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3147发布日期:2024-03-28 18:4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带钢加工,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


背景技术:

1、冶金行业不锈钢生产设备作为冷轧不锈钢连续退火酸洗线中使用的设备,冷轧带钢是no.1板经过二十辊森吉米尔冷轧轧机成为硬态板,硬态板经过连续退火酸洗线成为2d板,2d板经过平整机成为2b板。森吉米尔冷轧轧机在轧制过程中使用大量轧制油来冷却带钢和润滑轴承,因此硬态板表面存在轧制油,冷轧硬态不锈钢带钢表面残余轧制油影响退火后带钢的表面质量,如果轧制油附着在带钢表面,经过退火炉会产生油印,造成带钢表面产生质量问题;同时,现有的擦油装置在擦拭完带钢表面的轧制油后,不便于快速更换擦油布,增加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以解决带钢表面残余轧制油影响退火后带钢的表面质量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所述擦油装置设置于退火炉和张力辊之间,所述擦油装置包括:

4、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靠近带钢的一侧装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配合设置有两导向构件;

5、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所述支撑构件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构件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构件之间预留有所述带钢通过的间隙;

6、动力构件,所述动力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动力构件固设在所述框架主体上,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动力构件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构件固定连接;

7、擦油构件,所述擦油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且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上,控制所述动力构件动作,以带动所述擦油构件清除所述带钢表面残余的轧制油。

8、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主体靠近带钢的一侧设置有两支撑柱,导向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向柱的两端部通过紧固螺栓与两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

9、所述导向构件包括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导向柱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块上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有连接板,每组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两个呈内部中空结构的圆形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擦油构件包括安放管、海绵条和吸油棉布;

12、所述安放管为呈内部中空结构的方形管,所述安放管插接在两个所述支撑管上,所述海绵条和所述吸油棉布逐层包裹在所述安放管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安放管采用铝材质的方形管,所述海绵条为u形海绵条。

1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块背离带钢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装配孔;

15、所述动力构件包括气缸,两个所述气缸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底板和顶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气缸缸头装设在装配孔内。

16、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与外接气源之间的气路上设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为二位五通阀,所述气缸与所述二位五通阀之间形成两路通路;

17、响应于所述换向阀接收到气控信号,换向阀控制所述气缸上下动作的切换。

18、进一步地,其中一路通路上设有单向阀和减压阀,所述单向阀和所述减压阀形成并联回路,所述减压阀用以控制擦油构件对带钢表面的压力数值大小。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申请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通过安装在框架主体上的动力构件驱动放置在支撑构件上的擦油构件上下动作,导向柱和导向构件配合设置,实现对擦油构件的导向定位,擦油构件采用轻量化快速更换,有效解决了带钢表面残余轧制油问题,确保带钢加工质量,同时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擦油构件的更换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油装置设置于退火炉和张力辊之间,所述擦油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冷线炉前带钢表面擦油装置,擦油装置设置于退火炉和张力辊之间,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靠近带钢的一侧装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配合设置有两导向构件;支撑构件,支撑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支撑构件的一端与导向构件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构件之间预留有带钢通过的间隙;动力构件,动力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动力构件固设在框架主体上,且呈对称设置,动力构件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导向构件固定连接;擦油构件,擦油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且对应设置在支撑构件上,控制动力构件动作,以带动擦油构件清除带钢表面残余的轧制油。本申请有效清除了带钢表面残余的轧制油,确保带钢加工质量,同时提高了擦油构件的更换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蒋占雪,邢广安,杨长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太钢天管不锈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