件包边轮廓分布方向布置的多个折边机构,折边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支座的压刀座和连接压刀座的翻转驱动件;

6、压刀,安装于压刀座,压刀朝向承载部的一端为接触并抵压工件的压刀头,沿压刀挤压工件的转动方向上,压刀头的一侧为先接触工件的迎料面,压刀头的另一侧为非接触工件的避让面;压刀头的轮廓线与其所抵接处工件的目标形状一致,且与工件的折弯位置间隔布置。

7、进一步地,相邻折边机构所对应的压刀之间留有间隙,每个折边机构对应的压刀座上安装有对应的压刀。

8、进一步地,所述压刀座设有l型安装部,l型安装部包括相垂直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通过调节第一安装面与压刀底面之间、第二安装面与压刀侧面之间的间距来调节压刀座的尺寸。

9、进一步地,所述迎料面与避让面成夹角布置,压刀头为圆弧面,迎料面到避让面方向上通过压刀头平滑过渡。

10、进一步地,所述压刀头底面与其所对应位置的承载部边沿并行分布,且保持间隙,以预留工件的r角折弯空间。

11、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侧方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凸起于承载部,且定位板的一侧抵接工件以辅助定位。

12、进一步地,所述压刀上开设有避让定位板的避让槽,定位板顶端朝向承载部的一侧设有斜切角,以形成导向面。

13、进一步地,所述压刀座通过转轴安装于支座,翻转驱动件为直线伸缩机构,翻转驱动件转动连接于支座,翻转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定刀座远离定刀的一侧。

14、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如第一目的所述的机盖折边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

15、翻转驱动件通过压刀座带动压刀转动,使压刀向远离承载部方向转动至路径一端;定位夹具获取工件并放置于承载部,并对工件进行定位夹紧;

16、翻转驱动件通过刀座带动压刀反向转动,使压刀向靠近承载部方向转动,随着压刀的动作,迎料面先接触工件,随着压刀的转动使压刀头接触并抵压工件,使工件在压刀头与承载部之间形成弯折;

17、待压刀转动至路径另一端后,完成对工件的折边,工件弯折位置形成r角;

18、压刀复位,等待下一工件上料。

19、进一步地,依据工件折边的角度,调整压刀与承载部的相对位置,使压刀头移动路径末端的位置与其所抵接处工件的目标位置一致。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1、(1)针对目前折边设备不便实现机盖边沿连续包边折弯的问题,采用沿包边轮廓分布的多个折边机构对工件边沿进行弯折,将折边机构上的压刀配置为异形结构,适应初始抵接、挤压折边和后退复位的流程,压刀头的轮廓线与其所抵接位置处工件的目标形状一致,利用压刀头控制折边后的轮廓形状,预留折弯角空间,实现连续折边并能够满足成形效果的需求。

22、(2)压刀座上设置承载压刀的安装部,以两个安装面对压刀进行定位安装,通过调节安装面与压刀的间距,对压刀头与工件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对其折弯作用的行程进行调节,实现对折弯角度的调整。

23、(3)设置圆弧形的压刀头,圆弧面具有较好的导向性和贴合性,可以减少操作过程中的阻力,避免出现刮伤、划痕等问题,延长压刀头的使用寿命;圆弧面可以更好地适应钣金件的角度和形状,从而在折边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贴合效果;由于圆弧面可以灵活地适应各种角度和形状,因此可以减少折边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和不平整现象,提高折边的质量和美观度。

24、(4)在原有承载部的基础上增加定位板,并且定位板布置在于压刀交叉的位置,凸起的侧面定位板可以防止钣金件在承载部内的移动,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增加钣金件在承载部内的稳定性,从而减少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和不平整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盖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折边机构所对应的压刀之间留有间隙,每个折边机构对应的压刀座上安装有对应的压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盖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座设有l型安装部,l型安装部包括相垂直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通过调节第一安装面与压刀底面之间、第二安装面与压刀侧面之间的间距来调节压刀座的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料面与避让面成夹角布置,压刀头为圆弧面,迎料面到避让面方向上通过压刀头平滑过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盖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头底面与其所对应位置的承载部边沿并行分布,且保持间隙,以预留工件的r角折弯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侧方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凸起于承载部,且定位板的一侧抵接工件以辅助定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盖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上开设有避让定位板的避让槽,定位板顶端朝向承载部的一侧设有斜切角,以形成导向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座通过转轴安装于支座,翻转驱动件为直线伸缩机构,翻转驱动件转动连接于支座,翻转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定刀座远离定刀的一侧。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机盖折边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盖折边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工件折边的角度,调整压刀与承载部的相对位置,使压刀头移动路径末端的位置与其所抵接处工件的目标位置一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盖折边装置及方法,涉及汽车生产线领域,针对目前折边设备不便实现机盖边沿连续包边折弯的问题,采用沿包边轮廓分布的多个折边机构对工件边沿进行弯折,将折边机构上的压刀配置为异形结构,适应初始抵接、挤压折边和后退复位的流程,压刀头的轮廓线与其所抵接位置处工件的目标形状一致,利用压刀头控制折边后的轮廓形状,预留折弯角空间,实现连续折边并能够满足成形效果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民,昌晶,陈及,齐磊,许红培,纪忠龙,刘丽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